三相固体绝缘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7292发布日期:2018-07-07 08:0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高压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绝缘环网柜用的三相固体绝缘壳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环网柜多数为气体绝缘环网柜。采用sf6气体作为高压带电部分的绝缘或开断介质。由于sf6气体在开断后会分解出有毒气体,且易泄漏,对箱体的密封要求高且加工工艺复杂,致使气体绝缘环网柜维护检测较复杂,需要定期检漏并补充气体。另外根据《京都议定书》,作为气体绝缘环网柜的绝缘或开断介质,sf6气体被明确列为温室效应气体之一,要求减少其使用量。

针对该问题,如公开(公告)号cn202797738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固体绝缘真空环网柜,其特征是进线环网柜中的进线真空开关单元和出线环网柜中的出线真空开关单元通过螺钉安装在柜体上,硅橡胶干式母线分别通过螺钉安装在进线真空开关单元、出线真空开关单元的母线插头上。即采用了将真空开关abc三相所有导电回路安装在同一个固封极柱中,减小了开关的体积且优化了开关的电场分布。

现有技术虽实现了全封闭固体绝缘真空开关,且带电体均浇注或安装在环氧树脂内,但固体绝缘壳体均内嵌有长度不一,形状各异的高压铜排铜棒以及真空灭弧室等,易导致电场不均,局部放电不易控制等问题,且三相一体绝缘壳体开关多使用真空灭弧室与壳体一起浇注,该方式对apg工艺生产要求较高,如出现因为一个真空灭弧室密封压缩不足导致进料从而整个开关壳体全部报废的问题;同时预装了真空灭弧室之后的开关壳体由于增加了真空灭弧室自身重量,导致壳体在后固化定型时候容易出现变形造成灭弧室动端垂直偏移,需要制作数量众多的定型工装进行定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三相固体绝缘壳体,以解决现有开关壳体或固体绝缘壳体内置真空灭弧室,自身重量大,形状精度低,加工困难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一种三相固体绝缘壳体,包括一中空的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连接法兰以及下连接法兰,该上连接法兰以及下连接法兰均设有贯穿该绝缘壳体壁面的贯通孔;

该上连接法兰有三个,以用于连接三相上进线套管;该绝缘壳体内,相邻的上连接法兰之间成型有隔离板,以用于隔离三相上进线套管。

进一步的,该绝缘壳体包括主体部以及盖板部,该上连接法兰以及下连接法兰分别设于该主体部的上下两端,该主体部的一侧端设有一开口,该盖板部可拆地设于该开口上,以形成该封闭的绝缘壳体。

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圈,该密封圈环绕地设于该开口上,该盖板部覆盖并压紧该密封圈,以实现该绝缘壳体的气密性封闭。

进一步的,该绝缘壳体的壁面朝向该绝缘壳体内凹并延伸,以形成该隔离板;该隔离板的截面呈u字形,具有朝向该绝缘壳体外部开放的凹槽。

进一步的,该隔离板连接该绝缘壳体的上端以及至少一侧端,该凹槽顶端以及侧端分别通过该绝缘壳体的上端以及侧端朝向该绝缘壳体外部开放;该上连接法兰设于靠近该绝缘壳体侧端的位置。

进一步的,该绝缘壳体上设有壳体防爆窗以及操作轴安装孔,该操作轴安装孔横向地贯穿该绝缘壳体。

进一步的,该绝缘壳体上,该上连接法兰以及该下连接法兰对应贯通孔的位置设有向外口径扩大的插孔,且每一该插孔的侧壁上设有密封绝缘硅胶。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该绝缘壳体为环氧树脂浇注形成。

本发明的三相固体绝缘壳体,通过将固体绝缘网柜拆分为绝缘壳体以及进出线组件,实现了将原有固体绝缘壳体内的内嵌铜棒等导电元件拆离,后经法兰连接以插入该绝缘壳体内,实现了电场的有序控制,避免了局部放电问题;同时,将真空灭弧室也移除绝缘壳体内,并能通过连接法兰安装在绝缘壳体上,实现了壳体的单独浇注成型,其工艺简单,其工业良率更好,且避免了内置真空灭弧室,绝缘壳体定性过程的变形问题;法兰连接的方式,实现了与原有一体化壳体相同的气密性以及电气性能要求,打破了现有惯用技术思路的限制,解决现有固体绝缘壳体内电场控制困难,易局部放电,且加工成型困难,尺寸及结构精度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相固体绝缘壳体的主体部角度一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相固体绝缘壳体的主体部角度二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相固体绝缘壳体的主体部角度三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固体绝缘环网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至图3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相固体绝缘壳体,其包括一中空的绝缘壳体,在该实施例中,该绝缘壳体包括主体部1以及盖板部10(见图4标号为10的部件)。

在该实施例中,该主体部1为矩形的封闭壳体,其前方的侧端设有一开口,该盖板部10为平板,其通过螺丝可拆地设于该主体部1的开口上,以形成该封闭的绝缘壳体;且该开口的外沿上还设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环绕高开口的上沿,设有固定槽13,该密封圈环绕地设于该固定槽13内,而后该盖板部10覆盖并压紧该密封圈,以实现该绝缘壳体的气密性封闭,避免了水、蒸汽或杂物进入该绝缘壳体内。

该主体部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连接法兰2以及下连接法兰3,在该实施例中,该上连接法兰2有三个,其沿左右方向直线均布,对应的,每一该上连接法兰2的下方设有一下连接法兰。该上连接法兰2以及下连接法兰3上均设有贯穿该绝缘壳体壁面的贯通孔,以用于导入导电体。

在该实施例中,三个该上连接法兰2用于连接三相的上进线套管(见图4标号为5的零件),该上进线套管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固定于主体部1的上端面上,且将上进线套管内的导体通过上连接法兰2的贯通孔插入绝缘壳体内;

为实现相邻的个相线路电气隔离,在该绝缘壳体内,即该主体部1内,相邻的上连接法兰2之间成型有隔离板4,该隔离板4的成型方式为:

该主体部1的上端壁面两处位置朝向内部下凹并延伸,以形成该隔离板4,进而该隔离板4的截面呈u字形,且使隔离板4具有朝向该绝缘壳体外部开放的凹槽40,进而形成两层挡板以及一层气隙,实现了相邻的上连接法兰2之间线路的电气隔离;同时,该隔离板4长度方向上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该主体部1的后侧端以及盖板部10,在该后侧端,该隔离板4的凹槽40侧端贯通该绝缘壳体的后侧端,两壁面连接至后侧端的壁面上,进而朝向该绝缘壳体外部开放;在盖板部1处,该隔离板4抵触于该盖板部10的壁面上;同时,为实现最佳的隔离效果,该上连接法兰2是设于靠近该绝缘壳体后侧端的位置,即背离该盖板部10处,该处隔离板4的电气隔离效果最佳。

该绝缘壳体的主体部1上设有壳体防爆窗11以及操作轴安装孔12,该壳体防爆窗设于对应该隔离板4的位置,以用于兼容实现内部电路连接状况贯穿窗的功能,且该位置为较易发生冲击爆裂位置;该操作轴安装孔12横向地贯穿该绝缘壳体,进而穿过该主体部1两侧的壁面。

在该实施例中,为实现最佳的气密以及电气隔离效果,该绝缘壳体的主体部1上,该上连接法兰2以及该下连接法兰3对应贯通孔的位置,其均设有向外口径扩大的插孔,优选的,该插孔为圆台状的孔,且每一该插孔的侧壁上均环绕地设有密封绝缘硅胶,以用于法兰连接后的密闭。在该实施例中,该绝缘壳体的主体部1为环氧树脂一体浇注形成,该盖板部10也是环氧树脂浇注成型制成的。

再结合图4所示,三个上进线套管5内集成有连接导体以及真空灭弧室,而后每一该上进线套管5分别通过一上连接法兰2法兰连接的方式安装于主体部1上,且导通至该主体部1内部的空间内;同时,三个下连接套管6分别通过三个该下连接法兰3法兰连接地安装于主体部1上,其导通至该主体部1内的空间,实现了安装;最后,由盖板部10覆盖于主体部1的开口上,实现该绝缘壳体的密闭。

该实施例的三相固体绝缘壳体,取消了所有开关壳体内,应嵌入环氧树脂内部的高压铜棒、铜排等异性嵌件,而后通过法兰连接方式安装,其工艺难度大为降低;采用三相一体方式,确保安装真空灭弧室后不会出现水平偏移问题;同时,将真空灭弧室脱离开关壳体,形成一个单独部件再法兰安装,脱离壳体后的带真空灭弧室上进线套管加工容易,没有了真空灭弧室的壳体加工简便,定型简单。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