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保护电路及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5679发布日期:2018-12-08 06:0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充电保护电路及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充电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充电器增加了数字电路控制,比如qc、pd等协议控制电路,通过各种协议,使得充电器进行充电时可以智能输出电流,比如大电流充电、不同时间段电流不同、充电发热保护等。但是,设有协议控制电路的充电器在进行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静电释放)测试时,协议控制电路常常受到干扰,易造成误输出或芯片保护,导致esd测试不能通过,导致esd测试不准确。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充电器,旨在解决设有协议控制电路的充电器在进行esd测试时,协议控制电路常常受到干扰而造成esd测试不准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应用于充电器,所述充电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以及第二稳压管;所述第一稳压管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器的d+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稳压管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器的d-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稳压管为tvs管。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tvs管并联连接。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稳压管并联连接。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充电器的vbus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充电器的电源正极输出端。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以及协议控制电路,所述协议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充电器的vbus端、d+输出端以及d-输出端电连接。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协议控制电路包括协议控制芯片,所述协议控制芯片的d+引脚与所述d+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协议控制芯片的d-引脚与所述d-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协议控制芯片的电源输出引脚通过第三电阻与所述充电器的vbus端电连接。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协议控制芯片的供电引脚通过第四电阻与输入电源电连接,所述协议控制芯片的驱动引脚与所述充电器的驱动芯片电连接。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协议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引脚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电源输出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电连接。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协议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所述协议控制芯片的gnd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电连接,另一端接地本发明提供的充电保护电路以及充电器,通过第一稳压管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器的d+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稳压管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器的d-输出端电连接,能够通过第一稳压管与第二稳压管的pn结的击穿区所具有稳定电压的特性,避免充电器的协议控制电路收到干扰而影响d+输出端,使得充电器能够正常充电,避免协议控制电路出现误输出或者芯片保护的情况,在对该充电器进行esd测试时,能够正常实现对充电器的esd测试,提高了esd测试的准确性及测试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充电保护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d+d+输出端d-d-输出端v+vbus端v-v-输出端z1第一稳压管z2第二稳压管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充电保护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充电保护电路应用于充电器,该充电器包括qc协议控制电路或pd协议控制电路等。其中,该充电器的v-输出端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z1以及第二稳压管z2。其中,第一稳压管z1的一端与充电器的d+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二稳压管z2的一端与充电器的d-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充电器的d+输出端电连接与gnd之间设置第一稳压管z1,以及在充电器的d-输出端电连接与gnd之间设置第二稳压管z2,能够通过第一稳压管z1与第二稳压管z2的pn结的击穿区所具有稳定电压的特性,避免充电器的协议控制电路收到干扰而影响d+输出端,使得充电器能够正常充电,避免协议控制电路出现误输出或者芯片保护的情况,在对该充电器进行esd测试时,能够正常实现对充电器的esd测试,提高了esd测试的准确性及测试效率。其中,该第一稳压管z1可以为tvs管,由于tvs管两端经受瞬间的高能量冲击时,tvs管能以极高的速度使其阻抗骤然降低,同时吸收一个大电流,将其两端间的电压箝位在一个预定的数值上,从而确保后面的电路元件免受瞬态高能量的冲击而损坏,从而可在充电器的d+输出端电连接与gnd之间设置tvs管,以提高充电器的使用寿命以充电效率,进一步提高了esd测试的准确性及测试效率。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充电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tvs管并联连接,即同时在充电器的d+输出端电连接与gnd之间设置第一电阻r1,以提高第一稳压管z1的工作稳定性,保证充电器能够进行正常充电操作,进而提高esd测试的准确性及测试效率。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充电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第二稳压管z2并联连接,即同时在充电器的d-输出端电连接与gnd之间设置第二电阻r2,以提高第二稳压管z2的工作稳定性,保证充电器能够进行正常充电操作,进而提高esd测试的准确性及测试效率。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可进行合理设置,本实施例不做限定。进一步地,在其他一实施例中,充电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与所述充电器的vbus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充电器的电源正极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在充电器的vbus端串接第一电容c1,并将第一电容c1的一端作为所述充电器的电源正极输出端,以使充电器通过所述第一电容c1为充电设备充电,进而使得充电器的输出电压更加稳定,提高了充电器的充电效率,进一步提高esd测试的准确性及测试效率。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稳压管z1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器的d+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稳压管z2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器的d-输出端电连接,能够通过第一稳压管z1与第二稳压管z2的pn结的击穿区所具有稳定电压的特性,避免充电器的协议控制电路收到干扰而影响d+输出端,使得充电器能够正常充电,避免协议控制电路出现误输出或者芯片保护的情况,在对该充电器进行esd测试时,能够正常实现对充电器的esd测试,提高了esd测试的准确性及测试效率。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充电器,该充电器包括协议控制电路和充电保护电路,该充电保护电路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充电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协议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充电器的vbus端、d+输出端以及d-输出端电连接。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协议控制电路包括协议控制芯片p,所述协议控制芯片p的d+引脚与所述d+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协议控制芯片p的d-引脚与所述d-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协议控制芯片p的电源输出引脚通过第三电阻r3与所述充电器的vbus端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协议控制芯片p的电源输出引脚通过第三电阻r3与所述充电器的vbus端电连接,以通过协议控制芯片p的电源输出引脚为充电设备充电。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协议控制芯片p可以为fp6601q芯片,fp6601q是quickcharge3.0/2.0(qc3.0,qc2.0)和快充(fcp)快速充电协议控制器。可自动识别充电设备类型,调整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使之获得设备允许的安全最高充电电压,在保护充电设备的前提下节省充电时间。fp6601q是qc3.0,qc2.0和快充(fcp)识别芯片,功能最齐全的,在本身就支持qc3.0,qc2.0和快充(fcp)的情况下,还加了usb自动识别功能协议。优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协议控制芯片的供电引脚通过第四电阻r4与输入电源电连接,所述协议控制芯片的驱动引脚与所述充电器的驱动芯片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协议控制芯片的驱动引脚与所述充电器的驱动芯片电连接,以提供驱动芯片的驱动信号控制该协议控制芯片。优选地,协议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r5以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引脚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负极接地;所述电源输出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正极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供电引脚通过第五电阻r5以及第二电容c2接地,以提高供电引脚的输入电源的稳定性。优选地,协议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r6,所述协议控制芯片的gnd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负极电连接,另一端接地gnd。其中,该充电器的v-输出端与第二电容c2的负极与第六电阻r6的连接处电连接。并且,第一稳压管z1、第二稳压管z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分别第二电容c2的负极与第六电阻r6的连接处,以通过该第六电阻r6接地gnd。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