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蛇形敷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2673发布日期:2019-01-14 19:1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电缆蛇形敷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辅助电缆敷设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蛇形敷设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的运行温度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引起电缆自身的热胀冷缩,这一热胀冷缩能产生很大的应力,如果不加以缓解控制可能导致电缆损伤,缩短其使用寿命,隧道中敷设的电缆通常采用蛇形敷设来缓解吸收这一应力。蛇形弧的波幅通常为节距的4~5%,一般采用垂直蛇形弧的方式,节距4.5m,波幅取180mm~350mm,支架间的层间距可以很好地容纳蛇形弧。目前在实现蛇形敷设时常用以下两种方式:

1、利用电缆校直机弯弧。校直机是用来校直电缆,用它来弯出得蛇型弧弯曲半径过小而导致损伤电缆,校直机全套设备笨重,不适宜反复移动操作。

2、利用大量人力使其变形弯弧,人力是不间断爆发性发力,力得大小、方向难以稳定控制,电缆会来回跳动而导致电缆外护套受伤,电缆的整体弧度不一致,工艺不美观。

目前并没有一种既能提高弯弧效率、又能防止弯弧时电缆受损,并且便于携带移动的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能提高弯弧效率、又便于携带移动的电缆蛇形敷设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电缆蛇形敷设装置,它包括弯弧座、顶紧组件和升降机构;弯弧座包括座主体和设置于座主体下的卡板;顶紧组件包括外管和顶紧杆,顶紧杆装配于外管的顶部、能够沿外管长度方向上下运动;升降机构的一端装配于座主体上、另一端与顶紧组件的外管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使所述升降机构为剪式升降机构,包括四连杆机构和螺杆;四连杆机构包括四根呈棱形布置的连杆和设置于四连杆一对顶点处的连接座和布置于四连杆另一对顶点处的螺母座;连杆的一端铰接于连接座外、另一端铰接于螺母座外,螺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一对螺母座分别螺纹连接于螺杆两端。

作为优选,使所述连接座为u型座,连杆铰接于连接座内;升降机构以其底部的连接座装配于所述座主体上,以其顶部的连接座与所述外管相连,顶部的连接座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顶紧组件的螺母。

作为优选,使所述座主体为球形座,其平面端与所述连接座固接为一体,其曲面端外通过外延杆连接所述卡板。

为了便于弯弧,使所述外延杆的一端与座主体固接、另一端与卡板铰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使所述卡板为圆弧板,圆弧板的内壁设有防止电缆受损的橡皮。

作为便于拆卸的配套方案,在所述外管的底端设有匹配于所述螺母的螺纹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外管的顶端设有升降螺母,所述顶紧杆的底端设有外螺纹、顶端固接有顶紧板,顶紧杆的底端穿过升降螺母伸至外管内。

为了便于加长,在所述外管外还设有活动接头。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装配好的敷设装置搬运至需弯弧处,然后将弯弧座底部的卡板卡于电缆外,再将顶紧组件与隧道内壁顶紧,接着控制升降机构运动卡板带动电缆下行即可实现弯弧;整个操作过程简单高效,提高了弯弧效率,并且在搬运时可以将顶紧组件拆下,便于敷设装置在狭小的隧道空间内进行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卡板的侧视放大示意图。

图示序号:

1—弯弧座,11—座主体,12—外延杆,13—卡板,14—耳座,15—橡皮;

2—升降机构,21—螺杆,22—连杆,23—连接座,24—螺母座;

3—顶紧组件,31—外管,32—顶紧杆,33—顶紧板,34—升降螺母,35—螺纹头,36—活动接头;

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电缆蛇形敷设装置,它包括弯弧座1、升降机构2和顶紧组件3。

弯弧座1包括座主体11、外延杆12和卡板13。座主体11为半球形座体;外延杆12有三根,布置于座主体的曲面下;如图2所示,卡板13为圆弧板、其半径大于电缆的半径,既能增加弯弧时的受力面积,又能防止弯弧时损伤电缆外壁,卡板13的外壁设有耳座14以便于与外延杆12铰接,并在卡板的内壁装配有橡皮15,进一步避免弯弧时卡板损伤电缆外壁;三个卡板支撑形成角度,各卡板均能绕铰接轴转动,使弧线半径可调整至最大直径电缆的转弯半径,这样既保护了电缆在蛇形弯弧的时候不会小于电缆的规定弯曲半径,依靠中间升降机构2使电缆缓缓均匀弯弧,整个过程安全、规范、可靠、高效,使电缆在蛇形敷设这个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量的飞跃。

升降机构2为剪式升降机构,包括四连杆机构和螺杆21。螺杆21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四连杆机构包括四根连杆22、一对连接座23和一对螺母座24;连接座为u型座,四根连杆呈棱形布置,一对连接座布置于棱形四连杆的上、下顶点位置处,一对螺母座布置于棱形四连杆的左、右顶点处,上部的一对连杆的顶端分别铰接于上部的连接座外、底端分别铰接于左、右螺母座上,下部的一对连杆的底端分别铰接于下部的连接座外、顶端分别铰接于左、右螺母座上,左右螺母座分别螺纹连接于螺杆的两端,当螺杆旋转时一对螺母座同步相向或者相离运动。上部的连接座外固接有用于装配顶紧组件3的螺母4。

顶紧组件3包括外管31、顶紧杆32和顶紧板33。外管31的顶端设有升降螺母34、底端设有螺纹头35,外管以其底端的螺纹头连接于上部连接座上的螺母4外。顶紧杆32的外径匹配于外管的内径,顶紧杆的底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顶紧杆以其底端螺纹连接于外管内,能够沿外管长度方向升降。顶紧板33为固接于顶紧杆顶部的矩型板。外管31外还设有活动接头36,以便于当外管长度不够时外接加长杆。

本实施例在投入使用时,根据不同隧道的内径选择不同长度的外管,然后弯弧座与升降机构的装配件以及顶紧组件分开携带至需弯弧处,在需弯弧处就顶紧组件螺纹连接于对应的螺母上即可进行弯弧;弯弧时首先调节各卡板的角度,然后将卡板卡于电缆外,再将顶紧组件与隧道内壁顶紧,接着控制螺杆转动使一对螺母座相对运动,四连杆机构升高,由于顶部顶紧使底部的运动卡板带动电缆下行,实现弯弧;整个操作过程简单高效,提高了弯弧效率,并且在搬运时可以将顶紧组件拆下,便于敷设装置在狭小的隧道空间内进行搬运。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蛇形敷设装置,它包括弯弧座、顶紧组件和升降机构;弯弧座包括座主体和设置于座主体下的卡板;顶紧组件包括外管和顶紧杆,顶紧杆装配于外管的顶部、能够沿外管长度方向上下运动;升降机构的一端装配于座主体上、另一端与顶紧组件的外管可拆卸连接。使用时,将装配好的敷设装置搬运至需弯弧处,然后将弯弧座底部的卡板卡于电缆外,再将顶紧组件与隧道内壁顶紧,接着控制升降机构运动卡板带动电缆下行即可实现弯弧;整个操作过程简单高效,提高了弯弧效率,并且在搬运时可以将顶紧组件拆下,便于敷设装置在狭小的隧道空间内进行搬运。

技术研发人员:邓超文;曾晓;王云飞;王健名;罗仲南;赵海峰;胡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4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