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充电站的充电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98826发布日期:2020-06-23 19:0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充电站的充电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机器人充电站的充电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事业的蓬勃发展,机器人自动充电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而机器人充电站作为实现机器人自主充电技术的关键部件,其结构设计至关重要。充电站应满足在与机器人接触时进行充电,当机器人离开时供电停止的要求,但现有充电站的防护限位装置与误触发保护机制仍存在不足之处,导致机器人与充电站接触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站的充电机构,保证电极平稳接触并持续供电,可弥补机器人自主充电过程中的行走误差,并防止机械碰撞,并且加装微动开关进行充电确认,防止误触发,提升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机器人充电站的充电机构,包括壳体、内绝缘座、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内绝缘座、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均设于所述壳体中,内绝缘座安装于壳体的前壳内侧,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分设于内绝缘座两侧,内绝缘座中设有可移动的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且每个滑柱前端均设有伸出至内绝缘座外并穿过所述壳体的接电铜条,每个滑柱后端均伸出至内绝缘座外并设有接电柱,在每个滑柱上均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设于接电铜条后端与内绝缘座后壁之间,在所述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外侧均设有触发挡柱,且第一滑柱上的触发挡柱由内绝缘座一侧伸出并与第一微动开关配合,第二滑柱上的触发挡柱由内绝缘座另一侧伸出并与第二微动开关配合,在所述内绝缘座两侧分别设有供对应侧触发挡柱移动的开槽。

所述内绝缘座中由上到下设有两个平行的内滑槽,所述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分设于不同的内滑槽中,且接电铜条后端设有滑块在对应内滑槽中滑动,所述滑柱前端与对应接电铜条后端的滑块相连,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滑块与内绝缘座后壁之间。

所述壳体的前壳外侧设有外绝缘座,且所述接电铜条穿过所述外绝缘座。

所述壳体的底壳上设有第一微动支架和第二微动支架,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第一微动支架上,所述第二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第二微动支架上。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设有内绝缘座,所述内绝缘座内设有内滑槽保证接电铜条的移动轨道并提供机械限位,并且在接电铜条后端与内绝缘座后壁之间的滑柱上套设有弹簧,保证电极平稳接触并持续供电,可弥补机器人自主充电过程中的行走误差,并防止机械碰撞。

2、本发明加装微动开关进行充电确认,当机器人与充电站接触推动接电铜条至一定位置后触发微动开关进行供电,在机器人离开时,接电铜条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外运动,微动开关关闭,从而停止供电,有效防止误触发,提升安全性。

3、本发明结构紧凑,易于装配,保证外观美观协调的同时节约装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内绝缘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本发明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微动支架,2为第一微动开关,3为弹簧,4为触发挡柱,5为内绝缘座,6为前壳,7为螺钉,8为接电柱,9为第二微动支架,10为支架螺钉,11为底壳,12为外绝缘座,13为接电铜条,131为滑块,14为第二微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包括壳体、内绝缘座5、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14,内绝缘座5、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14均设于所述壳体中,其中内绝缘座5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前壳6上,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14分设于所述内绝缘座5两侧,如图2所示,所述内绝缘座5中设有可移动的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且每个滑柱前端均设有伸出至内绝缘座5外并穿过所述壳体的接电铜条13,每个滑柱后端均伸出至内绝缘座5外并设有接电柱8,在每个滑柱上均套设有弹簧3,且所述弹簧3设于内绝缘座5内并设于接电铜条13后端与内绝缘座5后壁之间,当接电铜条13受力后移时即压缩对应的弹簧3,接电铜条13受力消失后通过该弹簧3作用自动复位,同时所述弹簧3保证接电铜条13在不充电时处于伸出状态,在所述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外侧均设有触发挡柱4,且第一滑柱上的触发挡柱4由内绝缘座5一侧伸出并与第一微动开关2配合,第二滑柱上的触发挡柱4由内绝缘座5另一侧伸出并与第二微动开关14配合,在所述内绝缘座5两侧分别设有供对应侧触发挡柱4移动的开槽。所述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14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且为市购产品。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的底壳11上设有第一微动支架1和第二微动支架9,所述第一微动开关2安装于所述第一微动支架1上,所述第二微动开关14安装于所述第二微动支架9上。所述第一微动支架1和第二微动支架9均通过支架螺钉10安装于所述底壳11上。

如图3所示,在所述壳体的前壳6外侧设有外绝缘座12,且所述接电铜条13穿过所述外绝缘座12,如图1所示,所述外绝缘座12通过螺钉7固定于壳体的前壳6外侧。

如图2所示,在所述内绝缘座5内由上到下设有两个平行的内滑槽,所述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分设于不同的内滑槽中,且接电铜条13后端设有滑块131在对应内滑槽中滑动,同时所述滑块131与对应内滑槽前后端的内绝缘座5内壁一同限定接电铜条1移动范围,每个滑柱前端与对应接电铜条13后端的滑块131相连,所述弹簧3套设于对应的滑柱上且设于所述滑块131与内绝缘座5后壁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绝缘座5和外绝缘座12采样环氧树脂制成。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当机器人需要充电时会自动行走至充电站前,并将充电电极对准露出壳体的接电铜条13,然后机器人向充电站方向移动,机器人上的充电电极便会接触并压动接电铜条13,使两个接电铜条13分别驱动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上的触发挡柱4移动,并分别触发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14,使充电站开始为机器人充电,本实施例中,充电站内的正极电路与所述第一滑柱后端的接电柱8连接,第一微动开关2触发后即接通充电站内的正极电路,充电站内的负极电路与所述第二滑柱后端的接电柱8连接,第二微动开关14触发后即接通充电站内的负极电路。当机器人充电完成并离开时,接电铜条13会在弹簧3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同时两个滑柱上的触发挡柱4分别脱离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14,使两个微动开关关闭,充电站停止供电,从而完成整个充电过程。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器人充电站的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绝缘座(5)、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14),内绝缘座(5)、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14)均设于所述壳体中,内绝缘座(5)安装于壳体的前壳(6)内侧,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14)分设于内绝缘座(5)两侧,内绝缘座(5)中设有可移动的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且每个滑柱前端均设有伸出至内绝缘座(5)外并穿过所述壳体的接电铜条(13),每个滑柱后端均伸出至内绝缘座(5)外并设有接电柱(8),在每个滑柱上均套设有弹簧(3),且所述弹簧(3)设于接电铜条(13)后端与内绝缘座(5)后壁之间,在所述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外侧均设有触发挡柱(4),且第一滑柱上的触发挡柱(4)由内绝缘座(5)一侧伸出并与第一微动开关(2)配合,第二滑柱上的触发挡柱(4)由内绝缘座(5)另一侧伸出并与第二微动开关(14)配合,在所述内绝缘座(5)两侧分别设有供对应侧触发挡柱(4)移动的开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充电站的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座(5)中由上到下设有两个平行的内滑槽,所述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分设于不同的内滑槽中,且接电铜条(13)后端设有滑块(131)在对应内滑槽中滑动,所述滑柱前端与对应接电铜条(13)后端的滑块(131)相连,所述弹簧(3)设于所述滑块(131)与内绝缘座(5)后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充电站的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壳(6)外侧设有外绝缘座(12),且所述接电铜条(13)穿过所述外绝缘座(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充电站的充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壳(11)上设有第一微动支架(1)和第二微动支架(9),所述第一微动开关(2)安装于所述第一微动支架(1)上,所述第二微动开关(14)安装于所述第二微动支架(9)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机器人充电站的充电机构,包括壳体、内绝缘座、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内绝缘座设于壳体中,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分设于内绝缘座两侧,内绝缘座中设有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且每个滑柱前端均设有接电铜条、后端均设有接电柱,在每个滑柱上均套设有弹簧,且弹簧设于接电铜条后端与内绝缘座后壁之间,在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外侧均设有触发挡柱,且第一滑柱上的触发挡柱与第一微动开关配合,第二滑柱上的触发挡柱与第二微动开关配合。本发明保证电极平稳接触并持续供电,可弥补机器人自主充电过程中的行走误差,并防止机械碰撞,并且加装微动开关进行充电确认,防止误触发,提升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溪;李健;谭波悦;王义峰;王富刚;刘鑫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3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