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485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2265发布日期:2018-08-29 01:01阅读:20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表测温电路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S485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检测温湿度的仪器仪表中需要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现有的温湿度测试仪中的RS485 通信电路未设置电源保护电路及输入保护电路,在RS485芯片的电压过压时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且当RS485芯片的输入信号电压过大时,容易发生芯片受损或信号不准确的现象,不利于对稳定性、精确度要求较高的场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RS485保护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RS485保护电路,包括RS485芯片、过压保护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自恢复保险丝及第二自恢复保险丝;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RS485芯片的电压端连接,所述RS485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自恢复保险丝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自恢复保险丝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RS485芯片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自恢复保险丝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自恢复保险丝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及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工作电压都为7V。

优选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及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电容及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电路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路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还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路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与电源管理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及所述第二开关管都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三开关管为NPN 型三极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及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都为贴片式的稳压二极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RS485芯片、过压保护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自恢复保险丝及第二自恢复保险丝,形成了一种RS485保护电路。通过在RS485芯片的电源端添加过压保护电路及电源管理电路,避免了电源过压所造成电路损坏;通过在RS485芯片的输入端添加稳压二极管及自恢复保险丝,实现了对输入信号的保护及调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保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RS485保护电路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RS485保护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过压保护电路,200-电源管理电路,300-RS485芯片,110-第一开关电路, 120-第二开关电路,RS1-第一自恢复保险丝,RS2-第二自恢复保险丝,TVS1-第一稳压二极管,TVS2-第二稳压二极管,Q1-第一开关管,Q2-第二开关管,Q3-第三开关管,C-电容,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一种RS485保护电路,包括RS485芯片300、过压保护电路100、电源管理电路200、第一稳压二极管TVS1、第二稳压二极管TVS2、第一自恢复保险丝RS1及第二自恢复保险丝RS2;过压保护电路100的输出端与电源管理电路200 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管理电路200的输出端与RS485芯片300的电压端连接,RS485芯片300 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自恢复保险丝RS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自恢复保险丝RS1的第一端还与第一稳压二极管TVS1的阴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TVS1的阳极接地;RS485芯片300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自恢复保险丝RS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自恢复保险丝RS2的第一端还与第二稳压二极管TVS2的阴极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TVS2的阳极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当输入端电压过大时,热敏电阻会增大自身电阻值,进而限制电流大小,实现输入保护。两个稳压二极管可将电压稳定在工作电压值附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RS485芯片300、过压保护电路100、电源管理电路200、第一稳压二极管TVS1、第二稳压二极管TVS2、第一自恢复保险丝RS1及第二自恢复保险丝RS2,形成了一种RS485保护电路。通过在RS485芯片300的电源端添加过压保护电路100及电源管理电路200,避免了电源过压所造成电路损坏;通过在RS485芯片300的输入端添加稳压二极管及自恢复保险丝,实现了对输入信号的保护及调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保护效果好。

具体地:第一稳压二极管TVS1及第二稳压二极管TVS2的工作电压都为7V。

参照图2:过压保护电路100包括第一开关电路110及第二开关电路120,第一开关电路 110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电路12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电路120的输出端与电源管理电路20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电路11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电容C及第一开关管Q1,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电路输入接口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 的第二端与电路输入接口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接地,电容C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连接,电容C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电路120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 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还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接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 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连接;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与电路输入接口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受控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与电源管理电路200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与电源管理电路20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及第二开关管Q2都为PNP型三极管,第三开关管 Q3为NPN型三极管。

需要说明的是,当输入电压低于设定限值时,R1和R2的分压低于三极管Q1的导通阈值时,Q1截止,输入电源通过充电保护电路的限流电阻R3、以及偏压电阻R4和R5为双三极管Q2和Q3提供偏置电压,使得双三极管中的Q2导通,这时候三极管Q3也能够导通,所以电源管理模块第二输入端有电流输入;当输入电压高于设定限值时,R1和R2的分压高于开关三极管Q1的导通阈值时,Q1导通,输入电源通过充电保护电路的限流电阻R3、以及偏压电阻R4和R5为双三极管提供偏置电压不足以使双三极管导通,电源管理模块第二输入端没有电流输入。

具体地:第一稳压二极管TVS1及第二稳压二极管TVS2都为贴片式的稳压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开关电路实现了在芯片过压时,通过两组开关电路实现断电保护。信号电压过大时,通过第一稳压二极管TVS1、第二稳压二极管TVS2、第一自恢复保险丝RS1及第二自恢复保险丝RS2实现对信号的突变抑制,有效的保护了RS485芯片 300300的运行安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