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用线圈并线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0682发布日期:2018-10-13 00:4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线圈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电机用线圈并线托架。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在电机中,铁芯用来增加电感线圈的磁通量,以实现电磁功率的最大转换,而在铁芯上缠绕铜线就构成了电机线圈。永磁电机在定子铁芯嵌线前需要根据电机功率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铜线按技术要求进行并线,并线是指将多根铜线合并成一匝铜线然后再进行线圈的绕制、嵌线。

其中,铜线合并前通常缠绕在线筒上,线筒一般包括用于缠线的套筒以及位于套筒两端的凸块,凸块用于卡住铜线避免铜线从套筒上滑落且凸块多为实心。铜线需要合并时,则将多个线筒上的单根铜线扯下并在一起,再通过并线装置合并成一匝。在并线过程中,线筒通常放置在托板上,铜线拉扯过程中,线筒容易晃动,且多根铜线并在一起拉扯,铜线对线筒的拉力就会向中间合并处集中,拉力使得多个线筒一起向中间晃动,线筒之间容易产生碰撞,会对铜线有一定的损坏;且线筒一旦在晃动过程中倒下,线筒会在托板上滚动,容易带动多个线筒都倒下,无法继续并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用线圈并线托架,以解决并线过程中线筒在托板上容易晃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电机用线圈并线托架,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托板上位于相邻通孔之间的部位设有空腔,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端贯穿伸出托板,托板上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吸气孔,托板上设有将空腔和通孔连通的出气孔;托板上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并线孔以及位于并线孔下方设有多个横向排列的导向孔。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线筒在放置到托板上时,线筒向下的压力推动活塞杆向下运动,空腔上部的空间增大,呈负压状态,向内吸气,将线筒下端吸附在托板上。

每个线筒上的铜线都经过其正上方的导向孔,多根铜线穿过导向孔后再一起经过并线孔,再送入并线装置进行合并。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置通孔和空腔,减少制作材料的应用,使得装置整体更加轻便,容易移动。

2、设置通孔,即使线筒倒下,线筒两端的凸块会卡在通孔内,线筒难以在托板上滚动,避免线筒滚动带倒其他的线筒以及避免线筒滚动导致铜线散乱。

3、设置空腔,空腔和活塞组成活塞结构,利用线筒放到托板上的压力使活塞杆带动活塞运动,空腔向内吸气,对线筒有一定的吸附作用,避免线筒在托板上晃动。

4、相比铜线从线筒上扯下后就直接并在一起,本装置设置导向孔和并线孔,每根铜线都先经过导向孔后再并在一起,铜线对线筒的拉力分解为铜线对导向孔处的拉力以及导向孔对线筒向上的拉力,线筒就不会都向中间处晃动,避免线筒之间的碰撞。

进一步,托板横截面为矩形,通孔横截面也为矩形。托板横截面为矩形,相比圆形,在相同的工作空间内,矩形的面积可以设置更大,就可以放置更多的线筒。

进一步,托板底部设有行走轮,行走轮上设有自锁辊。设置行走轮方便托板移动,在工作过程在,自锁辊可以锁定行走轮避免托板移动。

进一步,导向孔内设有环形尼龙块。尼龙块具有一定的回弹性、耐磨性以及自润滑性,铜线在经过导向孔时,铜线和尼龙块之间产生摩擦,根据尼龙块的特性,相比铜线直接和导向孔内壁的摩擦要小,对铜线的损坏也较小。

进一步,并线孔也设有多个,且相邻并线孔的间距小于相邻导向孔的间距。并线孔设有多个,可以同时进行多匝铜线的并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托板1、通孔2、活塞杆3、吸气孔4、空腔5、活塞6、支架7、导向孔8、并线孔9。

如图1所示,电机用线圈并线托架,包括托板1以及位于托板1上的支架7,支架7顶部设有纵向排列的两排支杆,上排支杆上设有多个并线孔9,下排支杆上设有多个导向孔8,导向孔8内壁上粘附有环形尼龙块,相邻并线孔9的间距大于相邻导向孔8的间距。

如图2所示,托板1为长方体,托板1底部设有行走轮,行走轮上设有自锁辊。托板1上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通孔2,通孔2的横截面为矩形,通孔2的横截面积小于二分之一线筒下端凸块的横截面积。在线筒倒下时,线筒两端的凸块会卡在通孔2内,通孔2对其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线筒在托板1上滚动将其余的线筒都带倒。

托板1上相邻通孔2之间设有空腔5,空腔5内滑动连接有活塞6,活塞6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3,活塞杆3上端贯穿伸出托板1顶部,活塞6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下端固定连接在空腔5底部。托板1顶部设有和空腔5连通的吸气孔4,托板1下部设有将空腔5以及通孔2连通的出气孔。

具体工作时,将线筒放置在托板1上,线筒下端向下压活塞杆3,空腔5和活塞6组成活塞6结构,活塞6随活塞杆3一起向下滑动,空腔5上部吸气,下部放气。空腔5向内吸气,吸附线筒下端。线筒放置好后,将线筒上的铜线一端穿过位于线筒正上方的导向孔8内的环形尼龙块,多根铜线再经过并线孔9并在一起。

线筒上的铜线全部缠绕完后,将线筒从托板1上取下,活塞杆3失去向下的压力,活塞6和活塞杆3依靠弹簧向上的复位作用向上运动复位。然后可以更换新的线筒,重复上述工作过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