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能量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2122发布日期:2018-09-04 23:2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声学技术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声波能量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声学在专业大空间诸如音乐厅、舞台剧场馆中已经实现了比较成熟。声学设备可通过采用特殊材料而实现将如音乐厅、舞台剧场馆中声音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或处理,避免对人体造成影响的同时还能够带来良好视听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波能量吸收装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波能量吸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一个腔体,所述箱体表面开设有M个开口,M为正整数。M 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对应设置在所述M个开口上。N个提示输出单元,对应与所述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中的N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连接,N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其中,在所述声波能量吸收装设置于一音响系统所处环境中,在所述音响系统在输出声音过程中,所述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中每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用于在吸收所述声音中频率低于预设频率的低频声波后产生共振,并将所述共振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电能;所述N个提示输出单元中每个提示输出单元用于从所述N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中对应的声波能量吸收单元获得供电,进而输出提示信息。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包括: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套设镶嵌在所述M个开口中对应的一开口上,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腔体中。感应线圈筒,与所述第二端连接。环形磁铁,与所述腔体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感应线圈筒上。其中,所述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用于在吸收声音中频率低于预设频率的低频声波而带动所述感应线圈筒一并产生共振;所述感应线圈筒用于根据所述共振产生的动能来切割所述环形磁铁产生的磁感线,而将所述共振产生的所述动能转换为电能。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通过弹性材料与所述M个开口中所述对应的一开口连接而被所述对应的一开口套设。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提示输出单元包括:整流升压子单元,与所述N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中对应的声波能量吸收单元连接。提示子单元,与所述整流升压子单元连接。其中,所述整流升压子单元用于将从所述对应的声波能量吸收单元获得的电能从交流整流为直流电能,并将所述直流电能升压至电压满足预设电压的适配电能;所述提示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适配电能获得供电,进而输出提示信息。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示子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串联和/或并联的发光二极管。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示子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串联和/或并联的显示屏。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整流升压子单元包括:整流电路,与所述对应的声波能量吸收单元连接。升压芯片,分别与所述整流电路和所述提示子单元连接。其中,所述整流电路用于所述对应的声波能量吸收单元输出的电能从交流整流为直流电能;所述升压芯片用于将所述直流电能升压至电压满足预设电压的适配电能。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整流电路为桥型全波整流电路,所述升压芯片为DC-DC型压芯片。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 个提示输出单元中每个提示输出单元还包括:电能存储子单元,分别与所述整流升压子单元和所述提示子单元连接。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能存储子单元为超级电容,所述超级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整流升压子单元和所述提示子单元连接,所述超级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的共振来将声音中频率低于预设频率的低频声波的超低频驻波能量转换为动能或电能,从而实现了将超低频驻波能量吸收以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同时,还以提示的方式来明确告知用户超低频驻波能量被吸收,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通过能量转换而非吸收材料的方式来实现吸收低频驻波能量,可极大的缩小声波能量吸收装置的体积,实现了声波能量吸收装置可便捷的应用在各种小空间中,使得声波能量吸收装置的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声波能量吸收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声波能量吸收装置中声波能量吸收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声波能量吸收装置的第一结构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声波能量吸收装置的第二结构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声波能量吸收装置的低频声波实测衰减曲线。

图标:100-声波能量吸收装置;110-箱体;111-腔体;112-开口;120- 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1-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1-第一端;1212-第二端; 122-感应线圈筒;123-环形磁铁;130-提示输出单元;131-整流升压子单元; 1311-整流电路;1312-升压芯片;132-提示子单元;133-电能存储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在专业大空间诸如音乐厅、舞台剧场馆需要设置特殊材料的声学设备来对声音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或处理,避免对人体造成影响的同时还能够带来良好视听效果。

发明人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发现,由于在大空间中,因为对立反射面距离比较大,不容易构成超低频驻波。而空间体积也比较大,就算产生超低频驻波,其能量衰减也比较快,所以大空间声学几乎不会存在超低频驻波的问题。通过驻波的计算公式为:驻波频率f0=声音速度/空间对立面距离/2。在家庭影院、录音室这类小空间中,驻波往往会严重发生在125Hz 以下的频段,且若小空间中某一位置距声源的距离换算接近驻波频率的整数倍,该位置的驻波还会出现叠加变得更为严重,例如,在5.1m*5.5m正方形空间中,叠加强驻波频率甚至可达32Hz-34Hz。但正是由于小空间的产值太低,使得如何吸收小空间中产生的超低频驻波能量被世界各种声学机构所忽视,研究和投入也相对比较少,因此对小空间中声音产生能量,特别是小空间中声音产生超低频驻波能量则没有专业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且也由于没有针对性的研究和解决,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在目前私家视听室的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将专业大空间的吸收方式和吸收设备放到小空间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例如,现有超低频驻波处理技术往往是采用上用低频陷阱来处理,而低频陷阱的主体结构为多孔吸声材料的叠加,按照计算公式为吸收频率f0=声音速度/吸声材料的厚度/(10-4),若要吸收 32HZ的驻波,那么计算厚度为1.076米到2.6875米。显然,在小空间中设置厚度达到1.076米到2.6875米的吸收材料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很明显,小空间中也无法容纳这个厚度的材料。

以上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本申请过程中对本申请做出的贡献。

基于上述研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波能量吸收装置。该声波能量吸收装置通过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的共振来将声音中频率低于预设频率的低频声波的超低频驻波能量转换为动能或电能,从而实现了将超低频驻波能量吸收以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同时,还以提示的方式来明确告知用户超低频驻波能量被吸收,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通过能量转换而非吸收材料的方式来实现吸收低频驻波能量,可极大的缩小声波能量吸收装置的体积,实现了声波能量吸收装置可便捷的应用在各种小空间中,使得声波能量吸收装置的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上”、“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波能量吸收装置100,该声波能量吸收装置100包括:箱体110、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和提示输出单元 130。

箱体110可以为由具有一定强度的板材所制成的封闭式结构。其中,制成的箱体110的板材可以为采用:木工板、纤维板、塑料板、陶瓷或金属等材料的板材,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箱体110封闭式结构的形状可以为:三棱柱、四棱柱、立方体、圆柱体或不规则棱柱体等,本实施例也不做具体限定,且在具体实施当中,箱体110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设置该声波能量吸收装置100的场地情况进行定制,例如,若场地大一点可以将箱体110制作的稍大一些,若场地上具有凹槽,则可将该箱体110的形状和尺寸制作至与该凹槽匹配,以嵌入该凹槽。箱体110的封闭式结构使得箱体110可具有一个腔体111,该腔体111可用于将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 和提示输出单元130部分的容纳在其中。进一步的,该腔体111的形状可以与箱体110外部的形状适配,但腔体111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其能够满足上述容纳效果即可。但考虑到目前小户型较多,箱体110的尺寸应当尽量的小一些,例如,箱体110厚度可以低至10CM,但并不作为限定。再者,实际应用中,还可在箱体110上涂覆颜料或图画,以使箱体110能够与应用环境融为一体,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是需要安装在该箱体110上来实现固定,固为便于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的安装,箱体110上表面开设有 M个开口112,M为正整数,例如,M为3个,而M个开口112中每个开口112用于设置对应的一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其中,每个开口112的形状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其满足能够将对应的一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 设置即可。且在实际应用中,按照M个开口112在箱体110上位置排布需求,每个开口112的形状并不一定与其它开口112的形状相同,例如,有部分开口112可以为圆形,而另一部分开口112则为矩形。此外,为便于每个开口112上能够设置对应的一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每个开口112的尺寸应当略大于对应的一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的尺寸。

请参阅图1至图3,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的数量可以为M个,即M 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对应的设置在M个开口112上。

在该声波能量吸收装置100设置于一音响系统所处环境中,该所处环境可以为小空间,例如,家庭影院。在该音响系统在输出声音过程中,该 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中每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用于在吸收声音中频率低于预设频率的低频声波后产生共振,并将共振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电能。

当然,除置于一音响系统所处环境之外,本实施例中的声波能量吸收装置100也可设置在任何有超低频声波噪音的环境中,设置于一音响系统所处环境仅作为本实施例便于说明和理解的一种例举方式,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

具体的,针对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来说,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中每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的安装原理和工作原理是基本相同的,为便于描述的清楚,以及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方案的理解,本实施例以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中的任意一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为例,来对该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进行结构和原理上的具体描述。

该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包括: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感应线圈筒 122和环形磁铁123。

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可以由能够产生共振的材料所制成的凹陷的盆状结构。其中,制成凹型声波能量的材料为由能够在低频声波作用下产生共振,例如,制成凹型声波能量的材料为纸质材料。可以理解的是,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也可以为其它结构,例如为平板状结构,其结构只要能够满足在低频声波作用下产生共振即可,凹陷的盆状结构仅为便于理解的一种例举,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的尺寸不同、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的材料不同、以及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的配重不同,那么能够触发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产生共振频率的预设频率也不同,例如,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 的配重大一些,预设频率则要低一些。本实施例中,预设频率可以为150Hz,也就是声音的频率在低于该150Hz的预设频率时则可使得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产生同频率的共振,但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限定。按照上述方式,在实际实施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调整触发该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起振的预设频率,例如,增加配重将预设频率降低至120Hz。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还有具有脱离共振的最低频率,例如,该最低频率可以20Hz。也就是说,在声波的频率低于该最低频率后,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则无法再进行共振了。当然,按照上述方式,在实际实施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调整该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脱振的最低频率,例如,减少配重将最低频率提升至30Hz。可以理解到,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所产生共振的频率在本实施例中是有一个范围的,例如,共振的频率范围为20Hz至150Hz。

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凹陷的盆状结构,使得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 12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211和第二端1212。例如,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 的盆边缘为第一端1211,而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的盆底则为第二端 1212。当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设置在对应的一开口112时,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的第一端1211可套设镶嵌在M个开口112中对应的一开口 112上。进一步的,为使得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设置在开口112上实现固定后,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的共振效果不会因为固定方式而受到影响,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的第一端1211可通过弹性材料与M个开口 112中对应的一开口112连接而被该对应的一开口112套设,例如,该弹性材料可以为橡胶。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的第一端1211通过与对应的开口112连接,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的第二端1212则向着靠近腔体111 的方向延伸,并延伸至位于腔体111中,从而实现了该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安装设置在对应的一开口112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能够使得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产生共振的声波均为频超低频驻波。

感应线圈筒122为由硬性材料制成的筒状结构,而为减轻其重量,感应线圈筒122为中空的桶状结构,例如,为中空的圆筒状结构。感应线圈筒122的筒壁上环绕套设有一定匝数的感应线圈。其中,该感应线圈的匝数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选择,比如,需要产生电能的电压大一点,那么匝数则可以多一点,反之,则少一点。感应线圈筒122则与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的第二端1212连接,其中,连接可以为采用例如粘贴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感应线圈筒122与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 连接并形成配合,故感应线圈筒122的尺寸应当与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 的尺寸适配,但感应线圈筒122的具体尺寸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其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即可。

环形磁铁123即为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环状结构。环形磁铁123的边缘能够与腔体111连接,但本实施例并不对其与腔体111的连接方式具体限定,其满足能够将环形磁铁123连接即可。环形磁铁123套设在感应线圈筒122 上,即环形磁铁123的内环套设在该感应线圈筒122上。进一步的,为便于该感应线圈筒122上的感应线圈能够运动并实现切割环形磁铁123所产生的磁感线,那么环形磁铁123的内环的尺寸可以为略大于感应线圈筒122 的尺寸,以使环形磁铁123的内环套设该感应线圈筒122但并不与该感应线圈筒122形成接触。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的该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中,在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凹陷在吸收到声音中频率低于预设频率的低频声波时,例如,家庭影院中放映的电影情节到了炸弹爆炸的情节,从而电影情节中炸弹爆炸声则会产生的低于预设频率的低频声波。该低频声波的能量能够使得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产生与该低频声波频率相同的共振,例如,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的共振使得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以与该低频声波相同的频率做往复运动。由于感应线圈筒122与该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 的连接,该感应线圈筒122也被会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带动做同样频率共振的往复运动。也就是说,此时,该低频声波的能量被凹型声波能量吸收盆121凹陷和感应线圈筒122均共振的往复运动而转换成了动能。进一步的,该感应线圈筒122则根据共振产生的动能所带来的往复运动而使得感应线圈切割环形磁铁123产生的磁感线,通过往复运动切割环形磁铁 123产生的磁感线则在感应线圈中产生了对应该共振频率的交流的电能,从而感应线圈筒122的感应线圈再将该电能输出。

请参阅图1至图4,提示输出单元130的数量可以为N个,且N个提示输出单元130对应与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中的N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连接,而N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也就是说,在N等于M时,则每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均可以与一个对应的提示输出单元130连接,从每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均可以将电能输出至该对的一提示输出单元 130。但在N小于M时,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中有M-N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不能够与对应的一提示输出单元130连接,则对该M-N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来说,M-N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则完全是将低频声波的能量转换成动能后释放掉了,也是实现了低频声波能量的吸收。

具体的,针对N个提示输出单元130来说,N个提示输出单元130中每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的安装原理和工作原理是基本相同的,为便于描述的清楚,以及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方案的理解,本实施例以N个提示输出单元130中的任意一个提示输出单元130为例,来对该提示输出单元130进行结构和原理上的具体描述。

该提示输出单元130包括:整流升压子单元131和提示子单元132。整流升压子单元131与N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中对应的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连接,而提示子单元132则与该整流升压子单元13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整流升压子单元131用于将从对应的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获得的电能从交流整流为直流电能,并将直流电能升压至电压满足预设电压的适配电能。

具体的,整流升压子单元131包括:整流电路1311和升压芯片1312。整流电路1311与对应的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连接;而升压芯片1312则分别与整流电路1311和提示子单元132连接。

整流电路1311可以为由四个整流二极管所构成的桥型全波整流电路 1311,该整流电路1311的输入端与对应的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中的感应线圈连接后,整流电路1311则可获得声波能量吸收单元120在共振时所输出的交流的电能。整流电路1311通过四个整流二极管则将该电能从交流整流为直流电能,继而整流电路1311的输入端再将该直流电能输出至升压芯片1312。

升压芯片1312可以DC-DC型压芯片,该升压芯片1312的输入端从整流电路1311获得该直流电能时,升压芯片1312则将该直流电能升压至电压满足预设电压的适配电能。例如,提示输出单元130需要5V的电压才能进行工作,那么升压芯片1312则可将该直流电能升压至预设电压的5V的适配电能。升压芯片1312的输出端再通过与提示子单元132的连接,则将该适配电能输出至提示子单元132。

作为一种方式,提示子单元132包括:至少一个串联和/或并联的发光二极管,且该至少一个串联和/或并联的发光二极管设置箱体110上,例如,提示子单元132为4个发光二极管并联构成。提示子单元132在获得该适配电能时,提示子单元132根据该适配电能获得供电,进而以点亮发光的形式来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低频声波能量被转换为电能吸收。且需要了解到的是,音响系统每产生一次低频声波,则提示子单元132相应的以一段时长进行发光,比如在播放电影时,通过以与低频声波节奏对应的节奏发光,则会给用户带来一种氛围体验,进一步的提高用户体验。

作为另一种方式,提示子单元132包括:至少一个串联和/或并联的显示屏,且该至少一个串联和/或并联的显示屏能够设置在箱体110上,例如,提示子单元132为2个显示屏并联构成。提示子单元132在获得该适配电能时,提示子单元132根据该适配电能获得供电,进而以点亮屏幕的形式来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低频声波能量被转换为电能吸收。且需要了解到的是,音响系统每产生一次低频声波,则提示子单元132相应的以一段时长进行屏幕点亮,比如在播放电影时,通过以与低频声波节奏对应的节奏被点亮,则也会给用户带来一种氛围体验,也进一步的提高用户体验。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提示子单元132的发光或点亮效果,进而提高用户体验。该提示输出单元130还包括:电能存储子单元133,该电能存储子单元133分别与整流升压子单元131和提示子单元132连接。

进一步的,电能存储子单元133可为超级电容,该超级电容的容量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产生的电能较多,那么超级电容的容量则相应的大些,反之,则小一些。超级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整流升压子单元131和提示子单元132连接,而超级电容的另一端接地。那么在整流升压子单元131输出该适配电能时,提示子单元132不仅能够进行发光或点亮的提示,该超级电容也会进行充电储能。进而在整流升压子单元131的适配电能输出完成时,超级电容再进行放电释能,从而使得提示子单元132 能够继续进行发光或点亮的提示。且随着超级电容释放电荷量的逐步降低,还使得提示子单元132由发光或点亮至熄灭是渐变的。因此,该电能存储子单元133不仅能够延长提示子单元132的发光或点亮时长,还能够使得提示子单元132的发光或点亮是渐变的,从而使得提示子单元132产生一种呼吸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在实际的应用中,若未在一小空间设置该声波能量吸收装置100,则实测的低频声波的衰减曲线如图5中的实线所示。若将一定尺寸的声波能量吸收装置100设置在一小空间中后对低频声波吸收情况进行实测。其中,该小空间的尺寸可以为4000mm*3000mm*3300mm。经过试验可测得,设置该声波能量吸收装置100后,低频声波的衰减曲线如图5中的虚线所示,即经过250毫秒,小空间内产生的低频声波明显衰减了14DB。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波能量吸收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具有一个腔体,箱体表面开设有M个开口,M为正整数。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对应设置在M个开口上。N个提示输出单元,对应与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中的N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连接,N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其中,在声波能量吸收装设置于一音响系统所处环境中,在音响系统在输出声音过程中,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中每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用于在吸收声音中频率低于预设频率的低频声波后产生共振,并将共振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电能;N个提示输出单元中每个提示输出单元用于从N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中对应的声波能量吸收单元获得供电,进而输出提示信息。

通过M个声波能量吸收单元的共振来将声音中频率低于预设频率的低频声波的超低频驻波能量转换为动能或电能,从而实现了将超低频驻波能量吸收以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同时,还以提示的方式来明确告知用户超低频驻波能量被吸收,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通过能量转换而非吸收材料的方式来实现吸收低频驻波能量,可极大的缩小声波能量吸收装置的体积,实现了声波能量吸收装置可便捷的应用在各种小空间中,使得声波能量吸收装置的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