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8326发布日期:2018-09-25 20:5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单片机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一般的单片机采用的电源电压为5V,因此需要通过电源电路对交流电进行整流,使其符合单片机的工作需求。传统的单片机电源电路的扩流、过电保护功能较弱,不能够根据使用情况对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使单片机不能够有效的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单片机电源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单片机电源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

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整流桥、稳压管、晶闸管、晶体管、三端稳压器、熔断器和变压器;

所述变压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交流电的零线和火线电连接,所述整流桥和所述第一电容并联设置且分别与所述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熔断器串联在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晶闸管的正极、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均与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三端稳压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晶体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三端稳压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稳压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为所述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晶闸管的控制极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晶闸管的负极、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所述三端稳压器的第三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且为所述电源电路的负极输出端。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为0.25~0.5W RJ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10KΩ,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470Ω,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4.7KΩ,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1KΩ;

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为0.4μF,所述第二电容的容值为0.4μF,所述第三电容的容值为1μF,所述第四电容的容值为6800μF,所述第五电容的容值为0.022μF,所述第六电容的容值为0.022μF,所述第七电容的容值为0.022μF,所述第八电容的容值为220μF;

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型号为1S1885,所述晶闸管的型号为SF8841,所述晶体管的型号为25B683,所述三端稳压器的型号为H7805,所述整流桥的型号为4G4B41,所述稳压管的型号为2CW103,所述熔断器的熔断电流为3.15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单片机电源电路通过稳压管、第三电阻、晶闸管和熔断器实现过压保护,通过外接晶体管实现并联式扩流,并通过二极管对三端稳压器和晶体管进行保护,整体实现过电压保护、高频谐波干扰抑制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片机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技术主要在于保护该电路结构,且对各个电子元件的具体型号以及电阻、电容等的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其知识范围内通过图1所示的电路图对各个电子元件进行连接,从而实现本技术需要达到的目的,即解决无法扩流和电压保护功能较弱的问题;且该为电路结构,只要通过导线将各个电子元件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的电路即可以实现其功能,因此不再需要额外的具体产品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片机电源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

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

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整流桥FR、稳压管VZ、晶闸管VS、晶体管VT、三端稳压器IC、熔断器FU和变压器T;

变压器T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交流电的零线和火线电连接,整流桥FR和第一电容C1并联设置且分别与变压器T的两个输出端电连接,熔断器FU串联在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整流桥FR的正极输入端之间,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晶闸管VS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VD1的负极和晶体管VT的发射极均与整流桥FR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三端稳压器IC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VD2的负极和晶体管VT的基极电连接,晶体管VT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VD1的正极、第二二极管VD2的正极、三端稳压器IC的第二端、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稳压管VZ的负极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电连接且为电源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稳压管VZ的正极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晶闸管VS的控制极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晶闸管VS的负极、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三端稳压器IC的第三端、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均与整流桥FR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且为电源电路的负极输出端。

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为0.25~0.5W RJ电阻,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10KΩ,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470Ω,第三电阻R3的阻值为4.7KΩ,第四电阻R4的阻值为1KΩ;

第一电容C1的容值为0.4μF,第二电容C2的容值为0.4μF,第三电容C3的容值为1μF,第四电容C4的容值为6800μF,第五电容C5的容值为0.022μF,第六电容C6的容值为0.022μF,第七电容C7的容值为0.022μF,第八电容C8的容值为220μF;

第一二极管VD1和第二二极管VD2的型号为1S1885,晶闸管VS的型号为SF8841,晶体管VT的型号为25B683,三端稳压器IC的型号为H7805,整流桥FR的型号为4G4B41,稳压管VZ的型号为2CW103,熔断器FU的熔断电流为3.15A。

本实用新型单片机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交流电220V经变压器T降压后,由整流桥FR和后续电路整流、滤波使输出端获得稳定的5V电压。

三端稳压器IC的最大输出电流为1.5A,要想使输出电流大于1.5A,则要扩大输出电流,为此在三端稳压器IC的外围接一只大功率的晶体管VT。采用的是并接式扩流方式,即三端稳压器IC的第一端与晶体管VT的基极相连,第二端与晶体管VT的集电极相连,这样两输出电流之和可满足输出1.6A电流的要求。如果需要更大的输出电流,可改用2~3只大功率管并联即可。

即使三端稳压器IC内部有稳压电路,三端稳压器IC和晶体管VT等组成的稳压电源输出端仍有可能发生过电压现象。为确保负载的安全,该电源在集成块典型应用电路基础上,加了过电压保护电路。该电路由稳压管VZ、第三电阻R3、晶闸管VS和熔断器FU等组成。

该电源工作正常时输出电压为5V,晶闸管VS呈截止状态。当稳压电源由于某种原因(如集成块损坏或调整管击穿)使输出电压超过限定值时,即大于等于5.6V,稳压管VZ击穿,采样电压升高使晶闸管VS触发而导通,造成熔丝熔断,从而保护了负载。

当输入端发生短路或输出端过压而使晶闸管VS导通造成输入端短路时,三端稳压器IC输入端电压因熔丝熔断立刻为零,而输出端的第八电容C8上充足的电荷则不能立即为零,因而造成输出端瞬间电压高于输入端,为了防止这个反向峰值电压击穿三端稳压器IC或晶体管VT,在三段稳压器的第一端、第二端和晶体管VT的发射极与集电极间分别并联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主要是用来保护三段稳压器和晶体管VT。

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为整流桥FR的输入和输出电容器,可抑制高频谐波干扰。第一电阻R1为第四电容C4提供泄放电流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