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气体绝缘金属密封结构的交流穿墙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5268发布日期:2018-10-16 20:5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电力系统中的连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混合气体绝缘金属密封结构的交流穿墙套管,适用于高压交流输变电系统,供电流穿过墙壁、楼板,支持导电部分使之与外部绝缘。



背景技术:

穿墙套管是电力系统常用的一种设备,比如电力线进出变电站,通过穿墙套管穿过墙壁,使得变电站的室内与室外有效的安全隔离。

传统的穿墙套管分为油式和干式套管。油式套管主要是由油浸纸绝缘卷制成电容芯子浸入变压器油作为内绝缘,干式套管主要是由电工皱纹纸在导电杆上缠绕成芯体,后由环氧树脂浸渍并固化。这两种套管都存在重量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绝缘材料易老化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气体绝缘金属密封结构的交流穿墙套管,其能够解决下列问题:1、解决现有液体和固体绝缘穿墙套管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2、使用六氟化硫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作为绝缘介质,能够减少六氟化硫的用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克服导体在水平安装时因自身重力引起的下垂问题,保证当中心导体很长的时能正常使用;4、运输、安装时拆解零件少,安装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气体绝缘金属密封结构的交流穿墙套管,包括第一运输单位和第二运输单位,第一运输单位包括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中心导体、第一支撑过渡筒和第一盆式绝缘子触头,第二运输单位包括盆式绝缘子、第二支撑过渡筒、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中心导体和第二盆式绝缘子触头;其中,

工作状态时,第一运输单位和第二运输单位分别设置在墙体的两侧,第一支撑过渡筒的一端与第一套管户内侧一端连接,第一套管中心导体套装在第一套管和第一支撑过渡筒内的中心处,其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管的户外侧套管端盖上,另一端与第一盆式绝缘子触头滑动连接;第二支撑过渡筒的一端与第二套管户内侧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墙体与第一支撑过渡筒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套管中心导体套装在第二套管和第二支撑过渡筒内的中心处,其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套管的户外侧套管端盖上,另一端与第二盆式绝缘子触头滑动连接,盆式绝缘子设置在第一支撑过渡筒与第二支撑过渡筒之间,并分别与两个盆式绝缘子触头连接;此外,交流穿墙套管内填充有混合气体,作为绝缘介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混合气体为六氟化硫和氮气,其中,六氟化硫气体的体积比例为20~70%,其余部分为氮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运输单位还包括套装在第一套管内的第一内部屏蔽筒,且第一内部屏蔽筒靠近第一套管户内侧一端,第二运输单位还包括套装在第二套管内的第二内部屏蔽筒,且第二内部屏蔽筒靠近第二套管户内侧一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该交流穿墙套管还包括穿墙套管支撑,其设置在第二支撑过渡筒底部与墙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支撑过渡筒和第二支撑过渡筒上还设置有密度计和防爆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运输单位还包括第一支撑运输盖板,第二运输单位还包括第二支撑运输盖板;其中,

运输状态时,第一运输单位和第二运输单位分别设置在墙体的两侧,第一支撑过渡筒的一端与第一套管户内侧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运输盖板连接,第一套管中心导体套装在第一套管和第一支撑过渡筒内的中心处,其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管的户外侧套管端盖上,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运输盖板的中心处连接;

第二支撑过渡筒的一端与第二套管户内侧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运输盖板连接,第二套管中心导体套装在第二套管和第二支撑过渡筒内的中心处,其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套管的户外侧套管端盖上,另一端与第二盆式绝缘子触头滑动连接,盆式绝缘子设置在第一支撑过渡筒与第二支撑运输盖板之间,并分别与两个盆式绝缘子触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运输单位还包括套装在第一套管内的第一内部屏蔽筒,且第一内部屏蔽筒靠近第一套管户内侧一端,第二运输单位还包括套装在第二套管内的第二内部屏蔽筒,且第二内部屏蔽筒靠近第二套管户内侧一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合气体绝缘金属密封结构的交流穿墙套管,包括套管以及安装在该套管内的中心导体,所述中心导体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管户外侧套管端盖上,另一端与盆式绝缘子滑动连接。通过盆式绝缘子与中心导体的连接,使得中心导体两端均有支撑。此外,设计有带支撑结构的过渡筒,用于套管的穿墙固定。并且,使用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气体作为绝缘介质,从而减少六氟化硫气体用量。

进一步,通过在套管内设有屏蔽筒,进而能够改善内部的电场分布。

进一步,带套筒的支撑运输盖板可以保证在运输时中心导体不需要拆下,安装简便。

进一步,在支撑过渡筒上可以设置气体密度计和防爆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气体绝缘金属密封结构的交流穿墙套管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交流穿墙套管的第一运输单元的运输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交流穿墙套管的第二运输单元的运输状态图。

图示:1-第一套管,2-第一套管中心导体,3-第一内部屏蔽筒,4-第一支撑过渡筒,5-盆式绝缘子,6-第二支撑过渡筒,7-第二内部屏蔽筒,8-第二套管, 9-第二套管中心导体,10-第一盆式绝缘子触头,11-穿墙套管支撑,12-第二盆式绝缘子触头,13-第一运输盖板,14-第二运输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合气体绝缘金属密封结构的交流穿墙套管,包括第一运输单位和第二运输单位,第一运输单位包括第一套鉴定1、第一套管中心导体2、第一内部屏蔽筒3、第一支撑过渡筒4和第一盆式绝缘子触头10,第二运输单位包括盆式绝缘子5、第二支撑过渡筒6、第二内部屏蔽筒 7、第二套管8、第二套管中心导体9和第二盆式绝缘子触头12。

其中,第二套管8通过第二支撑过渡筒6固定在墙壁上,穿墙套管支撑11 用于加强第二支撑过渡筒6的支撑作用,第一支撑过渡筒4通过第一盆式绝缘子5与第二支撑过渡筒6进行连接,第一套管1固定在第一支撑过渡筒4上,第一套管中心导体2与第二套管中心导体9分别与第一盆式绝缘子触头10及第二盆式绝缘子触头12连接并进一步与第一盆式绝缘子5进行连接。第一内部屏蔽筒3安装在第一套管1内侧上,第二内部屏蔽筒7安装在第二套管8内侧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穿墙套管解体为两部分。使用带导体支撑的第一运输盖板13支撑第一套管中心导体2,使得第一套管中心导体2无须拆除就可以运输和储存。第二套管8、第二支撑过渡筒6、盆式绝缘子 5和第二套管中心导体9固定在一起,使用第二运输盖板14盖上后就可以运输和储存。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如下:

(1)通过盆式绝缘子5起到支撑第一套管中心导体2和第二套管中心导体 9的作用,确保在穿墙套管很长,中心导体过长的情况下,避免中心导体自重引起的下垂情况,避免由于中心导体挠度的增大引起的穿墙导体内部场强集中的情况。同时第一内部屏蔽筒3和第二内部屏蔽筒7极大地改善了套管内部的电场分布,降低了电场强度。

(2)实际运输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做到模块化整体运输,现场进行模块化安装,有效的减小现场安装的工作量。第一套管1、第一套管中心导体2、第一支撑过渡筒4和第一盆式绝缘子触头10整体运输,组成第一运输单元;第二套管8、第二套管中心导体9、第二支撑过渡筒6、盆式绝缘子5和第二盆式绝缘子触头12整体运输,组成第二运输单元。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支撑过渡筒6,在筒子的一侧法兰处设计安装结构。在安装中首先将第二运输单元使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上,然后将第一运输单元与第二运输单元对接即完成安装。现场安装便利,并能有效保证穿墙套管安装的水平度。

(4)内充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气体作为绝缘介质,极大地减少了六氟化硫的使用量。六氟化硫是一种非常难以分解的温室气体,减少使用量有极大的环保意义。六氟化硫气体的比例为20~70%,混合气体的其余部分为氮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