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定子嵌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5050发布日期:2018-11-16 23:0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加工设备领域,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定子嵌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机生产行业,过去对定子嵌线主要采用的是手工嵌线和全自动机械化嵌线,其中,全自动机械化嵌线生产效率高,但其设备价格昂贵、成本非常高,而且只适合针对大批量单一产品进行制作,不适合国内占多数的中小电机生产企业使用,因而,在该类企业中,普遍使用的还是纯手工嵌线,但是,纯手工嵌线其工作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容易对漆包线造成伤害,产品质量难于控制。

目前市场上具有一款公开号为CN 201774405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定子嵌线机,其虽然能够较好的解决以上的技术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转动手柄,然后手柄带动绕线模向下,将绕线模送入到设定的位置,然后通过下控制杆控制带动刀片活动,刀片迫使铜线脱离绕线模进入到定子槽中,在操作下控制杆的时候,手柄受到拉簧的作用而具有往回转动的趋势,此时就同时还需要工人一手把持住手柄,再对下控制杆进行操作,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操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定子嵌线装置,旨在解决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定子嵌线装置,包括底板、主杆、手柄、拉簧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主杆的绕线模,所述手柄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主杆,所述绕线模上端铰接于所述手柄的中部,转动所述手柄可带动所述绕线模竖直活动,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主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的一侧连接,所述主杆上还铰接有定位杆,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定位结构,当所述手柄带动所述绕线模到达设定位置时,所述定位杆的通过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并固定所述手柄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杆铰接,另一端呈L形,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开设于所述手柄上,当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定位槽中时,所述定位杆、所述主杆以及所述手柄形成封闭的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上还开设有长条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定位槽相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限位槽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定位槽中时,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定位槽所在的直线上,且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转动轨迹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手柄转动轨迹所在的平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的中部与所述定位槽相通,所述限位槽的两端均为封闭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上设置有U字形的限位体,所述限位体的两端均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并与手柄之间形成封闭的开口,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开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防脱体,所述防脱体与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相垂直,且所述防脱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体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定子嵌线装置,在绕线的时候,首先是转动手柄,手柄带动绕线模向下并进入到定子中,然后转动定位杆,定位杆通过定位结构将手柄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操作者就能够放开手进行后续的操作,使得后续操作简单方便;同时由于定位杆能够 稳定的将手柄的位置固定住,如此后续操作的稳定性也可以得到保证,防止了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手柄反弹的情况,实用性强;定子嵌线完成后定位杆与手柄分离,在拉簧的作用下手柄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转动定位杆使得定位杆竖直,如此放取定子的操作能够正常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便于操作的定子嵌线装置一实施例待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便于操作的定子嵌线装置一实施例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一种便于操作的定子嵌线装置一实施例待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一种便于操作的定子嵌线装置一实施例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主杆;3、手柄;4、拉簧;5、绕线模;6、定位杆;7、定位槽;8、限位槽;9、限位体;10、防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定子嵌线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实施例1

一种便于操作的定子嵌线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板1、主杆2、手柄3、拉簧4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主杆2的绕线模5,所述手柄3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主杆2,所述绕线模5上端铰接于所述手柄3的中部,转动所述手柄3可带动所述绕线模5竖直活动,所述拉簧4的一端与所述主杆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3的一侧连接,所述主杆2上还铰接有定位杆6,所述手柄3上设置有定位结构,当所述手柄3带动所述绕线模5到达设定位置时,所述定位杆6的通过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手柄3固定连接,并固定所述手柄3的位置。

所述定位杆6的一端与所述主杆2铰接,另一端呈L形,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槽7,所述定位槽7开设于所述手柄3上,当所述定位杆6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定位槽7中时,所述定位杆6、所述主杆2以及所述手柄3形成封闭的三角形。

所述手柄3上还开设有长条形的限位槽8,所述限位槽8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手柄3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限位槽8与所述定位槽7相通。

所述定位槽7与所述限位槽8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所述定位杆6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定位槽7中时,所述定位杆6的一端位于所述定位槽7所在的直线上,且所述定位槽7位于所述定位杆6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8之间。

所述定位杆6转动轨迹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手柄3转动轨迹所在的平面平行。

所述限位槽8的中部与所述定位槽7相通,所述限位槽8的两端均为封闭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定子嵌线装置,在对定子进行嵌线的时候,首先是转动手柄3,手柄3带动绕线模5向下转动,直到绕线模5进入到定子中,然后转动定位杆6,定位杆6的另一端在限位槽8中活动,直到定位杆6的另一端到达定位槽7处,然后将定位杆6的另一端与定位槽7结合,其中手柄3为具有小弹性的钢制材料,如此绕线模5到达合适的位置之后,通过人工向下拉动的作用使得手柄3发生轻微的形变,定位杆6另一端到达定位槽7处时,人工放开拉力,然后手柄3在弹性回复的作用下反弹,同时定位杆6的另一端插入到定位槽7中,此时定位杆6、主杆2以及手柄3形成封闭的三角形,同时定位槽7位于定位杆6的一端与手柄3之间,因此定位杆6与手柄3能够稳定的连接,此时操作者就能够放开对手柄3的位置固定,从而进行后续的操作,由于不需要持续的把持住手柄3的位置,因此使得操作更为简单方便;同时由于手柄3的位置稳定性能够较好的保持,如此后续操作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失误等,操作稳定性高。

其中定位杆6的转动轨迹所在的平面与手柄3的转动轨迹所在的平面相平行,同时定位杆6的另一端为L形持续位于限位槽8中,如此在转动手柄3的时候,手柄3通过其限位槽8就能够直接带动定位杆6转动,而不需要单独的再转动定位杆6,操作更为简单。

固定住手柄3之后,定位杆6与主杆2连接的一端在定位槽7所在的直线上,因此定位杆6与手柄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证。二限位槽8的两端都是封闭的,如此就能够防止定位杆6与手柄3分离,同时也可以防止手柄3转动程度过大,对手柄3起到一个终止和限位的作用。

实施例2

一种便于操作的定子嵌线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手柄3上设置有U字形的弹性限位体9,所述限位体9的两端均与所述手柄3固定连接,并与手柄3之间形成封闭的开口,所述定位槽7与所述开口相通。

所述定位杆6的另一端设置有防脱体10,所述防脱体10与所述定位杆6的另一端相垂直,且所述防脱体10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杆6的一端位于所述限位体9的两侧。

定位杆6的另一端是穿过了限位体9和手柄3之间的开口,如此通过限位体9和手柄3也可以直接带动定位杆6进行转动,而不需要手动操作定位杆6;同时,防脱体10抵触在手柄3背离定位杆6一端的一侧,如此通过防脱体10就能够较好的防止定位杆6与手柄3之间发生分离,实用性强;同时由于在加工定位槽7时只需在定位槽7侧部开口即可,加工难度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