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范围集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0164发布日期:2018-12-25 20:43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范围集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范围集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仅可以节约日益枯竭的常规能源,缓解严峻的资源短缺问题,而且还可以减少污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众多的太阳能利用技术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实现了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最方便的利用方式,它具有运行安全可靠、无需燃料、无噪声、无污染、可就地利用、使用维护方便、规模可大可小等优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整个社会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技术中,对水利、风力以及太阳能均开发出了相应的发电方式,很好的利用了环保清洁的新能源,降低了传统发电方式对环境的破坏,更好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还需要不断的突破现有技术,完成对新的新能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现有技术中的光伏发电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些弊端,如:光伏板的光采集面积较小,无法对大范围进行集光投射,导致光伏板光采集太过单一,只能通过直射的方式进行采集光使用,导致转化电使用量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光伏板上的固体光伏电池对应设有集光板,通过集光板上的凹槽将采集光投射至光伏板上收集转化电使用,能够实现大范围的光转化电使用,集光效果好的大范围集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范围集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板,罩设于光伏板表面的集光板,所述光伏板的四边倾斜朝外延伸有采光板,所述光伏板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内的若干个固体光伏电池,所述若干个固体光伏电池相互串连形成光伏板,所述集光板对应固体光伏电池一面设有散光凹槽,背离散光凹槽一面开设有与散光凹槽一一对应的集光凹槽,所述散光凹槽与集光凹槽均为圆弧形状设置,且圆弧直径相同。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采光板设有四块固定均布于框架四边,其与光伏板之间倾斜的角度范围在30°~60°。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采光板对应光伏板一面为白板反光面或镜面。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框架背离采光板一面设有与光伏板贴合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背离光伏板一面设有散热槽,与光伏板贴合一面设有导热胶。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集光板为透明玻璃板,所述集光板与散光凹槽和集光凹槽一体成型。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光凹槽和集光凹槽的圆弧直径小于固体光伏电池的宽度。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控制器与光伏板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固体光伏电池将光采集转化电通过控制器转化至蓄电池储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方面,设有光伏板,通过光伏板对光采集转化电使用,采集效果好,转化电使用量大,罩设于光伏板表面的集光板,通过集光板在使用时可对光集中折射至光伏板上进行采集,光采集效果好,提高采光范围;第二方面,所述光伏板的四边倾斜朝外延伸有采光板,通过采光板将太阳照射的光进行采集折射至光伏板上,提高光伏板的光吸收和电转化量;第三方面,所述光伏板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内的若干个固体光伏电池,通过框架起到固定安装作用,通过固体光伏电池采集光转化电使用,光转化效果好,转化电使用量大,所述若干个固体光伏电池相互串连形成光伏板,可便于大面积采集光转化电使用;第四方面,所述集光板对应固体光伏电池一面设有散光凹槽,背离散光凹槽一面开设有与散光凹槽一一对应的集光凹槽,所述散光凹槽与集光凹槽均为圆弧形状设置,且圆弧直径相同,在使用中,太阳光将从集光板的上部投射,通过集光凹槽将光采集通过散光凹槽将光散射至光伏板上进行收集转化电使用,能够更进一步的提高对光的收集及投射,光转化电使用量大。

本实用新型中,在光伏板上的固体光伏电池对应设有集光板,通过集光板上的凹槽将采集光投射至光伏板上收集转化电使用,能够实现大范围的光转化电使用,集光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光伏发电系统100、光伏板110、框架111、固体光伏电池 112、集光板120、散光凹槽121、集光凹槽122、采光板130、散热板140、散热槽141、导热胶142、控制器150、蓄电池1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俯视图、剖面图和电连接示意图。

一种大范围集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100,包括光伏板110,罩设于光伏板 110表面的集光板120,所述光伏板110的四边倾斜朝外延伸有采光板130,所述光伏板110包括框架111,设置于框架111内的若干个固体光伏电池112,所述若干个固体光伏电池112相互串连形成光伏板110,所述集光板120对应固体光伏电池112一面设有散光凹槽121,背离散光凹槽121一面开设有与散光凹槽 121一一对应的集光凹槽122,所述散光凹槽121与集光凹槽122均为圆弧形状设置,且圆弧直径相同。

采光板130设有四块固定均布于框架111四边,其与光伏板110之间倾斜的角度范围在30°~60°,采光板130与光伏板110之间的角度优选为45°,能够保证采光板130准确的将光投射至光伏板110上,能够提高集光效果和提高光伏板110的光转化电使用。

采光板130对应光伏板110一面为白板反光面或镜面,通过反光面对光起到反光折射作用,优选为白板使用,能够保证光伏板110持续的接收光转化电使用。

框架111背离采光板130一面设有与光伏板110贴合的散热板140,所述散热板140背离光伏板110一面设有散热槽141,与光伏板110贴合一面设有导热胶142,在折射光和集光板120所采集的光投射到光伏板110使用时,通过散热板140可加强光伏板110的散热效果,同时导热胶142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板 140的散热效果,提高光转化电使用量。

集光板120为透明玻璃板,所述集光板120与散光凹槽121和集光凹槽122 一体成型,采用一体成型的玻璃集光板120,能够更快的将光投射至光伏板110 上采集使用,且玻璃透光效果好,双凹槽能够更大范围的采光,光采集效果好,提高电量转化效果。

散光凹槽121和集光凹槽122的圆弧直径小于固体光伏电池112的宽度,可便于激光凹槽收集光后通过散光凹槽121投射至固体光伏电池112上光转化电使用,采集效果好,提高光转化电的使用量。

还包括控制器150和蓄电池160,所述控制器150与光伏板110和蓄电池 160电连接;所述固体光伏电池112将光采集转化电通过控制器150转化至蓄电池160储存,通过蓄电池160进行储存电使用,可直接连接负载或连接逆变器转化电压使用,光转化电使用量大。

第一方面,设有光伏板110,通过光伏板110对光采集转化电使用,采集效果好,转化电使用量大,罩设于光伏板110表面的集光板120,通过集光板120 在使用时可对光集中折射至光伏板110上进行采集,光采集效果好,提高采光范围;第二方面,所述光伏板110的四边倾斜朝外延伸有采光板130,通过采光板130将太阳照射的光进行采集折射至光伏板110上,提高光伏板110的光吸收和电转化量;第三方面,所述光伏板110包括框架111,设置于框架111内的若干个固体光伏电池112,通过框架111起到固定安装作用,通过固体光伏电池 112采集光转化电使用,光转化效果好,转化电使用量大,所述若干个固体光伏电池112相互串连形成光伏板110,可便于大面积采集光转化电使用;第四方面,所述集光板120对应固体光伏电池112一面设有散光凹槽121,背离散光凹槽 121一面开设有与散光凹槽121一一对应的集光凹槽122,所述散光凹槽121与集光凹槽122均为圆弧形状设置,且圆弧直径相同,在使用中,太阳光将从集光板120的上部投射,通过集光凹槽将光采集通过散光凹槽121将光散射至光伏板110上进行收集转化电使用,能够更进一步的提高对光的收集及投射,光转化电使用量大。

本实用新型中,在光伏板110上的固体光伏电池112对应设有集光板120,通过集光板120上的凹槽将采集光投射至光伏板110上收集转化电使用,能够实现大范围的光转化电使用,集光效果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