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上的后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8697发布日期:2018-11-13 22:4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上的后端盖。



背景技术:

电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其核心包括定子、转子、主轴,在进行组装电机时还需要外壳以及端盖来对定子转子进行保护,且为了使电机的使用寿命增加,还需要在电机上安装散热装置,目前用的最多的是风扇散热,为了使散热效果更好,目前都开始尝试采用风机与主轴进行分开来,即使主轴不在与风扇进行同轴转动,而是采用将独立的风机固定在电机的后端盖上,但是由于风机是独立工作,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在长时间工作后可能会导致端盖与电机外壳连接的螺栓松动,导致后端盖整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上的后端盖,其具有防止后端盖脱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机上的后端盖,包括端盖本体、位于端盖本体一侧的承载盖、固定在承载盖上的承载圆柱,所述端盖本体的边缘位置均匀设有若干个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螺纹孔,所述放置块位于第二螺纹孔的两侧铰接有两个L型板,两个所述L型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将两个翻转的L型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内将端盖与电机外壳连接在一起后,在翻转两个L型板,使L型板分别压住螺栓,再通过两个固定将将L型板固接在一起,从而防止了在工作时因为巨大振动导致的螺栓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分别为弹性钢与挂环,所述弹性钢固定在其中一个L型板上,所述挂环固定在另一个L型板上,所述弹性钢钩在挂环上将两个L型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弹性钢钩在挂环上将两个L型板固接,且弹性钢具有弹性,使固定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块的数量为八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端盖与电机外壳的连接更为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本体的边缘靠近放置块处均设有通风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是独立的风机,所以风机与端盖之间没有通风口,风机的风是向两侧吹的,通过通风槽可将风力吹到电机外壳的表面,从而可以作为一个散热板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盖上设有贯穿的通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在端盖上的风机是独立的操作系统,所以需要通入电后才能工作,通线孔可供电线穿过从而提供给风机和电机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盖呈圆锥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定子转子比较好配合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本体由ADC12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切削加工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两个L型板可将连接端盖与电机外壳的螺栓压住,防止工作时振动导致脱落;

2、便于操作,且固定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与电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放置块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与电机外壳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图7中D的放大图。

图中,1、端盖本体;2、承载盖;21、圆孔;22、通线孔;3、承载圆柱;4、放置槽;5、第一螺纹孔;6、压紧板;61、定位槽;7、螺钉;8、弧形槽;9、放置块;10、第二螺纹孔;11、电机外壳;12、弹性钢;13、挂环;14、L型板;15、风机;16、通风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机上与风机连接的后端盖,如图1所示,包括端盖本体1,端盖本体1的一侧固定有呈圆锥形的承载盖2,承载盖2上设有与承载盖2同圆心的承载圆柱3,且承载盖2上还设有供主轴穿插过的圆孔21,承载圆柱3内可放置轴承从而对轴承起一个支撑的作用。在承载盖2上还设有一个贯穿承载盖2的通线孔22,由于风机15是独立的操作系统,所以需要通入电后才能工作,通线孔22可供电线穿从而提供给风机15和电机动力。端盖本体1由ADC12制成,使端盖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切削加工性。

如图1、2所示,在端盖本体1的边缘位置均匀设有四个放置槽4,即每个相邻的两个放置槽4的中心与端盖本体1的中心连线均呈直角,每个放置槽4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螺纹孔5,通过第一螺纹孔5可与风机15进行固接,且均匀设置在端盖本体1的边缘位置处,这样在与风机15连接时使得风机15更为稳定,由于风机15在工作时会振动,而放置槽4可以防止螺栓在工作时晃动。

如图3、4所示,位于放置槽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压紧板6,压紧板6通过螺钉7与端盖本体1连接,当风机15与端盖本体1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后,此时转动压紧板6使其压住的螺栓的顶端,此时在通过另一个螺钉7使压紧板6的另一侧与端盖本体1固接在一起,从而限制了压紧板6的转动,这样可以通过压紧板6将连接端盖本体1与风机15的螺栓压紧,防止风机15转动时剧烈的振动时螺栓脱落,压紧板6上面向螺栓的面上还设有定位槽61,在压紧螺栓的同时使其放置到定位槽61内,进一步加强了固定效果。且位于端盖本体1上靠近放置槽4处还均匀设有四个弧形槽8,当需要取下风机15时,手指可以伸入一部分将风机15与端盖本体1分离。

如图5、6所示,在端盖本体1的边缘位置均匀设有八个放置块9,放置块9的中心位置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螺纹孔10,通过第二螺纹孔10可与电机外壳11进行固接,且八个第二螺纹孔10进一步增加了固定效果,每个放置块9上位于第二螺纹孔10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一个L型板14,其中位于一个L型板14上固定有弹性钢12,位于另一个的L型板14上固定有挂环13。

如图7、8所示,首先通过螺栓使端盖本体1与电机外壳11连接后,此时再使两个L型板14翻转上去,并使弹性钢12钩在挂环13上,此时便可通过两个L型板14将螺栓压住,这样便可以防止螺栓由于长时间使用后松动脱落。且端盖本体1的边缘靠近放置块9处均设有通风槽16,由于是独立的风机,所以风机与端盖之间没有通风口,风机的风是向两侧吹的,通过通风槽可将风力吹到电机外壳的表面,从而可以作为一个散热板使用。

具体实施过程:首先通过第二螺纹孔10使端盖本体1与电机外壳11连接,此时再使两个L型板14翻转上,使两个L型板14压住连接端盖本体1与电机外壳11的螺栓,再将弹性钢12钩在挂环13上,此时便可以防止因为电机的工作导致螺栓脱落,之后再通过第一螺纹孔5使端盖本体1与风机15连接,此时再转动压紧板6使其压住连接端盖本体1与风机15,通过螺钉7将压紧板6的两侧固定,此时便可以防止端盖本体1与风机15脱离。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