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8684发布日期:2018-11-13 22:47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行业,尤其涉及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直流电机具有效率高、调速性能好等显著优点,但由于传统的直流电机采用电刷换向,机械摩擦会造成一定的噪音、火花和电磁干扰,更为重要的是会减少电机使用寿命。为提高电机性能,采用电子换向技术代替机械换向,无刷直流电机便应运而生,而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便是其中一种。

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指在定子上安装绕组,而永磁体磁环与转子外壳粘接在一处安装在定子之外,形成转子在外定子在内的结构。当绕组内通入电流后产生的交变磁场与永磁体磁场相互作用使转子转动。当转子的磁场位置变化后由传感器感应位置信号并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绕组电流通断状态,实现预期的转向控制和力矩输出。

在结构方面,如图1所示,传统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结构是将转轴100压入铜套200中后再与转子外壳300进行铆接固定。这种结构的缺陷之处在于会增加电机的零件数量,提高电机的制造成本,同时用通过铆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很可能对转轴的同心度造成影响,不利于电机高速平稳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运行平稳地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包括转轴和外壳,还包括套设在转轴上的注塑体,所述外壳通过所述注塑体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材质为镀锌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注塑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注塑体外周壁上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外壳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绕注塑体的中心轴均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呈三角块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减少了原有的铜套零件以及压入和铆接铜套的过程,降低了电机成本;通过模具将转轴和转子外壳固定好后直接进行注塑形成注塑体,很好的保证了转轴的同心度,有利于电机的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中外壳与转轴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中外壳与转轴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转轴;

2、外壳;

3、注塑体;

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外壳与转轴通过注塑体连接,减少了原有的铜套零件以及压入和铆接铜套的过程,降低了电机成本。

请参照图2,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包括转轴1和外壳2,还包括套设在转轴1上的注塑体3,所述外壳2通过所述注塑体3与所述转轴1固定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减少了原有的铜套零件以及压入和铆接铜套的过程,降低了电机成本;通过模具将转轴和转子外壳固定好后直接进行注塑形成注塑体,很好的保证了转轴的同心度,有利于电机的平稳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2的材质为镀锌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2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注塑体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注塑体与转轴结合面大,有利于提高注塑体与转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注塑体3外周壁上的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与所述外壳2相连。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加强筋有利于提高注塑体与外壳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4注塑成型。

由上述描述可知,加强筋可以在注塑注塑体时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4绕注塑体3的中心轴均布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均布的多个加强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机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4呈三角块状。

由上述描述可知,三角块形状的加强筋结构更稳定。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包括转轴1和外壳2,还包括套设在转轴1上的注塑体3,所述外壳2通过所述注塑体3与所述转轴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的材质为镀锌钢板。

所述外壳2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注塑体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

可选的,还包括设于注塑体3外周壁上的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与所述外壳2相连。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4绕注塑体3的中心轴均布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4注塑成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4呈三角块状。

在制造本实施例的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时,先利用模具将转轴1和转子外壳2固定好后直接进行注塑形成注塑体3,很好的保证了转轴的同心度,同时此结构也足够的牢固和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减少了原有的铜套零件以及压入和铆接铜套的过程,降低了电机成本;通过模具将转轴和转子外壳固定好后直接进行注塑形成注塑体,很好的保证了转轴的同心度,有利于电机的平稳运行;注塑体与转轴结合面大,有利于提高注塑体与转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设置加强筋有利于提高注塑体与外壳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