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能电池、储能设备以及光能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3399发布日期:2019-06-14 23:1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光能电池、储能设备以及光能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能电池、储能设备以及光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太阳的光能具有可再生、环保的特性,所以使用光能供电是一种趋势。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使用光能蓄电并为移动用电设备供电的光能充电装置,这种装置是由光能电池片与储电设备通过层压的方式实现的,即光能电池设置在储电设备的表面,并与储电设备连接,然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使用。

但是,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光能充电装置存在下述缺陷:电池片与储电设备是层压的设置是一体的结构,整体体积过大不利于携带和收纳;且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光能充电装置电容量有限,无法进行扩容,无法适合耗电量高的用电设备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光能电池、储能设备以及光能充电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可拆卸连接、方便携带,以及能够扩容光能充电装置的容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能电池,其包括:

光能电池本体;

多个第一电连接端,多个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光能电池本体的不同侧边,所述第一电连接端用于与设置在储能电池侧边的第二电连接端连接;

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一电连接端的所述光能电池本体的侧边还设置有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用于与设置在储能电池侧边的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光能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端为pin连接端。

优选的,前述的光能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为第一卡扣连接结构;

或,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为第一磁性连接结构。

优选的,前述的光能电池,其中所述光能电池本体的形状为正多边形;

其中,正多边形的所述光能电池本体的每个侧边均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端和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储能设备,其包括:

储能电池;

多个第二电连接端,多个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的不同侧边,用于与光能电池的第一电连接端连接;

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电连接端的所述储能电池的侧边还设置有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用于与光能电池的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储能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电连接端为能够与光能电池的第一电连接端连接的pin连接端。

优选的,前述的储能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为第二卡扣连接结构;

或,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为第二磁性连接结构。

优选的,前述的储能设备,其中所述储能电池的形状为与所述光能电池形状相同的正多边形;

其中,正多边形的所述储能电池的每个侧边均设置有第二电连接端和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能充电装置,其包括:

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个光能电池,和至少一个储能设备;

所述光能电池包括:光能电池本体;

多个第一电连接端,多个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光能电池本体的不同侧边;

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一电连接端的所述光能电池本体的侧边还设置有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

所述储能设备包括:储能电池;

多个第二电连接端,多个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的不同侧边,用于与光能电池的第一电连接端连接;

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电连接端的所述储能电池的侧边还设置有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用于与光能电池的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光能充电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光能电池与至少一个所述储能设备呈矩阵的排布方式连接。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光能电池、储能设备以及光能充电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光能电池本体的侧边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端和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以及储能设备的侧边设置有第二电连接端和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上述结构使光能电池与储能设备能够可拆卸的电连接在一起,这样由二者构成的光能充电装置能够拆卸和组合,进而达到便于携带和便于收纳的效果;此外,设置在光能电池本体不同侧边的第一电连接端和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均为多个,设置在储能电池不同侧边的第二电连接端和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也为多个,这样由光能电池和储能设备组成光能充电装置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一个或多个光能电池与一个或多个储能设备连接在一起,进而达到能够对光能充电装置进行扩容的技术效果,使光能充电装置满足对不同用电设备的供电。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能电池是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是一种清洁能源,且光能电池能够随时随地的为储能设备进行充电,使光能充电装置能够方便的补充电能,使用户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光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光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储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储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光能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光能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1、光能电池 11、光能电池本体 12、第一电连接端 13、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 2、储能设备 21、储能电池 22、第二电连接端 23、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能电池、储能设备以及光能充电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光能电池1,其包括:光能电池本体11和多个第一电连接端12;多个所述第一电连接端12分别设置在所述光能电池本体11的不同侧边;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一电连接端 12的所述光能电池本体11的侧边还设置有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13。

具体的,光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电池”或“太阳能芯片”,是利用太阳光或者其它光照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光能电池只要被满足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到,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在物理学上称为太阳能光伏(Photovoltaic,缩写为PV),简称光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可参考上述介绍,光能电池本体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任何形状的片体,例如为矩形,光能电池本体可以具有多个侧边,该侧边为不遮挡光能电池本体感光面的侧边,光能电池本体的整个侧边可以设置包裹支撑结构,例如框体。多个第一电连接端需要分别设置在光能电池本体的不同侧边,并且需要与光能电池的光电半导体薄片的电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一电连接端的数量可以与光能电池本体的侧边数量相同,也可以少于光能电池本体侧边的数量;第一电连接端可以为能够实现电连接的任何电连接端;其中两个第一电连接端之间可以进行电连接。多个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需要分别设置在具有第一电连接端的光能电池本体侧边上,即一个光能电池本体侧边上的第一电连接端与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组成一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光能电池本体的侧边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端和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上述结构使相邻两个光能电池能够可拆卸的电连接,即可以根据供电量的需要将多个光能电池连接在一起,且光能电池能够与储能设备可拆卸的电连接在一起,这样由二者构成的光能充电装置能够拆卸和组合,进而达到便于携带和便于收纳的效果。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端12为pin连接端。

具体的,第一电连接端可以为能够进行电连接的任何连接端,例如USB 连接端;但最佳的为pin连接端,因为pin连接端不仅连接精度高,其连接的时候还可以不分公头和母头,使第一电连接端的设置更加方便。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13为第一卡扣连接结构;或,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13为第一磁性连接结构。

具体的,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为快速卡接接头,或者为卡接块、卡接槽;其中,较佳的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为第一磁性连接结构,即可以为磁铁;此外,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还可以为具有一定粘度的粘结部件,也可以是魔术贴。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光能电池本体11的形状为正多边形;其中,正多边形的所述光能电池本体11的每个侧边均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端12和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13。

具体的,由于功能特性决定了光能电池本体整体呈片状,所以为了使光能电池与储能设备连接时,不会被储能设备所遮挡,以及便于光能电池之间的扩展连接,以及便于光能电池与储能设备之间的扩展连接,最好将光能电池本体设置为正多边形,例如正方形、正三角形或者六边形,并将正多边形结构的光能电池本体的每个侧边均设置第一电连接端和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这样能够实现多个光能电池本体之间的无缝连接,以及实现与储能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进而节省连接位置处的空余空间,减小连接后的整体体积。其中,在光能电池本体的一个侧边上,第一电连接端最好设置在该侧边的中心位置,第一可拆卸连接端最好设置在第一电连接端的两侧,即一个侧边上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最好是两个,这样当相邻两个光能电池连接或者光能电池与储能设备连接时,设置在第一电连接端两侧的两个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能够使连接更稳固。

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光能电池本体11还可以设置为长方形,然后将相对的两个侧边设置第一电连接端12,并在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端12的光能电池本体11的侧边设置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这样两个或多个光能电池本体11可以实现依次的连接,即连接成一长条,还可以是光能电池本体11与储能设备依次的连接构成一长条,使由光能电池和储能设备构成的光能充电装置便于握持,使用时更加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出一种储能设备2,其包括:储能电池21和多个第二电连接端22;多个所述第二电连接端22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21的不同侧边,用于与光能电池的第一电连接端连接;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电连接端22的所述储能电池21的侧边还设置有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23,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23用于与光能电池的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

具体的,储能电池是能够反复充放电的蓄电池,其可以是锂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者铅酸电池等;储能电池的电容量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要进行具体的设定;储能电池的外形结构最好与实施例一中的光能电池相同,或者与光能电池的外形相匹配,以保证二者能够良好的连接;另外,储能电池还要设置电连接输出端和电连接输出端。多个第二电连接端需要分别设置在储能电池的不同侧边,例如当储能电池的形状为正方形片体时,第二电连接端可以设置在储能电池的四个侧边上;其中第二电连接端的数量可以等于储能电池侧边的数量,也可以少于储能电池侧边的数量;第二电连接端需要能够与实施例一中光能电池的第一电连接端连接,同时第二电连接端也要能够与第二电连接端连接,即两个储能电池能够通过第二电连接端进行连接;其中第二电连接端最佳的结构为pin连接端。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设置的位置需要与第二电连接端配合,即每个设置有第二电连接端的储能电池的侧边均设置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两个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之间需要能够可拆卸连接,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需要能够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例如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是磁性部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储能设备的侧边设置有第二电连接端和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上述结构使相邻两个储能设备能够可拆卸的电连接,即可以根据储电量的需要将多个储能设备连接在一起,且储能设备够与光能电池可拆卸的电连接在一起,这样由二者构成能够的光能充电装置能够拆卸和组合,进而达到便于携带和便于收纳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连接多个储能设备对由光能电池和储能设备组成的光能充电装置进行扩容。

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23为能够与实施例一中第一卡扣连接结构连接的第二卡扣连接结构;或,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23为能够与实施例一中第一磁性连接结构吸持的第二磁性连接结构。

具体的,第二卡扣连接结构可以是与第一卡扣连接结构相适配的快速卡接接头,或者为卡接块、卡接槽;其中,较佳的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为第二磁性连接结构,即可以为磁铁;此外,第二拆卸连接结构还可以为具有一定粘度的粘结部件,也可以是魔术贴。

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储能电池21的形状为与所述光能电池形状相同的正多边形;其中,正多边形的所述储能电池21的每个侧边均设置有第二电连接端22和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23。

具体的,由于光能电池本体整体呈片状,所以为了使储能设备与光能电池连接时,整体平顺性更好,以及连接后的整体形状更加规则,以及便于储能设备之间的扩展连接,以及便于储能设备与光能电池之间的扩展连接,最好将储能电池设置为正多边形,即储能设备为正多边形,且最好与光能电池的形状相同,例如正方形、正三角形或者六边形,并将正多边形结构的储能设备的每个侧边均设置第二电连接端和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这样能够实现多个储能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以及实现与光能电池之间的无缝连接,进而节省连接位置处的空余空间,减小连接后的整体体积。其中,在储能设备的一个侧边上,第而电连接端最好设置在该侧边的中心位置,第二可拆卸连接端最好设置在第二电连接端的两侧,即一个侧边上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最好是两个,这样当相邻两个储能设备连接或者储能设备与光能电池连接时,设置在第二电连接端两侧的两个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能够使连接更稳固。

如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储能电池21还可以设置为长方形,然后将相对的两个侧边设置第二电连接端22,并在设置有第二电连接端22 的储能电池21的侧边设置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这样两个或多个储能电池 21可以实现依次的连接,即连接成一长条,还可以是光能电池本体与储能设备21依次的连接构成一长条,使由光能电池和储能设备构成的光能充电装置便于握持,使用时更加方便。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提出一种光能充电装置,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个光能电池1,和至少一个储能设备2;如图1所示,所述光能电池1包括:光能电池本体11和多个第一电连接端12;多个所述第一电连接端12分别设置在所述光能电池本体11的不同侧边;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一电连接端12的所述光能电池本体11的侧边还设置有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13;如图2所示,所述储能设备2包括:储能电池21和多个第二电连接端22;多个所述第二电连接端22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能电池21 的不同侧边,用于与光能电池的第一电连接端连接;其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电连接端22的所述储能电池21的侧边还设置有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23,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23用于与光能电池的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三中所述的光能电池可直接使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光能电池,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三中所述的储能设备可直接使用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储能设备,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二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光能充电装置是用于为用电设备充电的装置,可以理解为一个光能充电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能充电装置,能够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设置不同数量的储能设备,使光能充电装置具有所需要的蓄电量,使其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用电设备;此外,光能充电装置能够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设置不同数量的光能电池,使光能充电装置具有所需要的充电速度。其中,在具体实施中,光能电池和储能设备能之间的连接为平铺式的侧边依次连接,且在由光能电池和储能设备连接形成的平板结构中,光能电池的分布位置,以及储能设备的分布位置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多个光能电池依次连接之后在与储能电池连接,也可以是多个储能电池依次连接之后在连接光能电池,或者是一个光能电池一个储能电池的这种间隔式的连接,即多个光能电池和多个储能设备之间可以随意连接;其中,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其中五个光能电池1排列成十字形,四个储能设备设置在五个光能电池1的四个角上,进而光能电池1 和储能设备排列成矩阵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图5仅是一种实施过程中的实例,在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光能电池1与储能设备2的分布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光能电池本体的侧边设置有第一电连接端和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以及储能设备的侧边设置有第二电连接端和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上述结构使光能电池与储能设备能够可拆卸的电连接在一起,这样由二者构成的光能充电装置能够拆卸和组合,进而达到便于携带和便于收纳的效果;此外,设置在光能电池本体不同侧边的第一电连接端和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均为多个,设置在储能电池不同侧边的第二电连接端和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也为多个,这样由光能电池和储能设备组成光能充电装置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一个或多个光能电池与一个或多个储能设备连接在一起,进而达到能够对光能充电装置进行扩容的技术效果,使光能充电装置满足对不同用电设备的供电。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能电池是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是一种清洁能源,且光能电池能够随时随地的为储能设备进行充电,使光能充电装置能够方便的补充电能,使用户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如图5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光能电池1与至少一个所述储能设备2呈矩阵的排布方式连接。

具体的,光能电池最好为正多边形的结构,储能设备最好为与光能电池形状相同的结构,然后将二者采用矩阵排布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中在所形成的矩阵中储能设备和光能电池可以任意分布在矩阵的点上;这样所组成光能充电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规整,其组装和扩容也更加方便快捷。

如图6所示,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光能电池1与储能设备2还可以依次连接构成一长条,其中光能电池1与储能设备2在长条中的位置可以任意,图6中所示仅是一种示例。这样长条形的光能充电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蓄电量需要选择连接储能设备的数量,也可以根据蓄电速度选择光能电池的数量,进而使光能充电装置能够更便捷的扩容,以及方便用户握持和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