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蛋机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0399发布日期:2019-02-01 19:36阅读:16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蛋机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蛋机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打蛋机,在进行工作转速的调节时,其驱动电机的转速通常靠机械按键接通驱动电路控制,即打蛋机外表设置的按键数量与电机转速的档位数量对应,按键太多不但影响外观的简洁,而且因为打蛋机表面可分布按键的位置面积太小,对档位的数量造成限制;另外,打蛋机的工作时长需要人工监视,当打蛋机忘记关机时,会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化按键数量的可多档控制、使用安全的打蛋机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打蛋机驱动电路,包括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电容C1,电容C2,电解电容C3,电容C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稳压二极管Z1,升档按键SW1,降档按键SW2,双向可控硅Q1;所述电容C1设置于电源输入端V+与电源输入端V-之间,电源输入端V+与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连接,电解电容C3的负极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还与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电容C4设置于电解电容C3的正极与接地端之间,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与二极管D7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与电源输入端V+电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与还通过电容C2与电机驱动端OUT1电连接,电阻R2设置于电机驱动端OUT1与二极管D6的负极之间,电阻R1设置于电机驱动端OUT1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16之间,电源输入端V+还通过电阻R10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1电连接,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2通过电阻R9与双向可控硅Q1的控制极G电连接,电阻R3设置于双向可控硅Q1的控制极G与双向可控硅Q1的第二电极T2之间,双向可控硅Q1的第一电极T1与电机驱动端OUT1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8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阻R4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3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8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5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4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8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通过电阻R6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5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8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通过电阻R7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6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8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通过电阻R8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7电连接,所述升档按键SW1通过电阻R11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12电连接,所述降档按键SW2通过电阻R12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11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打蛋机驱动电路,不仅电路简单,而且能够通过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控制实现仅靠升档按键SW1及降档按键SW2就能控制打蛋机的转速的多档控制,并且可通过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调节,在打蛋机工作达到设定的时长后,能够自动停止,如设定时长为半小时后自动停机,进行待机状态,从而避免了电能的浪费。设定时长为1小时候自动停机,避免忘记关机,消除安全隐患。发光二极管显示打蛋机的电机对应的转速档位,直观简明。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型号为Atmel8051。Atmel8051集成电路控制模块具有功耗低,稳定性高,能够满足打蛋机工作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打蛋机驱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蛋机驱动电路,包括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电容C1,电容C2,电解电容C3,电容C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稳压二极管Z1,升档按键SW1,降档按键SW2,双向可控硅Q1;所述电容C1设置于电源输入端V+与电源输入端V-之间,电源输入端V+与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连接,电解电容C3的负极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还与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电容C4设置于电解电容C3的正极与接地端之间,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与二极管D7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与电源输入端V+电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与还通过电容C2与电机驱动端OUT1电连接,电阻R2设置于电机驱动端OUT1与二极管D6的负极之间,电阻R1设置于电机驱动端OUT1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16之间,电源输入端V+还通过电阻R10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1电连接,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2通过电阻R9与双向可控硅Q1的控制极G电连接,电阻R3设置于双向可控硅Q1的控制极G与双向可控硅Q1的第二电极T2之间,双向可控硅Q1的第一电极T1与电机驱动端OUT1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8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阻R4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3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8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5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4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8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通过电阻R6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5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8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通过电阻R7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6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8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通过电阻R8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7电连接,所述升档按键SW1通过电阻R11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12电连接,所述降档按键SW2通过电阻R12与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引脚11电连接。

所述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的型号为Atmel8051。

实际进行应用的时候,首先,主电源开关打开通电,电路系统进入待机状态发光二极管D1一档灯闪烁表示没有工作,当升档按键SW1按下的时候发光二极管D1常亮,电机以一档转速转动,二次触动升档按键SW1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亮表示电机以二档转速转动,三次触动升档按键SW1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亮表示电机以三档转速转动,四次触动升档按键SW1,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亮表示电机以四档转速转动,五次触动升档按键SW1,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发光二极管D5亮表示电机以五档转速转动,长按升档按键SW1,档位可一直累加到最高档即第五档,以每秒一次累加。集成电路控制模块U1在工作的时候触动降档按键SW2时档位减档,每触动一次减一档,当减到一档时再触动一次电机停止转动进入待机状态,发光二极管D1闪烁,长按降档按键SW2的时候档位可每秒一次减速到最低档。当机器工作超过30分钟后,电机会停止工作进入待机状态,发光二极管D1闪烁。设定时长为1小时候自动停机,避免忘记关机,消除安全隐患。发光二极管显示打蛋机的电机对应的转速档位,直观简明。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