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无功补偿电容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6373发布日期:2018-12-05 18:59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无功补偿电容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功补偿电容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无功补偿电容柜。



背景技术: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整治电网电能质量,降低线路损耗成为我国一项重点项目,电网中存在数目居多的电机,电机是一感性负载,电机启动及运行时,势必会产生自身的无功损耗和由此带来的供电线路损耗,尤其电机启动时电流较大,对电网造成冲击,同时从电网中吸取大量无功容量,更增加线路损耗,因此电机启动装置加载自身的补偿装置十分必要,但是现在的无功补偿电容柜发热量都很大,都需要散热,但是再添加散热风扇电路会增加电容柜内部的负载,发热量和负载量都会增大,不利于节能也不利于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节能型无功补偿电容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节能型无功补偿电容柜,包括上壳体、装置壳体、底座、支撑柱,所述上壳体上端设置有太阳能光板,所述上壳体下端设置有所述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一侧设置有进线管,所述装置壳体另一侧设置有出线管,所述装置壳体前端设置有第一观察门,所述第一观察门一侧设置有第二观察门,所述第一观察门下端设置有第一箱门,所述第一箱门一侧设置有第二箱门,所述第一观察门前端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一侧设置有锁扣,所述第一箱门前端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一侧设置有拉手,所述装置壳体下端设置有所述底座,所述上壳体后端设置有出风管,所述装置壳体后端设置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前端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第一箱门内侧设置有滤板,所述上壳体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侧设置有风口,所述装置壳体内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前端设置有第一元件板,所述第一元件板前端设置有电流表,所述电流表一侧设置有电压表,所述电压表一侧设置有手控总开,所述手控总开下端设置有自动总开,所述电流表下侧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支撑柱上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侧设置有处理器,所述支撑柱下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元件板下侧设置有第二元件板,所述第二元件板前端设置有多功能保护器,所述多功能保护器一侧设置有互感器,所述多功能保护器下侧设置有分路开关,所述分路开关一侧设置有补偿电容器,所述补偿电容器一侧设置有滤波电容器。

上述结构中,所述处理器型号为MT6516,所述控制器型号为SPC-STW-26A1,所述湿度传感器型号为HM1520,所述温度传感器型号为PT100,所述太阳能光板发电,存储在所述蓄电池内,所述蓄电池供电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散热风扇转动,内部电路结构在工作中发热,所述装置壳体内温度升高以后,内外形成气压差,空气从所述透气孔入,从所述出风管流出,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装置壳体内部环境,当温度和湿度过高时,所述处理器接收到信息,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散热改变风速。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功补偿电容柜的节能效果,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所述散热风扇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太阳能光板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功补偿电容柜的节能效果,所述上壳体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装置壳体,所述太阳能光板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上壳体,所述蓄电池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上壳体,所述进线管通过焊接和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出线管通过焊接和所述上壳体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功补偿电容柜的节能效果,所述第一观察门通过合页连接于所述装置壳体,所述第二观察门通过合页连接于所述装置壳体,所述第一箱门通过合页连接于所述装置壳体,所述第二箱门通过合页连接于所述装置壳体。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功补偿电容柜的节能效果,所述观察窗镶嵌于所述第一观察门,所述锁扣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第一观察门。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功补偿电容柜的节能效果,所述底座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装置壳体,所述金属网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装置壳体,所述散热风扇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装置壳体。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功补偿电容柜的节能效果,所述支撑柱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装置壳体,所述第一元件板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所述第二元件板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支撑柱,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装置壳体,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装置壳体。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同时采用了补偿电容器和滤波电容器,其性能大大优于普通电容器,介质损耗低,体积小,容量大,并且将散热和通风机构独立出来,利用气压差通风,利用太阳能散热,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减少了损耗,提高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节能型无功补偿电容柜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节能型无功补偿电容柜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节能型无功补偿电容柜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节能型无功补偿电容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节能型无功补偿电容柜的第一元件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节能型无功补偿电容柜的第二元件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节能型无功补偿电容柜的散热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节能型无功补偿电容柜的电路结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上壳体;2、太阳能光板;3、进线管;4、出线管;5、第一观察门;6、第二观察门;7、第一箱门;8、第二箱门;9、观察窗;10、锁扣;11、拉手;12、透气孔;13、底座;14、装置壳体;15、出风管;16、金属网;17、蓄电池;18、控制器;19、处理器;20、第一元件板;21、支撑柱;22、温度传感器;23、湿度传感器;24、第二元件板;25、风口;26、散热风扇;27、电流表;28、电压表;29、手控总开;30、自动总开;31、指示灯;32、多功能保护器;33、互感器;34、分路开关;35、补偿电容器;36、滤波电容器;37、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8所示,一种节能型无功补偿电容柜,包括上壳体1、装置壳体14、底座13、支撑柱21,上壳体1上端设置有太阳能光板2,太阳能光板2起发电作用,上壳体1起防尘支撑作用,上壳体1下端设置有装置壳体14,装置壳体14起承载作用,装置壳体14一侧设置有进线管3,进线管3起安装电源线作用,装置壳体14另一侧设置有出线管4,出线管4起安装电源线作用,装置壳体14前端设置有第一观察门5,第一观察门5起观察作用,第一观察门5一侧设置有第二观察门6,第一观察门5下端设置有第一箱门7,第一次箱门起锁闭作用,第一箱门7一侧设置有第二箱门8,第一观察门5前端设置有观察窗9,观察窗9起观察作用,观察窗9一侧设置有锁扣10,锁扣10起锁闭作用,第一箱门7前端设置有透气孔12,透气孔12起透气作用,透气孔12一侧设置有拉手11,拉手11起开合作用,装置壳体14下端设置有底座13,底座13起承载作用,上壳体1后端设置有出风管15,出风管15起出风作用,装置壳体14后端设置有金属网16,金属网16起保护作用,金属网16前端设置有散热风扇26,散热风扇26起散热作用,第一箱门7内侧设置有滤板37,滤板37起防水作用,上壳体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7,蓄电池17起存储电能作用,蓄电池17一侧设置有风口25,风口25起通风作用,装置壳体14内部设置有支撑柱21,支撑柱21起支撑作用,支撑柱21前端设置有第一元件板20,第一元件板20起安装作用,第一元件板20前端设置有电流表27,电流表27起检测电流作用,电流表27一侧设置有电压表28,电压表28起检测电压作用,电压表28一侧设置有手控总开29,手控总开29起手动控制作用,手控总开29下端设置有自动总开30,自动总开30起自动控制作用,电流表27下侧设置有指示灯31,指示灯31起提示作用,支撑柱21上侧设置有控制器18,控制器18起控制作用,控制器18一侧设置有处理器19,处理器19起处理作用,支撑柱21下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2,温度传感器22起检测温度作用,温度传感器22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23,湿度传感器23起检测湿度作用,第一元件板20下侧设置有第二元件板24,第二元件板24起安装作用,第二元件板24前端设置有多功能保护器32,多功能保护器32起保护作用,多功能保护器32一侧设置有互感器33,多功能保护器32下侧设置有分路开关34,分路开关34一侧设置有补偿电容器35,补偿电容器35一侧设置有滤波电容器36。

上述结构中,处理器19型号为MT6516,控制器18型号为SPC-STW-26A1,湿度传感器23型号为HM1520,温度传感器22型号为PT100,太阳能光板2发电,存储在蓄电池17内,蓄电池17供电给控制器18,控制器18控制散热风扇26转动,内部电路结构在工作中发热,装置壳体14内温度升高以后,内外形成气压差,空气从透气孔12入,从出风管15流出,温度传感器22和湿度传感器23实时检测装置壳体14内部环境,当温度和湿度过高时,处理器19接收到信息,处理器19控制控制器18,控制器18控制散热改变风速。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功补偿电容柜的节能效果,温度传感器22通过导线连接于处理器19,湿度传感器23通过导线连接于处理器19,控制器18通过导线连接于处理器19,散热风扇26通过导线连接于控制器18,太阳能光板2通过导线连接于蓄电池17,蓄电池17通过导线连接于控制器18,上壳体1通过螺栓连接于装置壳体14,太阳能光板2通过螺钉连接于上壳体1,蓄电池17通过螺栓连接于上壳体1,进线管3通过焊接和上壳体1连接,出线管4通过焊接和上壳体1连接,第一观察门5通过合页连接于装置壳体14,第二观察门6通过合页连接于装置壳体14,第一箱门7通过合页连接于装置壳体14,第二箱门8通过合页连接于装置壳体14,观察窗9镶嵌于第一观察门5,锁扣10通过螺钉连接于第一观察门5,底座13通过螺栓连接于装置壳体14,金属网16通过螺钉连接于装置壳体14,散热风扇26通过螺钉连接于装置壳体14,支撑柱21通过螺栓连接于装置壳体14,第一元件板20通过螺栓连接于支撑柱21,第二元件板24通过螺栓连接于支撑柱21,温度传感器22通过螺钉连接于装置壳体14,湿度传感器23通过螺钉连接于装置壳体1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