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音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6134发布日期:2019-03-05 17:5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噪音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噪音马达。



背景技术:

根据马达噪音产生机制的不同方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电磁噪音、机械噪音、气动噪音。其中电磁噪音约占5%、机械噪音约占 20%,气动噪音约占75%,课件主要的噪音来源为气动噪音。根据目前频谱量测结果,发现对C-Line马达而言,风场风扇转动频率噪音及宽带紊流噪音为主要噪声源。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马达的噪音调制的方法,其中电动马达是三相的同步马达,所述同步马达利用借助于马达控制设备进行向量调节来驱动,受控系统中得到旋转的电流分量id和iq的实际值,其中id对应于同步马达的磁化电流以及iq对应于同步马达的形成转矩的电流,并且其中将实际值与预设的指令变量(iq_soll,id_soll) 比较,其中实际值与指令变量之间的差经由第一控制器(18)和第一变换级(20)在PWM发电机的占空比中换算为控制变量,以便将实际值 (iq,id)调整到指令变量(iq_soll,id_soll),并且其中根据由测量装置(15)测量并且借助于信号输出端(16)转发到马达控制设备(12) 上的声学状态,将形成磁化电流的电流分量(id)借助于声学控制器 (22,28)匹配于期望的声学状态。本噪音调制方法借助于外界控制设备调控噪音,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低噪音马达,此马达可以降低马达噪音,改善风场风扇转动频率噪音及宽带紊流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低噪音马达,包括框架1,F侧托架2,F侧OB盖3,外扇4,风罩5,L侧托架6,L侧OB盖7,中心轴8,所述F侧托架2,F侧 OB盖3,外扇4,风罩5,L侧托架6,L侧OB盖7共轴,所述F侧托架2,F侧OB盖3,外扇4,L侧托架6,L侧OB盖7穿过中心轴8,所述F侧OB盖3将F侧托架2固定在中心轴8首端上,所述L侧OB 盖7将L侧托架6固定在中心轴8尾端,所述F侧托架2和L侧托架 6分别固定在框架1首尾两端;

所述外扇4穿过中心轴8设置在F侧OB盖3外,所述风罩5设置在外扇4外,所述风罩5固定在F侧托架2上;

所述F侧托架2包括托架表面202,所述托架表面202表面平滑,所述托架表面202边缘处设置圆弧倒角,所述L侧托架6表面平滑。

优选的,所述F侧托架2和L侧托架6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框架 1首尾两端。

优选的,所述F侧托架2包括固定角201,所述框架1、风罩5 通过固定角201与F侧托架2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固定角201正面设有正螺栓孔,所述正螺栓孔与框架1上的螺栓孔对应,所述F侧托架2通过正螺栓孔固定在框架1 上,所述固定角201侧面设有侧螺栓孔,所述侧螺栓孔与风罩5边缘处螺栓孔对应,所述风罩5通过侧螺栓孔固定在F侧托架2上。

优选的,所述外扇4的扇叶的高度为扇叶宽度的1.3-1.4倍。

优选的,所述外扇4的圆弧半径为扇叶宽度的1.4-1.5倍。

优选的,所述中心轴8的外扇4固定台与F侧OB盖3固定台间距为扇叶宽度的0.8-1.0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马达风场流动流线化,减少额外能量损失,提高马达风扇送出风量,并同步达到初步降噪目的;

马达风量得到提升的条件下,缩小马达用风扇尺寸,降低风场内之压力变化,达到进一步降低马达气动噪音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低噪音马达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低噪音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F侧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改进前的F侧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F侧托架;201-固定角;202-托架表面;3-F侧 OB盖;4-外扇;5-风罩;6-L侧托架;7-L侧OB盖;8-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低噪音马达,所述马达包括框架1,F侧托架2,F侧OB盖 3,外扇4,风罩5,L侧托架6,L侧OB盖7,中心轴8,所述F侧托架2,F侧OB盖3,外扇4,风罩5,L侧托架6,L侧OB盖7共轴,所述F侧托架2,F侧OB盖3,外扇4,L侧托架6,L侧OB盖7穿过中心轴8;

所述F侧托架2和L侧托架6设置在框架1两端,所述F侧OB 盖3将F侧托架2固定在中心轴8首端上,所述L侧OB盖7将L侧托架6固定在中心轴8尾端,所述F侧托架2和L侧托架6分别固定在框架1首尾两端。所述F侧托架2和L侧托架6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框架1首尾两端。

所述外扇4穿过中心轴8设置在F侧OB盖3外,所述风罩5设置在外扇4外,所述风罩5固定在F侧托架2上,所述F侧托架2包括托架表面202和固定角201,所述托架表面202表面平滑,所述托架表面202边缘处设置圆弧倒角,所述L侧托架6表面平滑。所述托架表面202不包括散热片,所述固定角201设有4-6个,所述固定角 201正面设有正螺栓孔,所述正螺栓孔与框架1上的螺栓孔对应,所述F侧托架2通过正螺栓孔固定在框架1上,所述固定角201侧面设有侧螺栓孔,所述侧螺栓孔与风罩5边缘处螺栓孔对应,所述风罩5 通过侧螺栓孔固定在F侧托架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扇4的扇叶为5个,所述外扇4的扇叶的高度为扇叶宽度的1.3-1.4倍。所述外扇4的圆弧半径为扇叶宽度的 1.4-1.5倍。缩小常规外扇的尺寸比例,并且加入流线化设计。

本实施例中,L侧托架6不包括散热片。削除侧托架上的散热片,使其对应流动流线化。

如附图4所示,传统的F侧托架附有散热片,散热片使得风量减小,浪费能源,且使得噪声大。

本实施例中,缩短外扇4与F侧托架2之间距离。所述中心轴8 的前端较之传统的中心轴前端缩短。缩短F侧OB盖3在中心轴上的固定点与外扇4在中心轴的固定点之间距离。所述中心轴8的外扇4 固定台与F侧OB盖3固定台间距为扇叶宽度的0.8-1.0倍,使扇体贴近托架,减少扇体与托架间涡流,达到部份降噪之目的。

用噪音测试仪测试本低噪音马达,用噪音测试仪在低噪音马达左右前后四点一定距离内测试噪音在不同频率赫兹情况下,左右前后的噪音都较改进前的噪音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而所附权利要求意在涵盖落入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中的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