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电环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4326发布日期:2019-01-22 23:0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电环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电环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电机的控制器上布满大量的电子元器件,控制器与电机端盖之间需通过隔电环进行绝缘,控制器上功率模块的工作频率较高,功率模块的温升高,故将隔电环设计为开口结构,使功率模块与电机的端盖直接接触,从而进行有效散热。

但上述隔电环还存在以下问题:

控制器采用不同控制方案时,所使用的功率模块的数量和类型均不相同,功率模块的位置及大小也各不同。为保证电气安全距离,以及配合不同功率模块,隔电环的开孔位置及大小要求不同。但现有的隔电环通用性不高,不同控制方案下,需要采用不同的隔电环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这就导致隔电环的数量增加,仓储压力增大;由于不同隔电环之间的差异较小,容易出现混料的情况,员工容易错用;涂导热硅胶时,由于没有限位,导热硅胶容易流到转子上,存在电机卡死、噪声等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隔电环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隔电环通用性差,导热硅胶涂敷过程中导热硅胶容易流到转子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电环组件,包括:

隔电环本体,所述隔电环本体上设置有避让孔;

旋转体,所述旋转体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旋转体与隔电环本体活动连接,使旋转体可相对于隔电环本体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隔电环本体上设置有装配孔,沿所述装配孔设置有凸环。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体活动套设于所述凸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凸环包括:

转轴部,所述旋转体活动套设于转轴部上,可相对于转轴部旋转;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沿装配孔的径向向外凸出;

所述隔电环本体和限位部共同对所述旋转体进行轴向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部和限位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避让孔的数量至少为1个。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的尺寸不小于避让孔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隔电环本体的尺寸大于旋转体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端盖和隔电环组件,所述隔电环组件嵌设在所述端盖内,所述述隔电环组件是上述的隔电环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具有功率模块,所述隔电环本体上的避让孔与所述功率模块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永磁直流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电环本体以及可相对于隔电环本体旋转的旋转体,并根据功率模块的数量,在隔电环本体上设置避让孔,同时,在旋转体上设置限位孔,使本实用新型的隔电环组件通用性强,一个隔电环组件可匹配多个控制器方案,减少仓储压力、降低混料错用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带有限位孔的旋转体,使将隔电环与端盖装配时,本体能够通过限位孔与端盖相对定位连接,从而有效避免隔电环相对端盖晃动,进而保证了本体的功率模块开孔与功率模块的对位准确性,便于工作人员涂抹导热硅胶,保证导热硅胶不流到转子上,降低了电机卡死的风险以及降低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隔电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电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隔电环组件的侧面视图。

图4是本体的正面视图。

图5是本体的侧面视图。

图6是旋转体的正面视图。

图7是旋转体的侧面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使用状态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1-隔电环本体;101-避让孔;2-装配孔;201-凸环;2011-限位部;2012-转轴部;3-旋转体;301-限位孔;30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现有的隔电环结构如图1所示,在隔电环本体1上设置有1个避让孔101,隔电环通过装配孔2安装于端盖内。

现有技术中的隔电环通用性差,导热硅胶涂敷过程中导热硅胶容易流到转子上,本实用新型因此提供一种隔电环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其中,电机包括端盖和隔电环组件,隔电环组件嵌设在端盖内,隔电环组件是下述的隔电环组件。

如图2-3所示,隔电环组件包括隔电环本体1和旋转体3,隔电环本体1和旋转体3为冲制成型或切割成型。隔电环本体1的结构如图4-5所示,其上设置有避让孔101;旋转体3的结构如图6-7所示,其上设置有限位孔301,旋转体3与隔电环本体1活动连接,使旋转体3可相对于隔电环本体1旋转。

具体而言,电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具有功率模块,隔电环本体1上的避让孔101与功率模块对应设置,数量至少与功率模块的数量相同。需要说明的是,避让孔101与功率模块应相吻合,其大小要和功率模块大小保持一致,以保证导热硅胶能够准确覆盖功率模块表面,从而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通过设置隔电环本体以及可相对于隔电环本体旋转的旋转体,并根据功率模块的数量,在隔电环本体上设置避让孔,同时,在旋转体上设置限位孔,使本实用新型的隔电环组件通用性强,一个隔电环组件可匹配多个控制器方案,减少仓储压力、降低混料错用率;通过增设带有限位孔的旋转体,使将隔电环与端盖装配时,本体能够通过限位孔与端盖相对定位连接,从而有效避免隔电环相对端盖晃动,进而保证了本体的功率模块开孔与功率模块的对位准确性,便于工作人员涂抹导热硅胶,保证导热硅胶不流到转子上,降低了电机卡死的风险以及降低噪声。

可选地,电机为永磁直流电机。

可选地,沿隔电环本体1上的装配孔2设置有相对于隔电环本体1平面向外凸出的凸环201,旋转体3活动地套设于该凸环201上。

如图5所示,凸环包括转轴部2012和限位部2011。旋转体3活动套设于转轴部2012上,可相对于转轴部2012旋转;限位部2011沿装配孔2的径向向外凸出。隔电环本体1和限位部2011共同对旋转体3进行轴向限位。

优选地,转轴部2012和限位部2011一体成型,或者转轴部2012、限位部2011和隔电环本体1一体成型。这样有助于降低隔电环组件的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当然,这些部件还可以通过焊接、粘接、卡合等方式连接。

优选地,限位孔301的尺寸不小于避让孔101的尺寸,可保证避让孔101有效露出,并起到涂导热胶时,结构限位,从而保证导热硅胶不会流到转子上,造成电机卡死、噪声等隐患;限位孔301的形状可以是如图2或图6中所示的矩形,也可以是其它任意形状;隔电环本体1的尺寸最好大于旋转体3的尺寸,以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中隔电环本体上避让孔101的数量至少为1个,当避让孔10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避让孔101对应不同控制器方案下的功率模块位置和大小,避让孔101大小需结合端盖等相关零部件尺寸及电器安全距离确定。当完成装配后,隔电环本体1和旋转体3组成一个整体,旋转体3可以以中心轴线为轴线进行旋转,可形成多个状态的隔电环组件。当匹配不同控制方案时,旋转旋转体3露出相应的功率模块即可。

当避让孔101的数量为3个时,隔电环组件可以形成4种使用状态,分别如图8-11所示。其中,图8-10为三个避让孔101分别与限位孔301对准时的情况,图11为三个避让孔101均被旋转体3遮挡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