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短路或断电的电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4479发布日期:2020-04-17 18:13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短路或断电的电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电力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短路或断电的电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控制领域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但是现有的电力控制装置仪器寿命不长,装置发生故障后需要更换零件,导致成本过高,无法根据当前的需要合理的使用电力,导致电力的浪费,且当装置发生故障时不能有效的手动调节,安全性不够高,发生故障后也不能及时的发现,降低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授权公告号为cn2050048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通断电控制装置,包括与市电的火线和零线连接,对交流电进行脉宽调制使其转换为直流电并输出的脉宽调制模块,电源端接所述脉宽调制模块、输入所述直流电以启动工作,以接收所述无线开/关控制信号并解码为开/关控制指令的无线接收模块,该装置实现了对电路的智能控制,但是该电力控制装置仪器寿命不长,装置发生故障后需要更换零件,导致成本过高,无法根据当前的需要合理的使用电力,导致电力的浪费,且当装置发生故障时不能有效的手动调节,安全性不够高,发生故障后也不能及时的发现,降低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短路或断电的电力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装置的电力控制装置仪器寿命不长,装置发生故障后需要更换零件,导致成本过高,无法根据当前的需要合理的使用电力,导致电力的浪费,且当装置发生故障时不能有效的手动调节,安全性不够高,发生故障后也不能及时的发现,降低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止短路或断电的电力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本体、断路板和模式调节块,所述控制箱本体内壁一侧安装有断路板,所述断路板顶端紧密贴合有穿线,所述断路板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控制箱本体另一侧内壁中心固定安装有模式调节块,所述模式调节块前端面设有模式调节感应板,所述模式调节块靠近所述模式调节感应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模式指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控制台的内紧密贴合有电度表,所述电度表的顶部和底部活动连接有若干个手动调节按钮,所述箱体控制台靠近所述电度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箱体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闸门开关下端紧密贴合有止挡板,所述闸门开关的内壁中心固定连接有止挡板,所述止挡板为薄片,且呈不规则“椭圆”状,所述止挡板与所述闸门开关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线控制台的顶端中心设置有若干个电路检测口,且若干个电路检测口呈均匀等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本体的内壁栓接有若干个固定螺丝,且若干个固定螺丝呈均匀等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模式调节块的下端设置有短路检测板,所述短路检测板与所述模式调节块通过所述穿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控制台与所述互感体通过所述穿线紧密贴合,所述互感体的体积小于所述箱体控制台的体积,且形状为“长方”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防止短路或断电的电力控制装置,控制箱本体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断路板,断路板顶端紧密贴合有穿线,断路板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通过断路板的作用,当模式调节块超负荷工作时,或电源线路严重过载时,进行应急自动切断电路的处理,而在分流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更变部件,大大的节省了成本。

2、该种防止短路或断电的电力控制装置,控制箱本体另一侧内壁中心固定安装有模式调节块,模式调节块前端面设有模式调节感应板,模式调节感应板上端均匀分布有模式指示灯,模式调节块的作用在于根据所需电压自动调节模式,指示灯则表明了当前模式,提高了对电力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对电力的浪费,高效且环保。

3、该种防止短路或断电的电力控制装置,箱体控制台的内部中心安装有电度表,电度表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手动调节按钮,箱体控制台的内壁右侧固定安装有箱体开关,电度表会显示当前电压与电量损耗情况,手动调节开关的作用在于当短路检测板或箱体控制台发生故障时,可以进行手动调节,减少了意外的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4、该种防止短路或断电的电力控制装置,模式调节块的下端设有短路检测板,短路检测板通过穿线与模式调节块固定连接,短路检测板与模式调节块相连,可以检测电路是否短路,保证了模式可以及时更换。

5、该种防止短路或断电的电力控制装置,箱体控制台通过穿线与互感体紧密贴合,互感体相较于断电检测装置较为小巧,形状为长方体,箱体控制台与短路检测板作用相通,其主要目的为检测电路是否断电,当电路有异,会通过模式调节块进行调节,互感体测当箱体控制台发生故障时及时发出警报,以便进行手动调节,并通知专业人员修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箱本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板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式调节块结构图。

图中,1、控制箱本体;2、断路板;201、穿线;202、第一隔板;3、闸门开关;301、止挡板;302、开口;4、进线控制台;401、电路检测口、5固定螺丝;6、模式调节块;601、模式调节感应板、602、模式指示灯;7、短路检测板;8、互感体;9、箱体控制台;9、箱体控制台;901、电度表;902、手动调节按钮;903、箱体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短路或断电的电力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本体1、断路板2和模式调节块6,控制箱本体1内壁一侧安装有断路板2,通过断路板2的作用,当模式调节块6超负荷工作时,或电源线路严重过载时,进行应急自动切断电路的处理,而在分流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更变部件,大大的节省了成本,断路板2顶端紧密贴合有穿线201,断路板2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202,控制箱本体1另一侧内壁中心固定安装有模式调节块6,模式调节块6前端面设有模式调节感应板601,通过模式调节块6能使得电流分别进入短路检测板7和箱体控制台9,检测是否断电或短路,两者将电流反馈给模式调节块6,通过模式调节感应板601进行调节适当的电流,避免意外发生,提高了装置在工作中的安全性,模式调节块6靠近模式调节感应板6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模式指示灯602,通过模式指示灯602能适时反应当前模式,提高了装置在工作中的可监控性。

进一步的,箱体控制台9的内紧密贴合有电度表901,电度表901的顶部和底部活动连接有若干个手动调节按钮902,箱体控制台9靠近电度表9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箱体开关903,电度表会显示当前电压与电量损耗情况,手动调节开关的作用在于当短路检测板或箱体控制台发生故障时,可以进行手动调节,减少了意外的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闸门开关3的内壁中心固定连接有止挡板301,止挡板301为薄片,且呈不规则“椭圆”状,止挡板301与闸门开关3铰接,止挡板301与闸门开关3契合,可以更牢固的关闭控制箱本体,加强了对控制箱本体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进线控制台4的顶端中心设置有若干个电路检测口401,且若干个电路检测口401呈均匀等距分布,电路检测口401侧方便人员进行电路的检测。

进一步的,控制箱本体1的内壁栓接有若干个固定螺丝5,且若干个固定螺丝5呈均匀等距分布,固定螺丝5将模式调节块6的仪器固定于控制箱本体内壁,减少了模式调节块发生意外的风险。

进一步的,模式调节块6的下端设置有短路检测板7,短路检测板7与模式调节块6通过穿线201固定连接,短路检测板7与模式调节块6相连,可以检测电路是否短路,保证了模式可以及时更换。

进一步的,箱体控制台9与互感体8通过穿线201紧密贴合,互感体8的体积小于箱体控制台9的体积,且形状为“长方”体,互感体8形状与箱体控制台9相近,节省了控制箱本体的空间,减少了该装置的成本。

工作原理:首先,电路与模式调节块6相连,电流通过模式调节块6分别进入短路检测板7和箱体控制台9,检测是否断电或短路,两者将电流反馈给模式调节块6,通过模式调节感应板601进行调节适当的电流,避免意外发生,模式指示灯602,则适时反应当前模式。互感体8与箱体控制台9通过穿线201连接,当箱体控制台出现故障时,会发出警报,提醒人进行手动调节,手动调节按钮902在箱体控制台9上,电度表901会显示当前电压,以便进行模式调节,当无人在场时,一定时间后,互感体8会触发断电器2,当电源线路发生严重过载或者短路时,自动切断电路。固定螺丝5将模式调节块6的仪器固定于控制箱本体内壁,进线控制台4控制穿线201,避免穿线杂乱发生意外,电路检测口401侧方便人员进行电路的检测,闸门开关3的作用在于方便打开控制箱本体1,通过止挡板301的作用,将模式调控板6的部件密封于控制箱本体1进行保护。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