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5152发布日期:2019-02-19 18:1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源管理是指如何将电源有效分配给系统的不同组件;电源管理对于依赖电池电源的移动式设备至关重要,通过降低组件闲置时的能耗,优秀的电源管理系统能够将电池寿命延长两倍或三倍,电源管理技术也称做电源控制技术,它属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范畴,是集电力变换,现代电子,网络组建,自动控制等多学科于一体的边缘交叉技术,现今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能源,交通,信息,航空,国防,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

全球节能需求的不断提高,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分体式电源结构的日益增加和电子设备必须遵守强制能效规范的要求,连同便携式装置的小型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是电源管理技术发展的原动力。

现有电源管理大多是直接将电源电压转化为负载电压,虽然此方法比较方便,但是往往稳定性和安全性不好,一旦某一个转化电路出问题,很可能出现整个电路板都被烧坏的情况,且电源转化电路靠近负载放置,容易出现电源转化电路干扰负载电路的正常运行的情况,同时,供电线路混联,不便于维护。

因此,需要一种供电线路有序从而便于维护和减少电源干扰的电源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管理系统,便于维护和减少电源干扰。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源,N个变电模块和与N个变电模块一一对应、包括M个同一用电电压的负载的负载区域;

变电模块,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为中转电压,将中转电压转换为负载电压,对相应的负载区域供电;

所述电源分别与每个变电模块相连,每个变电模块与对应的负载区域相连,以对负载区域内所有负载供电。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电源管理系统散热的散热器。

可选的,还包括N个分别与相对应的变电模块和负载区域相连、用于报警的报警器。

可选的,所述变电模块与负载区域之间通过熔断器相连。

可选的,还包括N个分别与相对应的负载区域相连的供电提示灯。

可选的,还包括与每个变电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每个变电模块定时开关的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管理系统,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源,N个变电模块和与N个变电模块一一对应、包括M个同一用电电压的负载的负载区域;变电模块,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为中转电压,将中转电压转换为负载电压,对相应的负载区域供电;电源分别与每个变电模块相连,每个变电模块与对应的负载区域相连,以对负载区域内所有负载供电;本实用新型将用电电压相同的负载规划至同一负载区域中,电源通过与负载区域一一对应的变电模块对负载区域供电,利用负载区域和变电模块,令供电线路有序划分,便于维护,变电模块降低了电源的电压,也进一步的减弱了供电线路之间的电源干扰,也避免了电源故障时对负载的直接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参见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源1,N个变电模块2和与N个变电模块2一一对应、包括M个同一用电电压的负载的负载区域3;其中,N和M均为正整数;

变电模块2,用于将电源1电压转换为中转电压,将中转电压转换为负载电压,对相应的负载区域3供电;

电源1分别与每个变电模块2相连,每个变电模块2与对应的负载区域3相连,以对负载区域3内所有负载供电。

具体的,仍采用单个用于供电的电源1,但为避免现有技术中负载集中在单一区域,且供电线路交错混乱,难以维护的情况,将具备相同用电电压的负载集中到一个负载区域3内,将不同供电电压的负载分为多个负载区域3,使得布局清晰,便于维护,通过在电源1与负载区域3之间利用变电模块2相连,变电模块2将电源1的高电压,转换为低于电源1高电压,高于负载电压的中间电压,降低了电压,也减少了高电压电线之间的干扰,即降低了电源1干扰,同时,将负载区块化,一旦发生故障,维护人员可以快速的缩小检查范围,极大地加快了维护效率。

其中,电源1一对多,与每个变电模块2相连,用于对每个变电模块2供电,不同中间电压的变电模块2分别与之相对应的负载区域3相连,对负载区域3进行供电,负载区域3为包括多个用电电压相同的负载的区域,不同负载区域3之间相互隔离,变电模块2对一个负载区域3供电相当于对该负载区域3内全部负载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变电模块2将电压转变为中间电压后,降低了供电设备与负载之间的电压,若变电模块2与负载区域3件出现短路或其他故障,其对负载的危害小于电源1对负载的危害,同时,也隔绝了电源1故障时对负载的直接损害,进一步的提高了对负载的保护。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用电电压相同的负载规划至同一负载区域3中,电源1通过与负载区域3一一对应的变电模块2对负载区域3供电,利用负载区域3和变电模块2,令供电线路有序划分,便于维护,变电模块2降低了电源1的电压,也进一步的减弱了供电线路之间的电源1干扰,也避免了电源1故障时对负载的直接影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体的电源管理系统,相对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参见图2所示,具体的:

可以理解是,由于引入了多个变电模块2,因此,会产生多余热量,为保证电源管理系统,不会过热,增设用于对电源管理系统散热的散热器4,散热器4可以为风扇或空调,散热器4可以与电源1相连。

具体的,由于实现了区块化供电,因此,可以增加N个分别与相对应的变电模块2和负载区域3相连、用于报警的报警器5,能够监控各区块变电模块2或负载区域3是否发生故障,一旦发生如短路或断路等故障,报警器5可以及时进行报警,报警器5可以为警示灯或蜂鸣器等。

可以理解的是,为进一步的避免供电器件故障时对负载的影响,变电模块2与负载区域3之间通过熔断器6相连,当变电模块2出现电泳或断路等情况,熔断器6可以快速熔断,造成断路,隔绝出现故障的变电模块2,保证负载区域3内负载不被烧毁。

进一步的,由于实现了区块化供电,因此,可以分别控制是否对负载区域3进行供电,实现节能,为此还包括与每个变电模块2连接、用于控制每个变电模块2定时开关的控制模块8,通过在控制模块8内预设各负载区域3的供电时间,控制模块8可以在预设的供电时间内开启相应的变电模块2对相应的供电区域进行供电,在预设的供电时间外,控制模块8关闭相应的变电模块2,停止对相应的供电区域进行供电,例如,目标供电区域的供电时间为9:00到10:00,则在控制模块8内进行设置,控制模块8在供电时间外,如8:00,则关闭与目标供电区域对应的目标变电模块2,当时间到达9:00到10:00之间,则控制模块8控制目标变电模块2开启对目标供电区域进行供电。

具体的,由于各负载区域3可能并非同时开启或关闭,为便于用户得知各负载区域3是否开启,还可以增设N个分别与相对应的负载区域3相连的供电提示灯7,当负载区域3工作期间,供电提示灯7便会相应亮起,使用户能够直观观察到负载区域3是否工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