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母线用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1845发布日期:2019-04-16 22:4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母线用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母线用接头。



背景技术:

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已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电线电缆,而母线槽的一端一般都会有母线接头,现有的母线接头由于结构原因,不够牢固,当发生碰撞时或其他事件时会裂开,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母线用接头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母线用接头,通过设置有固定柱和固定孔,有利于通过固定柱和固定孔的相配合,可以使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固定住,通过设置有移动块、移动杆、弹簧、连接片、限位块和固定块,移动块通过移动杆在滑槽内移动而可以移动,移动块带动连接片移动,连接片底部的限位块和固定块相配合,有利于按动移动块,使连接片往前移动,当放松移动块时,由于弹簧的弹性,使限位块与固定块相互卡住,可以使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固定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母线用接头,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一侧设置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外壳一侧设置有若干固定柱,所述第二外壳一侧设置有若干半圆形块,所述半圆形块一侧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第二凹槽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移动杆延伸至滑槽内部,所述移动杆一侧与滑槽内壁之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移动块一侧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底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凹槽顶部设置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相配合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外壳,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设置有安置块,所述安置块中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延伸至开口外侧,所述连接杆另一侧底部设置有电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一侧与第一外壳一侧均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设置有活动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底部均设置有保护块,所述保护块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三凹槽。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与滑槽内壁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通过轴承与第四凹槽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固定块相配合,所述连接片由弹性体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柱与固定孔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有固定柱和固定孔,有利于通过固定柱和固定孔的相配合,可以使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固定住,通过设置有移动块、移动杆、弹簧、连接片、限位块和固定块,移动块通过移动杆在滑槽内移动而可以移动,移动块带动连接片移动,连接片底部的限位块和固定块相配合,有利于按动移动块,使连接片往前移动,当放松移动块时,由于弹簧的弹性,使限位块与固定块相互卡住,可以使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固定住,本装置结构简单,对比现有的装置,使用方便,牢固性高,安装好线路后,只需要将固定柱与固定孔相互对准,相互挤压,即可使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固定住,在通过按动移动块,即可对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进行二次固定;

2、通过设有设置有连接块、第四凹槽和滑轮,连接块一侧设置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内部设置有滑轮,设置有滑轮有利于减少移动杆与滑槽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便于移动移动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外壳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外壳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块、移动杆和连接片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杆与连接块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块与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第一凹槽、4固定柱、5半圆形块、6固定孔、7第二凹槽、8移动块、9移动杆、10滑槽、11伸缩杆、12弹簧、13连接片、14限位块、15固定块、16安置块、17开口、18连接杆、19电线、20活动槽、21活动片、22保护块、23第三凹槽、24连接块、25第四凹槽、26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智能母线用接头,包括第一外壳1,所述第一外壳1一侧设置有第二外壳2,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外壳1一侧设置有若干固定柱4,所述第二外壳2一侧设置有若干半圆形块5,所述半圆形块5一侧设置有固定孔6,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凹槽7,所述第二凹槽7内部设置有移动块8,所述移动块8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杆9,所述第二凹槽7两侧均设置有滑槽10,所述移动杆9延伸至滑槽10内部,所述移动杆9一侧与滑槽10内壁之间设置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外侧套设有弹簧12,所述移动块8一侧设置有连接片13,所述连接片13底部设置有限位块14,所述第二凹槽7顶部设置有固定块15,伸缩杆11和弹簧12位移动杆9提供弹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相配合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外壳,所述第一凹槽3内部设置有安置块16,所述安置块16中部设置有开口17,所述开口17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一端延伸至开口17外侧,所述连接杆18另一侧底部设置有电线19,连接杆18与开口17相配合;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外壳1一侧与第一外壳1一侧均设置有活动槽20,所述活动槽20内部设置有活动片21,可以提高装置的手感;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底部均设置有保护块22,所述保护块22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三凹槽23,保护块22可以为电线19提供防护;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杆9与滑槽10内壁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块24,所述连接块24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凹槽25,所述第四凹槽25内部设置有滑轮26,所述滑轮26通过轴承与第四凹槽25内壁活动连接,滑轮26可以减少摩擦力;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块14与固定块15相配合,所述连接片13由弹性体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柱4与固定孔6相配合,可以使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固定住。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第一外壳1一侧设置有固定柱4,第二外壳2一侧设置有半圆形块5,半圆形块5内部设置有固定孔6,通过固定柱4和固定孔6的相配合,可以使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固定住,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凹槽7,第二凹槽7顶部设置固定块15,固定块15一侧设置有移动块8,移动块8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杆9,移动杆9可以在滑槽10内移动,移动块8带动连接片13移动,连接片13底部的限位块14和固定块15相配合,按动移动块8可以使连接片13往前移动,当放松移动块8时,由于弹簧12的弹性,使限位块14与固定块15相互卡住,可以使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固定住,本装置结构简单,对比现有的装置,使用方便,牢固性高,安装好线路后,只需要将固定柱4与固定孔6相互对准,相互挤压,即可使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固定住,在通过按动移动块8,即可对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之间进行二次固定;

参照说明书附图5,移动杆9一侧设置有连接块24,连接块24一侧设置有第四凹槽25,第四凹槽25内部设置有滑轮26,可以减少移动杆9与滑槽10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移动移动块8,提高固定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