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无功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3069发布日期:2019-03-13 23:3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式无功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器件装配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式无功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中非线性负载的不断增多,电力系统受到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加上电力系统可能出现的内外故障,大大恶化了系统的电能质量,而无功补偿装置是用于电网中提高配电网的用电效率、提高电网的功率因素,降低输送线路损耗,起到提高电能质量的作用。

对于户外柱上式无功补偿装置,适用于户外柱上变压器低压380V侧电压系统,直接安装于柱上,一般距地高度在2米以上,现有无功补偿装置的柜体都采用的是盘柜式结构,由于安装位置的特殊性,在前期安装、后期检修、拆装、更替零件时,存在诸多不便,效率低下,另外,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机柜的外形尺寸和外观常被客户定制,特别是外观的丝印,每个客户都有自己的需求,因此,箱体在只有拿到客户需求后才能生产,在其完成后,才能在箱体上安装器件和布线,极大地限制了生产效率和交货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无功补偿装置,解决了现有无功补偿装置安装、检修、拆装、更替零件等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拆卸式无功补偿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框架,所述框架与箱体采用抽屉式配合结构,内部设置有多个无功补偿模块,底面设置有进风口,顶面设置有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与箱体顶盖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框架的顶面和侧面还设置有多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承载电子器件。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框架的底面配合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侧面沿框架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L型的长边所在的导向板的两端设置有向外扩展的扩口,所述扩口用于辅助导向框架推入底座,所述L型的短边所在的导向板与框架的底面接触,两个所述导向板的短边边缘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与进风口对应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框架的顶面设置有顶板,底面设置有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相互平行,其四个角对应地通过立柱连接,其相对的一面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辅助导向无功补偿模块进入框架的内部或者从框架的内部拉出无功补偿模块,从而使所述无功补偿模块与设置在框架侧面安装板上的电子器件对接或者脱离。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沿无功补偿模块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上的多个导向杆,连接沿无功补偿模块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立柱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靠近顶板、且与顶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二横梁靠近底板、且与底板之间也设置有间隙,所述导向杆呈U字形,相邻导向杆之间、第一横梁与相邻的导向杆之间的距离或者第二横梁与相邻的导向杆之间的距离设置为无功补偿模块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导向杆采用圆形钢材折弯而成,所述U字形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顶板和底板上设置有与U字形的两端配合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顶板对应无功补偿模块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方形开口,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底板对应无功补偿模块的位置,所述出风风道的底面开口覆盖顶板上的所有方形开口,顶面开口的四壁通过风道封板与箱体顶盖的底面相连通,所述箱体的顶盖采用中空结构,裸露在箱体四壁之外的部分设置有出风口。

进一步,所述风道封板与出风风道的顶面开口相配合,包括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与顶面开口的三个侧壁配合,套装在顶面开口的内部,所述第二封板与顶面开口的第四侧壁的外表面配合,所述第四侧壁顶部的中心设有U型开口,

所述第一封板的下部设置有多个长腰孔,对应的顶面开口的三个侧壁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封板相对的两个侧面的顶边设置有朝向出风风道内部的第一折弯边,侧边设置有朝向出风风道内部的第二折弯边,剩余一个侧面的顶边设置有背向出风风道内部的第三折弯边,

所述第二封板的顶部设置有拉手,两侧也设置有多个长腰孔,对应的顶面开口的第四侧壁、第二折弯边也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折弯边的通孔的内侧也设置有固定螺母。

进一步,所述顶板上、出风风道的两边各设置一个安装板,所述框架正对无功补偿模块宽度方向的侧面自上而下设置有三个安装板,中间的安装板的前方设置有活动安装板,所述箱体正对无功补偿模块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均采用门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如下:

将整个装置分为箱体、框架和无功补偿模块,在生产中,框架和箱体是相互独立,可以分开生产,完成后再组装,由于大部分电子器件都设置在框架的安装板上,其安装和二次接线都在框架上进行,不用在狭小的箱体内进行,极大的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和效率。同时,在拿到订单后,只需按客户要求生产箱体,再将其与成品的框架组合,快速完成产品,极大的缩短交货时间,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与底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11-出风口,12-底座,121-导向板,2-框架,201-无功补偿模块,202-进风口,203-出风风道,204-风道封板,2041-第一封板,2042-第二封板,205-安装板,206-顶板,207-底板,208-立柱,209-导向杆,210-第一横梁,211-第二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无功补偿装置,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框架2,该框架2与箱体1采用抽屉式配合结构,内部设置有多个无功补偿模块201,底面设置有进风口202,顶面设置有出风风道203,该出风风道203通过风道封板204与箱体1顶盖的出风口11连通,该框架2的顶面和侧面还设置有多个安装板205,该安装板205用于承载电子器件。

如图2所示,在箱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框架2的底面配合的底座12,该底座12的侧面沿框架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导向板121,该导向板121的横截面呈 L型,其L型的长边所在的导向板121的两端设置有向外扩展的扩口,该扩口用于辅助导向框架2推入底座12,其L型的短边所在的导向板121与框架2的底面接触,两个导向板121的短边相对设置,两个短边边缘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与进风口202对应的开口,以便从箱体1的底部进风进行散热。当然,底座12的基体可以采用多个框条搭建而成,搭建的形状与框架2底面的周边配合,中间裸漏,然后,将两端带有扩口的长板固定在基体的外两侧,与基体本身构成L 型,充当导向板。另外,底座12可以与箱体1采用一体成型式结构,也可以是拆装结构形式,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如图3和4所示,该框架2的顶面设置有顶板206,底面设置有底板207,该顶板206和底板207相互平行,其四个角对应地通过立柱208连接,其相对的一面设置有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用于辅助导向无功补偿模块201进入框架2 的内部或者从框架2的内部拉出无功补偿模块201。

该导向机构包括沿无功补偿模块20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顶板206和底板207上的多个导向杆209,连接沿无功补偿模块20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立柱 207的第一横梁210和第二横梁211,第一横梁210靠近顶板206、且与顶板206 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二横梁211靠近底板207、且与底板207之间也设置有间隙,相邻导向杆209之间、第一横梁210与相邻的导向杆209之间的距离或者第二横梁211与相邻的导向杆209之间的距离设置为无功补偿模块201的宽度。上下相邻的四个导向杆209、靠近第一横梁210和第二横梁211的上下两个导向杆209与其组成无功补偿模块201进入框架2的通道,便于无功补偿模块201 进入或者拉出。

该导向杆209呈U字形,如图3所示,采用圆形钢材折弯而成,以避免因板材折弯的边缘对无功补偿模块201造成刮痕等损伤,并且占用空间小,其U字形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在顶板206和底板207上设置有与U字形的两端配合的通孔,这样,导向杆209的两端穿过通孔,再用螺母就可以将其固定在顶板 206或底板207上,安装方便。

在顶板206和底板207对应无功补偿模块201的位置均设置有多个方形开口,出风风道203的底面开口覆盖顶板206上的所有方形开口,底板207上的多个方形开口即进风口,其与底座上的开口对应,出风风道203的顶面开口的四壁通过风道封板204与箱体1顶盖的底面相连通,其箱体1的顶盖采用中空结构,如图5所示,其底面设置有一个凹陷部位与框架的四周配合,凹陷部位的中间区域设有一个开口,与出风风道203的顶面开口配合,裸露在箱体1四壁之外的部分设置有出风口11,从而共同组成从底座12底部的开口进风,从与顶板 206的出风风道203连通的顶盖出风口11出风的完整风道。

如图1、6和7所示,该风道封板204与出风风道203的顶面开口相配合,包括第一封板2041和第二封板2042,该第一封板2041与顶面开口的三个侧壁配合,套装在顶面开口的内部,其下部设置有多个长腰孔,对应的顶面开口的三个侧壁设置有通孔,在通孔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母2043,在第一封板2041相对的两个侧面的顶边设置有朝向出风风道内部的第一折弯边2044,侧边设置有朝向出风风道内部的第二折弯边2045,剩余一个侧面的顶边设置有背向出风风道内部的第三折弯边2046;该第二封板2042与顶面开口的第四侧壁的外表面配合,在第四侧壁顶部的中心设有U型开口,其顶部设置有拉手,两侧也设置有多个长腰孔,对应的顶面开口的第四侧壁、第二折弯边2045也设置有通孔,在第二折弯边2045的通孔的内侧也设置有固定螺母2043。这样,在安装风道封板 204时,先通过第三折弯边2046将第一封板2041套装在顶面开口上,安装人员通过第四侧壁的U型开口进入出风风道203,用手顶住第一折弯边2044将第一封板2041上拉至与箱体1的顶盖底部相接触,再用螺栓穿过第一封板2041的长腰孔,与设置在出风风道203的侧壁的固定螺母2043配合,固定第一封板 2041;然后,上拉第二封板2042的把手至与箱体1的顶盖底部相接触,再用螺栓穿过第二封板2042的长腰孔、第四侧壁的通孔,与设置在第二折弯边2045 的固定螺母2043配合,固定第二封板2042,完成整个的风道封板204的安装。

如图3和4所示,在顶板206上、出风风道204的两边各设置一个安装板205,分别为CT安装板和浪涌安装板,CT安装板上装有测量ABC三相电流的CT23,浪涌安装板上装有二次电源、浪涌微型断路器和浪涌保护器,对系统有过电压保护的作用;在框架2正对无功补偿模块201宽度方向的侧面自上而下设置有三个安装板205,中间的安装板205的前方设置有活动安装板,采用门折页结构,最上面的一个安装板205上装有N排、断路器作为系统进线接入点,还装有温湿度控制器,在温度过低或者湿度过大时启动加热器加热除湿,为装置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中间一个安装板205的内侧装有插拔座,对应插拔座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通孔,该插拔座集成了一次系统的ABCN相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作为无功补偿模块201和装置一、二次系统的对接点,当无功补偿模块201借助导向机构进入框架内时,安装人员将其推到底,就可以与安装板205上的插拔座对接,拉出时,则与插拔座脱离,从而无需接线和拆线,安装更加方便,设置该安装板205的正前方的安装板205上装有远程就地开关和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用于模块功能设置;最下方的一个安装板205上装有多个微型断路器和二次端子,每个无功补偿模块201都配有一个微型断路器,作为是否投入模块的开关使用。

在箱体1正对无功补偿模块201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均采用门结构设计。

安装时,打开箱体1的一个门,先将底座12装到箱体1的底部,再将多个无功补偿装置201通过导向机构推入框架2内部,各个所需的电子器件对应装入所在的安装板205上,第一封板2041套装在出风道203上,然后,将整个框架2推入箱体1内部,再利用上文所述安装第一封板2041和第二封板2042,连通其与箱体1的顶盖,完成风道的安装,最后,打开箱体1的另一个门,完成调试工作。在进行维修或者拆卸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拆下或者更换无功补偿模块201以及各个安装在安装板205上的电子器件。

对于常规柱上式无功补偿装置,其安装地点一般直接安装于柱上,距地高度 2米以上,重量一般在100kg左右,碍于现场的地形和位置的特殊性,很多时候是靠人力进行安装或拆卸。为了减轻重量,可以先将底座与箱体安装在一起,再将其安装到柱上,然后,将安装好电子器件和第一封板的框架推入箱体内部,最后,再装入无功补偿模块,极大的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和效率。

拆卸时,同理,可整柜吊下或分批拆卸。维修更换器件时,一般是更换故障率高的无功补偿模块,直接拔出故障模块,插入新的模块即可完成修理,操作简单,无需接线。

本实用新型将整个装置分为箱体、框架和无功补偿模块,在生产中,框架和箱体是相互独立,可以分开生产,完成后再组装,由于大部分电子器件都设置在框架的安装板上,其安装和二次接线都在框架上进行,不用在狭小的箱体内进行,极大的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和效率。同时,在拿到订单后,只需按客户要求生产箱体,再将其与成品的框架组合,快速完成产品,极大的缩短交货时间,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应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