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配电撬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6999发布日期:2019-06-05 22:43阅读:9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配电撬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油气钻压环境中适用的一种油浸式变配电撬,特别是一种变配电撬座结构。



背景技术:

页岩气压裂作业过程中,地处野外,且负荷较大,需要大容量变压器;传统油浸式变压器采用单独拆卸运输、安装,因此变压器在现场的布置就涉及到土建,土建的费时费力给前期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同时,由于主变的容量很大,其进线及出线的线径就会相对较大;这就导致其走线及与变压器瓷瓶的对接难度加大,目前此类容量的主变均采用土建施工安装的方式运行。

其次,经常移运的变压器在运输时,需要拆卸变压器散热片、油枕等,给现场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同时每拆卸一次,需要重新过滤变压器油,花费较大的项目成本。

根据对钻井现场变压器布置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变压器的布置方式均涉及土建,其造价较高且耽误更多时间;走线方式基本是电缆走线,通过钢管进线、出线;土建施工容易出现较多安全隐患,某油气平台施工现场就曾出现过电缆拉弯变压器瓷瓶导致变压器往外渗油的情况;主变的布置及其进出线的方式关系到主变运行乃至整个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解决主变布置中的安全隐患,是整个设计过程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配电撬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变配电撬座结构,包括:撬装房体和撬体底板,所述撬装房体由变压器(1)、预装式开关站(2)和电缆托架(7)组成,所述撬体底板包括油池(8)和底盘(9),所述撬装房体还包括运输防护梁(3)、活动防护网(4)、门型托架(5)、防护支架(6),所述撬体底板还包括防护支架活动固定插销(10)和事故油排泄口(11),所述油池(8)设置于底盘(9)上面,所述底盘(9)即为油池(8)的底壳,在油池(8)壳体两侧分别设有防护支架活动固定插销(10)和事故油排泄口(11),所述预装式开关站(2)设置于底盘(9)右端上面,所述变压器(1)位于油池(8)上方,所述变压器(1)四周设有防护支架(6),所述防护支架(6)上设有活动防护网(4),前后两侧的防护支架(6)上还设有门型托架(5),左侧的防护支架上(6)还设有运输防护梁(3),所述防护支架(6)每一侧都设置有电缆托架(7)。

进一步的,所述变配电撬座同时安装有变压器(1)和高压开关设备(13)。

进一步的,所述预装式开关站包括房体、高压开关设备(13)和操作通道(14),所述房体将所述高压开关设备(13)包围,所述房体内设有操作通道(14)。

进一步的,所述房体内设有感应装置和监控设备,所述房体外设有报警器(12),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报警器(12)连接,所述监控设备用于输出开关站内的画面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房体内的温度、湿度和烟雾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超过阈值时,所述报警器(12)发出警报。

进一步的,所述房体由防火墙(16)和盖板(17)组成,所述防火墙(16)墙体采用双层整体密封,所述盖板(17)上设有换气窗(18)。

进一步的,所述门型托架(5)上设置有折叠挂钩(15)。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9)的护梁上设有吊绳固定座。高压开关设备(13)

进一步的,所述门型托架5为钢架构,采用角钢焊接而成,所述防护支架(6)高两米,依托门型托架(5)支撑件设置,所述门型托架(5)与所述防护支架(6)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事故油排泄口(11)共有四个,前后侧各两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在不拆除变压器油枕、散热器的情况,直接运输大容量变压器,有效降低现场施工安装周期、降低拆装、滤油等施工成本;

(2)增强型底盘结构设计,既满足机械强度抗拉压要求,又减轻了整体重量。同时,将变压器油池与底盘融为一体,及满足足够的事故油容量,又能很方便地实现排放;

(3)完善的油池设施、防火墙、电缆托架、环境报警及监控设施,既满足国家对油浸式变压器的安装规定,又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能,托架及防护支架也能防止主变在运输或外力作用下的发生的损伤等情况;

(4)快速插拔技术运用,方便现场设备的组装及布局。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变配电撬布局正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变配电撬布局俯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变配电撬布局立体图。

图中,1-变压器,2-预装式开关站,3-运输防护梁,4-活动防护网,5-门型托架,6-防护支架,7-电缆托架,8-油池,9-底盘,10-防护支架活动固定插销,11-事故油排泄口,12-报警器,13-高压开关设备,14-操作通道,15-折叠挂钩,16-防火墙,17-盖板,18-换气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标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配电撬座结构,整个变配电撬由撬装房体和撬体底板组成,其中撬装房体由变压器1、预装式开关站2、运输防护梁3、活动防护网4、门型托架5、防护支架6和电缆托架7组成,撬体底板包括油池8、底盘9、防护支架活动固定插销10和事故油排泄口11。

其中油池8设置于底盘9左端上面,所述底盘9即为油池8的底壳,在油池8壳体两侧分别设有防护支架活动固定插销10和事故油排泄口11,预装式开关站2设置于底盘9右端上面,变压器2位于油池8上方,变压器2四周设有防护支架6,活动防护网4设置于防护支架6上,前后两侧的防护支架6上还设有被依附的门型托架5,门型托架5上设置有折叠挂钩15,左侧的防护支架6上还设有运输防护梁3,防护支架6每一侧都设置有电缆托架7。

本配电撬座可同时安装12.5MVA/35kV变压器、35kV开关等设备。

整个变配电撬尺寸为9×3×3(长*宽*高,单位:米),安装有35kV的预装式开关站2、12.5MVA的油变,预装式开关站2周围设置有防火墙16隔离变压器1。撬体结构的设计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同时兼顾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美观大方和经济合理。撬体底板采用不小于5mm 厚钢板满焊。焊接后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设备安装后整个撬装房体将经过应力测试,不造成对设备的附加应力,吊装采用底部吊装,护粱上设计吊绳固定座,使起吊不变形。

其中预装式开关站2包括房体、高压开关设备13和操作通道14,所述房体将所述高压开关设备13包围,所述房体内设有操作通道14。

房体内设有感应装置和监控设备,所述房体外设有报警器12,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报警器12连接,所述监控设备用于输出开关站内的画面信息。

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房体内的温度、湿度和烟雾环境参数,所述环境参数超过阈值时,所述报警器12发出警报。

房体有防火墙16和盖板17组成,所述防火墙16墙体采用双层整体密封,所述盖板17上设有换气窗18。

其中防火墙16安装在预装式开关站2的四周将预装式开关站2与变压器1隔离开来,其尺寸为3m高240mm厚。墙体采用双层整体密封,能防雨、防晒、防锈、防尘、防潮,抗冲击能力强,防破坏能力强,具有阻燃的功能。

门型托架5为钢结构件,采用角钢焊接而成,角钢为等边角钢,采用∠75*7、∠45*4、∠30*3三种规格;钢结构件的所有焊接技术要求符合AWS D1.1-D1.1M:2008《钢结构焊接规范》;防护支架6高两米,依托门型托架5支撑件设置,门型托架5与防护支架6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由于变压器本身宽度已经接近三米,所以我们在设置门型托架5及防护支架6的过程中考虑到“变相”的延伸撬宽(因为宽度超过三米不方便运输);故需要做成可折叠式且能承力结构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