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2020发布日期:2019-05-15 23:0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幕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幕墙板。



背景技术:

与传统砖混、钢混结构建筑物相比,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结构自重轻、构件生产工业化、现场装配化施工、施工周期短等优点,日渐成为建筑技术的新热点。

幕墙是钢结构建筑中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起到保温、隔热和装饰的作用。幕墙是通常是由多块幕墙板拼接而成,在幕墙板拼接时,通常是由下至上,先将幕墙底端的幕墙板的上部固定在檩条上,上侧的一块幕墙板的下部通过插接与幕墙底端的幕墙板连接,然后将上侧的幕墙板的上部固定在檩条上,按照该顺序,将一块块的幕墙板由下至上逐块拼接,最终形成钢结构建筑的幕墙。

现有技术中的幕墙板通常由于拼接处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幕墙板拼接处的连接强度较低,容易松动。一旦有幕墙板脱落将很有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幕墙板,能够提高幕墙板之间拼接处的连接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幕墙板,包括:对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公口和第二公口;

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一母口和第二母口;

其中,所述第一公口对置于所述第一母口,并与所述第一母口相匹配;所述第二公口对置于所述第二母口,并与所述第二母口相匹配;所述第一母口和所述第二母口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缓冲材料的封边。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幕墙板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幕墙板之间的拼接过程简单方便,可提高幕墙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幕墙在拼接处实现了幕墙板之间的自锁功能以及吸收应力功能,从而提高了幕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有效降低幕墙板从幕墙上脱落的概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幕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幕墙板在拼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幕墙板在拼接状态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前所述,现有技术的幕墙板通常由于拼接处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幕墙板连接强度较低,容易出现松动。而幕墙板一旦脱落将很有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幕墙板。

如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幕墙板包括:

对置的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可以是幕墙板搭建成幕墙时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的两个侧面,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1设置有第一公口11和第二公口12,第二端面2设置有第一母口21和第二母口22;

上述第一公口11对置于上述第一母口21,并与该第一母口21相匹配;上述第二公口12对置于上述第二母口22,并与该第二母口22相匹配;

应理解,第一公口11与第一母口21相匹配是指第一公口11和第一母口21在形状和尺寸上相匹配,即第一公口11可以插入第一母21口内。

同理,第二公口12与第二母口22相匹配是指第二公口12和第二母口22在形状和尺寸上相匹配,即第二公口12可以插入第二母口22内。

下面结合图2,以第一端面为幕墙板的顶端面、第二端面为幕墙板的低端面为示例,对本申请的幕墙板的拼接原理进行介绍。

图2为使用两个本申请的幕墙板进行上下拼接时,其中一个幕墙板A的第一端面与另一个幕墙板B的第二端面的拼接示意图。

假设图2左边所示部分为幕墙板A的第一端面、图2右边所示部分为另一个幕墙板B的第二端面。

可以看出,在幕墙板A和幕墙板B处于拼接状态时,幕墙板A的第一公口11插入幕墙板B的第一母口21内,幕墙板A的第二公口12插入幕墙板B的第二母口22内,从而实现幕墙板A和幕墙板B之间的自锁功能。

在上述基础之上,第一母口21和第二母口22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缓冲材料的封边,从而吸收拼接位置附近的应力,防止幕墙板A和幕墙板B发生结构性损坏。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幕墙板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幕墙板之间的拼接过程简单方便,可提高幕墙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幕墙在拼接处实现了幕墙板之间的自锁功能以及吸收应力功能,从而提高了幕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有效降低幕墙板从幕墙上脱落的概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幕墙板进行详细介绍。

进一步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幕墙具体包括:

内墙板100、外墙板200以及填充于内墙板100和外墙板200之间的芯材(图2未示出)。

内墙板100在第一端面弯折形成上述第一公口11,外墙板200在第一端面弯折形成第二公口12;对应地,内墙板100在第二端面弯折形成第一母口21,外墙板200在第二端面弯折形成第二母口22。

其中,第二公口12远离内墙板100的侧表面平行于第二母口22远离内墙板100的侧表面,使得拼接状态下两者能够充分接触,增加拼接位置的结构强度;

同理,第二公口12远离外墙板200的侧表面也可以平行于第二母口22远离外墙板200的侧表面。

此外,外墙板200还在第一端面弯折形成有盖板23,该盖板23作为外墙板200在第二端面处的外轮廓;

另一侧,外墙板200靠近第一端面处的外轮廓为L形台阶,该L形台阶包括相互垂直或相互趋近于垂直的第一表面13和第二表面14。

其中,第一表面13对置于盖板23远离第一端面的表面,第二表面14与第二公口12远离内墙板100的侧表面衔接。

在上述L形台阶的基础之上,第二表面12形成有凹槽结构15,该凹槽结构15的底部设置有朝向内墙板100的打钉槽151。

通过在打钉槽151处打入固定钉(本申请并不限制固定钉的具体形式),可以将幕墙板固定在建筑物外墙的檩条上。

为方便打钉,凹槽结构15的内表面在凹槽结构5的底部朝向凹槽结构15的开口的方向上向外倾斜,从而增大打钉的操作空间;同时,该设计的凹槽结构15也更容易加工,降低制作幕墙板的工艺难度。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幕墙板的美观程度以及连接强度,如图2所示,在幕墙板A和幕墙板B拼接后,幕墙板B的盖板23应遮挡幕墙板A的凹槽结构15,并在该基础之上可以进一步增加盖板23的长度,以提高盖板23与第二表面14的重叠面积,保证幕墙板A的外墙板200与幕墙板B的外墙板200能够充分接触。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母口22的底部到盖板23远离第一端面的表面的垂直距离d1应大于第二公口12的顶部到凹槽结构15远离第一端面的内表面的垂直距离d2。作为优选方案,d1与d2的差值以大于5.37mm为宜。

需要给予说明的是,盖板23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当幕墙板A与幕墙板B拼接后,盖板23与L形台阶的第一表面13的间距d3形成幕墙板的装饰缝,起到美化幕墙的作用。

因此可以,根据墙体的实际需求,通过调整d3大小(具体是在加工外墙板时,控制盖板23的长度和/或第二表面14的长度),在幕墙上实现宽缝、窄缝和无缝三种装饰效果。

作为示例性介绍,若幕墙板A与幕墙板B拼接后不需要外墙板200设置装饰缝,则对应的拼接结构可以参考图3所示。

此外,进一步参考图2,在实际应用中,幕墙板B设置在幕墙板A的上方,为了保证幕墙板A能够起到稳定支撑幕墙板B的作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凹槽结构15远离第二端面的内表面与第一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d4应大于10mm,从而防止幕墙板A在该位置受幕墙板B的压力而发生结构性破坏。

此外,在上述结构基础之上,为了提高幕墙板拼接的密封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公口11和/或第一公口11还可以由密封胶条(未示出)包覆。密封胶条可以填充公口与母口之间缝隙,因此幕墙除密封性得到提升外,隔音性能和保温性能也均有所提升。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使用岩棉和/或聚氨基甲酸酯作为第一母口21和第二母口22封边的缓冲材料。

岩棉和聚氨基甲酸酯均具有突出的隔音性能、防火性能和保温系性能,可以使幕墙在具有美观效果的基础上还起到一定的具有实用性的功能。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幕墙板的设计,可以将两个幕墙板拼接的缝隙减小至不大于0.7mm的水准,特别是公口与母口之间的缝隙可以缩减至不大于0.5mm的水准,有助于幕墙板之间的限位,从而提高连接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利用的方位词语,例如上、下、左、右或上部、下部、上端、下端等,一般是按照幕墙板安装在钢结构建筑上之后,观察人员从外部面对幕墙的视角而言,只是为了更清楚,简要地介绍幕墙板的结构特征,因此,上述方位词语并不构成对本实施例幕墙板的结构的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幕墙板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幕墙板之间的拼接过程简单方便,可提高幕墙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相互拼接的两个幕墙板在拼接处实现了自锁功能,限制彼此之间发生位移,从而提高了连接强度,进而有效降低幕墙板发生脱落的概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