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模拟屏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7679发布日期:2019-10-19 03:19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电气模拟屏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气模拟屏柜。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电气动模实验时,需要对各电气设备进行组态才能开始实验,而现行采用的组态方式主要是通过电缆直接将各电气设备连接,由于各电气设备无法集中在一起,因此现行的组态方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且容易出现错误接线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电气动模实验中各电气设备的组态方式操作麻烦且容易出现错误接线的情况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气模拟屏柜,它可使电气动模实验中各功能模块的组态过程变得更加便捷且有效提高接线准确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模拟屏柜,包括:柜体和绝缘面板,所述绝缘面板设于所述柜体内,所述绝缘面板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绝缘面板的接线柱。

上述电气模拟屏柜至少可用于电气动模实验,在电气动模实验中对各电气设备进行组态时,首先,根据所进行的电气动模实验类型,选取与该电气动模实验相关的接线柱,然后使用电线将选取的接线柱位于绝缘面板背面的接线端连接形成实验线路,最后将各电气设备通过电缆连接到对应的接线柱位于绝缘面板正面的接线端上,以此可直观地完成各电气设备的组态,操作起来非常便捷且能有效提高接线的准确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面板上印有用于将所述绝缘面板划分成若干功能模块的丝印。通过上述丝印将绝缘面板划分成若干功能模块,在接线时,可直观地选取对应的功能模块中的接线柱与电气设备通过电缆连接,进一步提高电气模拟屏柜的操作便捷度和接线的准确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功能模块的间距大于或等于5厘米。上述设置是为了确保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具有充足的绝缘距离。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面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厘米。上述设置是为了提高绝缘面板的强度,从而保证在接入较多的电缆的情况下仍不会损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柱的直径大于或等于8毫米。上述设置是为了保证接线柱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即使在出现大电流时,接线柱仍不会因过热而损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面板为环氧树脂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柱为铜螺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电气模拟屏柜的结构示意图。

10、柜体,20、绝缘面板,21、接线柱,22、丝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一种电气模拟屏柜,包括柜体10和绝缘面板20,绝缘面板 20设于柜体10内,绝缘面板20上均匀排布若干接线柱21,各接线柱21垂直贯穿绝缘面板20。

上述电气模拟屏柜至少可用于电气动模实验,在电气动模实验中对各电气设备进行组态时,首先,根据所进行的电气动模实验类型,选取与该电气动模实验相关的接线柱21,然后使用电线将选取的接线柱21位于绝缘面板20背面的接线端连接形成实验线路,最后将各电气设备通过电缆连接到对应的接线柱 21位于绝缘面板20正面的接线端上,与传统的接线方式相比,使用上述电气模拟屏柜可直观地将电气动模实验中的各电气设备进行连接,从而完成各电气设备的组态,操作起来非常便捷且能有效提高接线的准确率。

在一实施例中,绝缘面板20上印有用于将绝缘面板20上划分成若干功能模块的丝印22。通过上述丝印22将绝缘面板20划分成若干功能模块,在接线时,可直观地选取对应的功能模块中的接线柱21与电气设备通过电缆连接,进一步提高电气模拟屏柜的操作便捷度和接线的准确率。

具体地,各功能模块的间距大于或等于5厘米。上述设置是为了确保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具有充足的绝缘距离。

具体地,绝缘面板20的厚度大于1厘米。上述设置是为了提高绝缘面板20 的强度,从而保证在接入较多的电缆的情况下仍不会损坏。

具体地,接线柱2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8毫米。上述设置是为了保证接线柱21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即使在出现大电流时,接线柱21仍不会因过热而损坏。

优选地,绝缘面板20为环氧树脂板。

优选地,接线柱21为铜螺柱。上述设置目的在于保证电气模拟屏柜具有良好导电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