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3256发布日期:2018-12-21 20:2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式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俗称太阳能电池板,由太阳能电池片或由激光切割机机或钢线切割机切割开的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合在一起构成,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通过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经过蓄电池储能,直接通过并网逆变器,把电能送上电网,太阳能并网发电代表了太阳能电源的发展方向,是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能源利用技术。与离网太阳能发电系统相比,并网发电系统具有多项优势。

现有技术中的折叠式光伏组件大多为固定安装式,光伏组件的朝向不能调整,不能根据太阳的照射方向调整光伏组件的朝向,以便于充分吸收转化太阳能,而且光伏组件在拆卸后不仅搬运不方便,需要工作人员双手搬运,同时在运输时叠放的光伏板容易受到磕碰损坏,影响光伏板的使用,为此,提出一种折叠式光伏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光伏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折叠式光伏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铰接有第一光伏组件内侧,所述第一光伏组件下端安装有向外开口的底槽板,所述底槽板内滑动安装有第二光伏组件,所述底槽板下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下端铰接有电动升降杆的伸缩部,电动升降杆的伸缩工作可通过远程控制,所述第一连接板下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下端铰接有支撑杆上端,第二连接板可在支撑杆上端旋转;

所述第一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外端垂直安装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上端向外安装有第二把手,使第二把手与第一光伏组件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二把手上端设置有磁铁。

优选的,所述底槽板内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前后两端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光伏组件的内端下表面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滑接于滑槽内,所述底槽板下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螺钉,所述第一固定螺钉向上穿过通孔螺接于滑板内,第二光伏组件可以通过滑板在滑槽内的滑动实现在底槽板内的滑动,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固定螺钉实现第二光伏组件在底槽板内全伸出和全缩回位置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光伏组件的外端安装有第一把手,便于第二光伏组件从底槽板内的抽拉。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固定螺钉,所述第三固定螺钉向上穿过第三连接板螺接于底槽板下端内,便于第三连接板在底槽板下端的安装与拆卸。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螺钉,所述第二固定螺钉向上穿过第二连接板螺接于第一连接板下端内,便于第二连接板在第一连接板下端的安装与拆卸。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电动升降杆下端均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安装孔,便于支撑杆与电动升降杆下端固定牢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连接板两端铰接有第一光伏组件,第一光伏组件下端安装的底槽板滑动安装有第二光伏组件,底槽板下端铰接有电动升降杆,第一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外端垂直安装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上端向外的方向安装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上端设置有磁铁,使得两个第一光伏组件可以通过电动升降杆的升降实现角度的调整,使两个第一光伏组件可以同时朝向太阳,增强对太阳能的吸收转化率,同时可以将第二光伏组件从底槽板内拉出,进一步增加对太阳能的吸收转化率,并且两个第一光伏组件还可以同时向内折叠合并,在两个第一光伏组件折叠合并后两个第二把手也可以合并在一起并且通过磁铁吸合固定,便于工作人员的携带移动,同时由于两个第四连接板可以使两个第一光伏组件在折叠后相向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两个第一光伏组件之间互相磕碰损坏;

通过第一连接板两端铰接有第一光伏组件内侧,第一光伏组件下端安装有向外开口的底槽板,底槽板内滑动安装有第二光伏组件,底槽板下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下端铰接有电动升降杆的伸缩部,第一连接板下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下端铰接有支撑杆上端,使两个电动升降杆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升降,从而使两个第一光伏组件的角度实现倾斜,使第一光伏组件可以实时的朝向太阳,增加对于太阳能的吸收转化效率,在必要时可以将第二光伏组件从底槽板内向外拉出,增加光伏板的面积,进一步增强对于太阳能的吸收转化效率,两个第一光伏组件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第三连接板从底槽板下端拆卸下来,将第二连接板从第一连接板下端拆卸下来,再将两个第一光伏组件绕第一连接板相向折叠;

通过第一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外端垂直安装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上端向外安装有第二把手,使第二把手与第一光伏组件在垂直方向上有一定的距离,第二把手上端设置有磁铁,使折叠后的两个第一光伏组件上端的第二把手可以合并在一起,并且通过两个磁铁的吸合固定,便于对两个第一光伏组件的携带移动,同时在两个第四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的间隔下,折叠后的两个第一光伏组件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防止折叠后的两个第一光伏组件在移动搬运的过程中互相磕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槽板的侧视结构剖视图。

图中:1、第一连接板,2、第一光伏组件,3、底槽板,301、滑槽,302、通孔,4、第二光伏组件,5、滑板,6、第一固定螺钉,7、第二连接板,8、第二固定螺钉,9、支撑杆,10、第三连接板,11、第三固定螺钉,12、电动升降杆,13、底座,131、安装孔,14、第四连接板,15、第一把手,16、第二把手,17、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折叠式光伏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1,所述第一连接板1两端铰接有第一光伏组件2内侧,所述第一光伏组件2下端安装有向外开口的底槽板3,所述底槽板3内滑动安装有第二光伏组件4,所述第二光伏组件4的外端安装有第一把手15,便于第二光伏组件4从底槽板3内的抽拉,所述底槽板3内底部开设有滑槽301,所述滑槽301前后两端的底部开设有通孔302,所述第二光伏组件4的内端下表面安装有滑板5,所述滑板5滑接于滑槽301内,所述底槽板3下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螺钉6,所述第一固定螺钉6向上穿过通孔302螺接于滑板5内,第二光伏组件4可以通过滑板5在滑槽301内的滑动实现在底槽板3内的滑动,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固定螺钉6实现第二光伏组件4在底槽板3内全伸出和全缩回位置的固定;所述第三连接板10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固定螺钉11,所述第三固定螺钉11向上穿过第三连接板10螺接于底槽板3下端内,便于第三连接板10在底槽板3下端的安装与拆卸,所述第三连接板10下端铰接有电动升降杆12的伸缩部,电动升降杆12的伸缩工作通过远程控制实现,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螺钉8,所述第二固定螺钉8向上穿过第二连接板7螺接于第一连接板1下端内,便于第二连接板7在第一连接板1下端的安装与拆卸,所述第二连接板7下端铰接有支撑杆9上端,第二连接板7可在支撑杆9上端旋转,使两个电动升降杆12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实现升降,从而使两个第一光伏组件2的角度实现倾斜,使第一光伏组件2可以实时的朝向太阳,增加对于太阳能的吸收转化效率,在必要时可以将第二光伏组件4从底槽板3内向外拉出,增加光伏板的面积,进一步增强对于太阳能的吸收转化效率,两个第一光伏组件2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第三连接板10从底槽板3下端拆卸下来,将第二连接板7从第一连接板1下端拆卸下来,再将两个第一光伏组件2绕第一连接板1相向折叠,所述支撑杆9与电动升降杆12下端均安装有底座13,所述底座13上开设有安装孔131,便于支撑杆9与电动升降杆12下端固定牢固。

所述第一光伏组件2的上表面外端垂直安装有第四连接板14,所述第四连接板14上端向外安装有第二把手16,所述第二把手16上端设置有磁铁17,使折叠后的两个第一光伏组件2上端的第二把手16可以合并在一起,并且通过两个磁铁17的吸合固定,便于对两个第一光伏组件2的携带移动,同时在两个第四连接板14和第一连接板1的间隔下,折叠后的两个第一光伏组件2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防止折叠后的两个第一光伏组件2在移动搬运的过程中互相磕碰损坏。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远程控制可以实现两个电动升降杆12的升降,从而使两个第一光伏组件2的角度实现倾斜,使第一光伏组件2可以实时的朝向太阳,增加对于太阳能的吸收转化效率,在必要时可以将第二光伏组件4从底槽板3内向外拉出,增加光伏板的面积,进一步增强对于太阳能的吸收转化效率,在将第一光伏组件2携带移动时,将第三连接板10从底槽板3下端拆卸下来,将第二连接板7从第一连接板1下端拆卸下来,再将两个第一光伏组件2绕第一连接板1相向折叠,折叠后的两个第一光伏组件2上端的第二把手16可以合并在一起,并且通过两个磁铁17的吸合固定,便于对两个第一光伏组件2的携带移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