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晶材料的分块无尺槽定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6305发布日期:2019-05-03 18:53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基于非晶材料的分块无尺槽定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非晶材料的分块无尺槽定子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机采用定子整体冲片技术,使得定子模块尺寸大,不利于加工和运输。现有的电机定子一般采用0.2mm~0.5mm厚的硅钢片制作,当电机运转时会产生较大的铁耗,降低电机的效率,同时传统电机为了能方便绕线,通常在定子周向开设槽口,电机运转时容易产生尺槽转矩,增加电机的转矩脉动,影响电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电机效率、降低电机转矩脉动的基于非晶材料的分块无尺槽定子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非晶材料的分块无尺槽定子结构,包括由若干个环形卡接成定子整体的定子模块,所述定子模块采用非晶材料制作,所述的定子模块包括弧形的定子轭部、垂直连接在定子轭部上的定子齿部,所述定子轭部一端侧面具有弧形凸起,定子轭部另一端面具有与弧形凸起配合卡接的弧形凹槽,定子齿部上缠绕有绕组线圈,相邻定子模块之间形成的腔体周壁上覆盖有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非晶材料制作电机的定子模块,在电机运行时产生的铁耗会比普通硅钢片电机小很多;而分体式拼接结构,减小了电机定子模块尺寸,提高了电机加工制作的灵活性和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定子加工的废品率,无槽口定子可以有效的减小尺槽转矩,降低电机的转矩脉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定子模块的拼接示意图。

图中:1.定子模块2.定子轭部3.定子齿部4.弧形凸起5.弧形凹槽6.绕组线圈7.绝缘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非晶材料的分块无尺槽定子结构,用于十极十二槽双层绕组直流无刷电机,其包括由十二个环形卡接成定子整体的定子模块1,所述的定子模块1具有弧形的定子轭部2、定子齿部3,定子齿部3垂直连接在定子轭部2内壁中间位置,定子轭部2、定子齿部3以及定子内圈部分构成工字型结构的定子模块1。

所述定子模块1采用非晶材料制作,位于定子轭部2一端侧面具有弧形凸起4,定子轭部2另一端面具有与弧形凸起4配合卡接的弧形凹槽5,定子齿部3上缠绕有绕组线圈6,相邻定子模块1之间形成的腔体周壁上覆盖有绝缘材料7,所述绝缘材料7包括绝缘纸、绝缘塑料等。

绕组下线方法分为两种:

第一种,先下线,再拼接:安装时,首先将绝缘材料7(如绝缘纸)套在定子模块1内周壁上,绕组线圈6缠绕在每个定子模块1的定子齿部3上,然后将每个定子模块1通过弧形凸起4与弧形凹槽5依次卡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个圆环状的定子整体,各个定子模块1上的绕组线圈6的出线端,按照设计要求相连,绕组线圈6之间的连接可通过PCB板或导线连接的形式。由于绕组线圈6是在拼接前就缠绕在定子齿部3上的,因此拼接完成后定子整体不用设置槽口,这样可以有效的削弱电机的尺槽转矩,降低转矩脉动。

第二种,先拼接,再下线:

先将所有的定子模块1通过弧形凸起4与弧形凹槽5依次卡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个圆环状的定子整体,将绝缘材料7套在定子模块1内周壁上,在每个定子模块1的定子齿部3上装入绕组线圈6,并按照电磁设计连线的要求,将绕组线圈6按照规定相连。

上述定子模块1采用非晶材料制作,而非晶材料的厚度仅为普通硅钢片的十分之一,由于导磁材料的厚度影响电机定子的涡流损耗,电机定子上的涡流损耗公式如下:

Pe=Cef2Bm2Δ2V

式中,Δ为导磁材料的厚度,涡流损耗与永磁材料厚度的平方成正比。定子铁耗为定子涡流损耗加上电机的磁滞损耗,所以采用非晶材料代替普通硅钢片后能大幅降低电机定子的铁耗,提升效率,降低温升。

本使用新型可有效的提高非晶材料的使用率,由于采用较窄的非晶带材制作,因此加工出较大的电机定子,避免了在加工较大型或大型电机时,需要同等直接的非晶带材,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电机的绕组加工工艺和制作成本。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