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电机和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2300发布日期:2019-06-21 23:33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洗衣机电机和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领域,尤其涉及直驱洗衣机。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洗衣机的直驱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洗衣机的普及,洗衣机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直驱洗衣机由于具有低噪音、高性能、低耗电等显著优点而备受关注。电机作为直驱洗衣机的核心部件,应在保证优良性能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以增强洗衣机的竞争力。

为保证洗衣机的良好性能,大多数直驱电机采用较多的转子极数设计。目前的洗衣机电机采用的定子极数和转子极数通常为27/36、36/42、36/48等。然而转子极数越多,所需磁钢就越多,相应地其采购成本及工艺成本也越高。为了降低成本,已经提出了每个磁钢采用两极或者三极设计,从而减少磁钢的数量。然而,这种技术虽然减少了磁钢的数量,但是相应地磁钢的体积会较大,这使得转子在整体注塑时,磁钢易开裂而导致报废率变高,最终又导致了工艺成本的增加。

针对磁钢报废率高的问题,又提出了转子框架采用金属材料并把两极或三极磁钢贴附在金属材料上的解决方案。虽然这种方案降低了磁钢的报废率,但是采用金属材料框架后整体注塑成本大大增加。而且,金属框架转动惯量很大,对电机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的洗衣机电机在降低成本同时保证性能良好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以上背景技术而做出的,目的在于在保证性能良好的同时降低洗衣机电机以及洗衣机整机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洗衣机电机,其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绝缘体和三相绕组,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磁钢和转子框架。所述定子铁芯包括:环形本体,其内圆周直径在140mm与250mm之间,并且宽度在5mm与13mm之间;36个磁极,所述磁极从所述环形本体沿径向向外延伸16mm与40mm之间的距离。所述三相绕组中的每一相绕组包括多个布置在所述磁极上的线圈,每一个磁极仅与一相绕组相关联。所述绝缘体使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三相绕组相绝缘。所述转子框架具有盘状部和从所述盘状部的外缘沿平行于电机轴的方向延伸的环状部。所述转子磁钢设置在所述环状部的径向内侧且形成32个磁极。在所述转子磁钢外侧设有导磁金属环。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磁钢可由32块磁钢构成,每个磁钢采用一极设计。或者,所述转子磁钢可由16块磁钢构成,每个磁钢采用两极设计。又或者,所述转子磁钢可由8块磁钢构成,每个磁钢采用四极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导磁金属环设置在所述转子框架的环状部与所述转子磁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框架可由非金属部件构成,例如由塑料制成。或者,所述转子框架可由金属部件构成,例如由冷轧钢制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转子框架的盘状部上可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线性加强筋以及以所述盘状部的中心为圆心的环形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铁芯的每个磁极在其远离所述环形本体的末端部向周向两侧突出,以形成防止线圈脱落的止挡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洗衣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洗衣机电机和由所述洗衣机电机的电机轴直接驱动的滚筒。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洗衣机电机的定子尺寸来综合考虑定子铁芯的磁极数与转子磁钢的磁极数,在保证电机高性能以及低噪音的情况下,减少了磁钢数量,从而降低了电机以及洗衣机整机的成本。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洗衣机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定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转子组件的剖视图。

所有附图都只是示意性的,而且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此外它们仅示出为了阐明本实用新型而必需的那些部分,其他部分被省略或仅仅提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其以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洗衣机电机的整体结构。该洗衣机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具体而言,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1、绝缘体2和三相绕组3等,转子组件包括转子磁钢4、导磁金属环5、转子框架6等。

图2示出了定子组件的更详细的结构。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定子铁芯1具有环形本体,在环形本体上沿其径向向外延伸有多个磁极,所述磁极在周向上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的定子铁芯1中,环形本体的内圆周直径在140mm与250mm之间,并且宽度在5mm与13mm之间。磁极从环形本体向外延伸16mm与40mm之间的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定子铁芯1的磁极的数量设置为36个。

三相绕组3中的每一相(即,U相、V相、W相)绕组包括多个线圈,这些线圈布置在各个磁极上,每一个磁极仅与一相绕组相关联。为了防止线圈脱落,每个磁极在其远离环形本体的末端部向周向两侧突出以形成止挡部。此外,在每个磁极与三相绕组3之间设置有绝缘体2,以使定子铁芯1与三相绕组3绝缘。

图3示出了转子组件的更详细的结构。结合图1和图3可以看出,转子框架6具有处于中间的盘状部和从盘状部的外缘沿平行于电机轴的方向延伸的环状部。在转子框架6的盘状部的中央,设置有适于与电机轴连接的孔。转子框架6可由非金属部件或金属部件构成,优选地由非金属部件构成。所述非金属部件可以是塑料部件,所述金属部件可以是冷轧钢。

为了提高转子框架6的强度,在盘状部上还设置有从盘状部的中心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线性加强筋,以及以盘状部的中心为圆心的环形加强筋。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有三圈环形加强筋,一部分线性加强筋从盘状部的中央(即,盘状部的适于与电机轴连接的中央孔的外壁)穿过所有三圈环形加强筋延伸到盘状部的外周缘,而另一部分线性加强筋则仅从中间的一圈环形加强筋穿过外圈的环形加强筋延伸到盘状部的外周缘。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加强筋的形式和数量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也并非必然要采用对称、均布的设置方式。

此外,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转子框架6的环状部和盘状部的连接部分具有阶梯部。转子组件的另两个部件转子磁钢4和导磁金属环5在该阶梯部处设置在环状部的径向内侧。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环状部和盘状部也可以直接连接,而不必设置上述的阶梯部,此时转子磁钢4和导磁金属环5直接设置在盘状部上。导磁金属环5在径向上位于转子框架6与转子磁钢4之间。转子磁钢4由例如通过粘结或非金属注塑而贴附在导磁金属环5上的多个磁钢片形成。在转子框架6由金属部件构成的实施方式中,导磁金属环5和转子框架6为同一部件,即,导磁金属环5由转子框架6的一部分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转子磁钢4形成32个磁极。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转子磁钢4由32块磁钢构成,每个磁钢采用一极设计。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转子磁钢4可以由16块磁钢构成,每个磁钢采用两极设计,或者,转子磁钢4可以由8块磁钢构成,每个磁钢采用四极设计。在后两种实施方式中,转子框架6可由金属部件构成,或者由金属部件与非金属部件共同构成。

再回到图1,可以看出,定子组件整体组装在转子组件内部,从而形成外转子式的直驱电机。在使用时,转子框架6旋转,带动位于转子框架6的盘状部的中央孔中的电机轴,从而输出动力以驱动洗衣机的滚筒旋转。

与定转子磁极数量为27/36、36/42和36/48等的电机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电机定转子磁极数量采用36/32构造。试验表明,该电机保证了洗衣机所要求的高性能及低噪音,另一方面通过减少磁钢数量而降低了电机以及洗衣机整机的成本。

参考以上的示意性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了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通过对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修改可以设想各种其它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应当被理解成落在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权利要求和其任何等同技术方案所确定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