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装配的Y型插接顶针反扣的电机智能节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3791发布日期:2019-08-07 01:5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装配的Y型插接顶针反扣的电机智能节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装配的Y型插接顶针反扣的电机智能节电器,属于电机智能节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节电器高效控制输出电量,防止电机的漏电和过度用电超负荷情况,达到节能环保的影响,电机智能节电器也是使电机变频输出的控制设备,通常与电机联结成一体结构方便移动操作,所以节电器底座与电机壳套的对接十分重要,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节电器底座常用螺栓杆固定四角与电机壳套螺纹装配耗费劳动,且由于螺栓杆顶端尖利,往往旋紧过度会触碰到电机的定子线圈板,会造成定子有缺口破损而影响电机配电输出,导致定子与转子搭配工作受到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装配的Y型插接顶针反扣的电机智能节电器,以解决节电器底座常用螺栓杆固定四角与电机壳套螺纹装配耗费劳动,且由于螺栓杆顶端尖利,往往旋紧过度会触碰到电机的定子线圈板,会造成定子有缺口破损而影响电机配电输出,导致定子与转子搭配工作受到干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装配的Y型插接顶针反扣的电机智能节电器,其结构包括:电机壳体、转轴柱、主控面板、节电器壳罩、蓄电池槽、按钮顶针座、定子线圈板、转子座,所述节电器壳罩通过按钮顶针座与电机壳体扣合在一起,所述转轴柱插嵌在电机壳体的左侧,所述转轴柱的右端通过轴承与转子座机械连接,所述电机壳体、转轴柱、转子座轴心共线,所述定子线圈板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设在电机壳体内部的上下两侧,所述主控面板与蓄电池槽均安装于节电器壳罩的内部,所述转子座嵌套于电机壳体内部的右端,所述主控面板与蓄电池槽均安设在电机壳体的正上方,所述按钮顶针座设有按压簧杆、槽座、扭簧转杆锤、橡胶球囊、吊杆架、套筒底架、张夹爪针杆、底座板,所述按压簧杆插嵌在槽座的顶端上,所述橡胶球囊嵌套于扭簧转杆锤的右端,所述按压簧杆通过橡胶球囊与扭簧转杆锤机械连接,所述扭簧转杆锤通过橡胶球囊与吊杆架活动连接,所述扭簧转杆锤、橡胶球囊、吊杆架均安设在槽座的内部,所述橡胶球囊的底端紧贴于吊杆架的中段上,所述张夹爪针杆的顶端与吊杆架的凹槽扣合在一起,所述套筒底架与底座板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扭簧转杆锤通过吊杆架与张夹爪针杆机械连接,所述套筒底架与张夹爪针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底座板通过张夹爪针杆与电机壳体扣合在一起。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压簧杆由弹簧管、顶压球杆组成,所述橡胶球囊设有球囊体、卡扣块,所述弹簧管嵌套于顶压球杆的顶端并且轴心共线,所述顶压球杆的底端与球囊体活动连接,所述卡扣块安设在球囊体的右端并且扣合在一起,所述弹簧管通过顶压球杆与球囊体机械连接,所述顶压球杆通过球囊体与扭簧转杆锤机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扭簧转杆锤由橡胶柱块、长转杆、活塞块、扭簧轮环、半球座组成,所述橡胶柱块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焊接在长转杆右端的上下两侧,所述扭簧轮环的右下端通过活塞块与长转杆的左端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扭簧轮环嵌套于半球座的内部,所述扭簧轮环通过长转杆与橡胶柱块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底架由套筒、横板架组成,所述套筒设有四个并且分别嵌套于横板架的中心和三个顶端上,所述横板架与吊杆架均为Y型结构并且相互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夹爪针杆由柱杆、弹簧丝、V型转板、轴轮、顶帽组成,所述V型转板与轴轮为一体结构,所述V型转板通过弹簧丝与柱杆机械连接,所述顶帽的顶面紧贴于柱杆的底面下,所述弹簧丝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焊接在柱杆底端的左右两侧,所述V型转板与轴轮均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设在柱杆的左右下角,所述V型转板通过轴轮与柱杆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板架与吊杆架均为Y型结构,结合了胡克定律的应力与应变效果,形成三个三角形稳定叠加的Y型,具备加固稳定的同时也使张夹爪针杆的装配有精准的节点嵌入位置,相较于常规螺栓铰接,使对接稳定性靠应力节点来便捷操作,节省旋转螺栓的劳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柱杆通过弹簧丝与V型转板形成收缩的张拉力度,通过轴轮旋转先展开V型转板卡住电机壳体对应的槽孔形成反扣的效果,达到勾爪紧固反抓的动作,当下螺栓的旋转进出装配和拆卸,长期攻螺纹会使槽孔磨损扩大松动铰接,而柱杆能通过按压瞬间进入铰接,拆卸也可以灵巧的深入推压柱杆使弹簧丝收叠V型转板拔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球囊为韧性极好的橡胶材料,方便配合按压簧杆与扭簧转杆锤的挤压动作复位,挤压造成橡胶球囊形变,但由于橡胶韧性,使橡胶球囊达到自主复位的效果,常规复位结构需要增设弹簧,对比弹簧结构,橡胶球囊的受力面更加广泛,方便卸掉不同角度挤压的应力。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装配的Y型插接顶针反扣的电机智能节电器,当电机壳体与节电器壳罩装配对接时,操作人员通过按压主控面板的按钮,使按钮顶针座的按压簧杆向下挤压槽座内的橡胶球囊形变,从而带动扭簧转杆锤旋转向下敲击吊杆架,吊杆架顶压张夹爪针杆顺着套筒底架的套筒下降,使张夹爪针杆贯穿底座板反扣电机壳体形成快速的铰接动作,详细的动作通过弹簧管顶推顶压球杆使球囊体形变,从而顶压橡胶柱块向下转动长转杆,联动活塞块带动扭簧轮环在半球座内旋转形成张力下推,通过长转杆联动使柱杆下顶轴轮展开V型转板,通过弹簧丝收缩V型转板,形成反向顶推力卡住电机壳体,也通过顶帽短距离防护顶入的深度,保护了定子线圈板。

本实用新型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运用主控面板与按钮顶针座相配合,人工通过主控面板的按钮下推按压簧杆,使扭簧转杆锤联动橡胶球囊推压使张夹爪针杆下降,形成卸力反弹加压的效果,通过弹簧丝与V型转板反向钩顶铰接电机壳体,达到一个按钮灵巧操作节电器与电机的快速装配效果,节省劳动力且顶针反扣快速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装配的Y型插接顶针反扣的电机智能节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钮顶针座详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钮顶针座工作状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扭簧转杆锤与套筒底架详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张夹爪针杆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电机壳体-1、转轴柱-2、主控面板-3、节电器壳罩-4、蓄电池槽-5、按钮顶针座-6、定子线圈板-7、转子座-8、按压簧杆-61、槽座-62、扭簧转杆锤-63、橡胶球囊-64、吊杆架-65、套筒底架-66、张夹爪针杆-67、底座板-68、弹簧管-611、顶压球杆-612、橡胶柱块-631、长转杆-632、活塞块-633、扭簧轮环-634、半球座-635、球囊体-641、卡扣块-642、套筒-661、横板架-662、柱杆-671、弹簧丝-672、V型转板-673、轴轮-674、顶帽-67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装配的Y型插接顶针反扣的电机智能节电器,其结构包括:电机壳体1、转轴柱2、主控面板3、节电器壳罩4、蓄电池槽5、按钮顶针座6、定子线圈板7、转子座8,所述节电器壳罩4通过按钮顶针座6与电机壳体1扣合在一起,所述转轴柱2插嵌在电机壳体1的左侧,所述转轴柱2的右端通过轴承与转子座8机械连接,所述电机壳体1、转轴柱2、转子座8轴心共线,所述定子线圈板7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设在电机壳体1内部的上下两侧,所述主控面板3与蓄电池槽5均安装于节电器壳罩4的内部,所述转子座8嵌套于电机壳体1内部的右端,所述主控面板3与蓄电池槽5均安设在电机壳体1的正上方,所述按钮顶针座6设有按压簧杆61、槽座62、扭簧转杆锤63、橡胶球囊64、吊杆架65、套筒底架66、张夹爪针杆67、底座板68,所述按压簧杆61插嵌在槽座62的顶端上,所述橡胶球囊64嵌套于扭簧转杆锤63的右端,所述按压簧杆61通过橡胶球囊64与扭簧转杆锤63机械连接,所述扭簧转杆锤63通过橡胶球囊64与吊杆架65活动连接,所述扭簧转杆锤63、橡胶球囊64、吊杆架65均安设在槽座62的内部,所述橡胶球囊64的底端紧贴于吊杆架65的中段上,所述张夹爪针杆67的顶端与吊杆架65的凹槽扣合在一起,所述套筒底架66与底座板68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扭簧转杆锤63通过吊杆架65与张夹爪针杆67机械连接,所述套筒底架66与张夹爪针杆67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底座板68通过张夹爪针杆67与电机壳体1扣合在一起。

请参阅图2-图3,所述按压簧杆61由弹簧管611、顶压球杆612组成,所述橡胶球囊64设有球囊体641、卡扣块642,所述弹簧管611嵌套于顶压球杆612的顶端并且轴心共线,所述顶压球杆612的底端与球囊体641活动连接,所述卡扣块642安设在球囊体641的右端并且扣合在一起,所述弹簧管611通过顶压球杆612与球囊体641机械连接,所述顶压球杆612通过球囊体641与扭簧转杆锤63机械连接,所述扭簧转杆锤63由橡胶柱块631、长转杆632、活塞块633、扭簧轮环634、半球座635组成,所述橡胶柱块631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焊接在长转杆632右端的上下两侧,所述扭簧轮环634的右下端通过活塞块633与长转杆632的左端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扭簧轮环634嵌套于半球座635的内部,所述扭簧轮环634通过长转杆632与橡胶柱块631活动连接,所述橡胶球囊64为韧性极好的橡胶材料,方便配合按压簧杆61与扭簧转杆锤63的挤压动作复位,挤压造成橡胶球囊64形变,但由于橡胶韧性,使橡胶球囊64达到自主复位的效果,常规复位结构需要增设弹簧,对比弹簧结构,橡胶球囊64的受力面更加广泛,方便卸掉不同角度挤压的应力,通过人工下推按压簧杆61顶住橡胶球囊64形变,联动扭簧转杆锤63向下旋转敲击吊杆架65,使吊杆架65带着下降张夹爪针杆67,实现按钮省力控制铰接的动作。

请参阅图4,所述套筒底架66由套筒661、横板架662组成,所述套筒661设有四个并且分别嵌套于横板架662的中心和三个顶端上,所述横板架662与吊杆架65均为Y型结构,结合了胡克定律的应力与应变效果,形成三个三角形稳定叠加的Y型,具备加固稳定的同时也使张夹爪针杆67的装配有精准的节点嵌入位置,相较于常规螺栓铰接,使对接稳定性靠应力节点来便捷操作,节省旋转螺栓的劳动力,通过张夹爪针杆67下降嵌入套筒661且反扣住套筒661,使横板架662的多节点校准槽孔高效辅助铰接,辅助动作流畅。

请参阅图3、图5,所述张夹爪针杆67由柱杆671、弹簧丝672、V型转板673、轴轮674、顶帽675组成,所述V型转板673与轴轮674为一体结构,所述V型转板673通过弹簧丝672与柱杆671机械连接,所述顶帽675的顶面紧贴于柱杆671的底面下,所述弹簧丝672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焊接在柱杆671底端的左右两侧,所述V型转板673与轴轮674均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设在柱杆671的左右下角,所述V型转板673通过轴轮674与柱杆671活动连接,所述柱杆671通过弹簧丝672与V型转板673形成收缩的张拉力度,通过轴轮674旋转先展开V型转板673卡住电机壳体1对应的槽孔形成反扣的效果,达到勾爪紧固反抓的动作,当下螺栓的旋转进出装配和拆卸,长期攻螺纹会使槽孔磨损扩大松动铰接,而柱杆671能通过按压瞬间进入铰接,拆卸也可以灵巧的深入推压柱杆671使弹簧丝672收叠V型转板673拔出,通过柱杆671下降,带动V型转板673下滑顺着轴轮674对外旋转顶住套筒661底部的左右两端,通过弹簧丝672收缩使V型转板673有一个往后勾顶的力铰接电机壳体1,实现间隙中灵巧装配的动作。

工作流程:当电机壳体1与节电器壳罩4装配对接时,操作人员通过按压主控面板3的按钮,使按钮顶针座6的按压簧杆61向下挤压槽座62内的橡胶球囊64形变,从而带动扭簧转杆锤63旋转向下敲击吊杆架65,吊杆架65顶压张夹爪针杆67顺着套筒底架66的套筒661下降,使张夹爪针杆67贯穿底座板68反扣电机壳体1形成快速的铰接动作,详细的动作通过弹簧管611顶推顶压球杆612使球囊体641形变,从而顶压橡胶柱块631向下转动长转杆632,联动活塞块633带动扭簧轮环634在半球座635内旋转形成张力下推,通过长转杆632联动使柱杆671下顶轴轮674展开V型转板673,通过弹簧丝672收缩V型转板673,形成反向顶推力卡住电机壳体1,也通过顶帽675短距离防护顶入的深度,保护了定子线圈板7。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达到运用主控面板3与按钮顶针座6相配合,人工通过主控面板3的按钮下推按压簧杆61,使扭簧转杆锤63联动橡胶球囊64推压使张夹爪针杆67下降,形成卸力反弹加压的效果,通过弹簧丝672与V型转板673反向钩顶铰接电机壳体1,达到一个按钮灵巧操作节电器与电机的快速装配效果,节省劳动力且顶针反扣快速便捷,以此来解决节电器底座常用螺栓杆固定四角与电机壳套螺纹装配耗费劳动,且由于螺栓杆顶端尖利,往往旋紧过度会触碰到电机的定子线圈板,会造成定子有缺口破损而影响电机配电输出,导致定子与转子搭配工作受到干扰的问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