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电机的绕组进行接线和绕组布线的配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6452发布日期:2019-09-12 08:5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用于对电机的绕组进行接线和绕组布线的配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为电机进行绕组布线的配置,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为电动机的绕组接线的配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不同的用于将马达或电机的绕组彼此连接的解决方案。举例而言,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就是被广泛使用的接线配置。三角形接法是将三相系统的三个相串联。也就是说,一个相的末端与下一个相的开端连接。三角形接法主要用于大功率电机。起动这些电机用的例如是星-三角起动电路。星-三角起动电路例如用于起动具有降低能耗的鼠笼式转子的三相电动机。这能避免直接起动所产生的大起动电流,而大起动电流会触发过流保护装置。

目前,绕组相的绕组线例如在安装在相应的接触室中的焊接触点上通过焊接方法与端子末端连接。目前的接线配置复杂且造价高昂,无法实现经济的机器制造或部分自动化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用于电机或电动机的绕组的、经改进的接线和连接方案。

这个目的通过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特征组合而达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对电机的绕组进行接线和绕组布线的配置包括不导电的转换盘,所述转换盘邻近所述绕组布置且设有数个通道,所述通道分别供所述绕组的一条绕组线至少部分地在其中延伸,其中相关的绕组线在所述转换盘的底面上从所述转换盘的径向内侧位置沿径向向外延伸至相应的豁口,其中所述相关的绕组线从所述转换盘的底面贯穿所述豁口,从而转向进入所述通道并且从该处在所述转换盘的顶面上延伸,且其中在所述转换盘的顶面上设有数个绝缘位移触点,所述绕组线通过绝缘位移接触安置在所述绝缘位移触点中,以便形成所述绕组的标准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换盘在所述通道区域内具有用于所述绕组线的豁口,并且所述绕组线贯穿所述豁口而延伸。

优选地,一定数量的所述绝缘位移触点布置于在外围沿径向向外突出于所述转换盘的边缘的外部区段上,使得所述绕组线能够从上方被引入所述绝缘位移触点。

优选地,所述绕组的绕组线的一个末端在所述绝缘位移触点上以星形接法彼此连接。

优选地,所述豁口朝所述转换盘的边缘开放。

优选地,在所述转换盘的顶面上设有插式触点,以便与对配连接器形成插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换盘中的通道延伸至所述插式触点,所述绕组的绕组线穿过所述通道并且与所述插式触点电接触。

优选地,所述插式触点具有包含绝缘位移接触的接线区域。

优选地,所述绝缘位移触点插在形成于所述转换盘的顶面的接触室中并且与所述接触室中的钩状元件卡合。

优选地,所述绕组的各绕组线在所述转换盘的底面上在形成于所述转换盘中或所述转换盘上的通道内部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设计一种具有接触元件和通道的转换盘,使得一方面能够按照标准的接法以简单的方式将绕组线彼此连接,并且优选地设有接触元件,以便能借助插式连接器来接触绕组。

特别优选的是,为了建立例如星形连接而在转换盘上设置绝缘位移接触元件,使得不需要复杂的焊接作业和专用工具就能形成想要的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对电机的绕组进行接线和绕组布线的配置,该配置包括不导电的转换盘,转换盘邻近绕组布置且设有或形成有数个通道,分别供现有绕组的一条绕组线至少部分地在其中延伸,其中在转换盘的顶面上设有数个绝缘位移触点,绕组线通过绝缘位移接触安置在绝缘位移触点中或者说电性连接在绝缘位移触点中,以便形成绕组的标准连接。因此以下是有利的:绕组的绕组线的一个末端在绝缘位移触点上以星形接法彼此连接。

为了形成通道,也可以采用突出于表面的连带,借助这些连带例如可以实现必要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特别有利的技术方案中,如下设置:转换盘在通道区域内具有用于绕组线的相应豁口,并且绕组线(从绕组所在的一侧)贯穿豁口而延伸。

进一步有利的是:一定数量的绝缘位移触点布置于在外围沿径向向外突出于转换盘的边缘的外部区段上,使得绕组线能够从上方以简单的方式被引入绝缘位移触点。举例而言,这就可以使一部分绝缘位移触点沿边缘分布,另一部分绝缘位移触点在旁边(沿径向)向内偏移,从而简化绕组线的穿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有利技术方案中,如下设置:豁口朝转换盘的边缘开放,这同样便于将绕组线穿过腔室或通道来安装绕组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涉及将绕组电性连接至电源。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在转换盘的顶面上设有用来与相应的对配连接器形成插式连接的插式触点。为此而进一步提出:转换盘中的通道延伸至插式触点,绕组的绕组线穿过这些通道并且与插式触点电接触。特别有利的是:插式触点在其保持部上具有用于绕组线的绝缘位移端子。

通过这种方式,借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配置也能方便地实现到电压或电流供给装置的连接。

关于本实用新型其他有利改进方案的特征请参阅从属技术方案,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配置的透视图;

图2为图1中的配置的细节;及

图3为图1中的配置的又一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向相同的功能特征和/或结构特征。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配置1的透视图。

图中示出电动机的绕组20的绕组容置部。绕组20上方设有电绝缘(也就是不导电)的转换盘10,该转换盘呈基本扁平的圆柱形形状。转换盘10具有数个用于绕组线21的通道11。

一部分通道11延伸至绝缘位移触点30,这些绝缘位移触点用于以星形接法为绕组20布线,这由图2以细节图的方式详细示出。

在转换盘10的底面上,绕组20的相关绕组线21从转换盘10的径向内侧位置沿径向向外(优选在形成于转换盘中或转换盘上的通道内部)延伸至相应的豁口或边缘槽隙13。绕组线21部分地在图中所示的通道11中从转换盘10的底面贯穿豁口13,从而在该处转向进入通道11并且从该处在转换盘10的顶面12上朝绝缘位移触点30方向延伸。如此一来,在底面与相关的绝缘位移触点30之间存在数次按规定设置的转向。绝缘位移触点30插在转换盘10的接触室32中并且具有向上开放的接触区33。其中,绝缘位移触点30与接触室32中的钩状元件卡合,绝缘位移开口则分别朝转换盘10方向定向。绕组线21通过绝缘位移接触安置在绝缘位移触点中以建立标准的星形连接。绕组线21在通道11中围绕圆柱形立柱17受到导引,使得绕组线在这次转向后从相应的通道11正交地进入绝缘位移触点30的相应的接触区33,从而形成特别可靠的连接。此外,立柱17一体形成于转换盘10的顶面12。三个各具有两个接触区33的绝缘位移触点30设置于在外围沿径向向外突出于转换盘10的边缘15的外部区段16上。另外两个绝缘位移触点30沿径向向内且在周向上相对于三个外侧的绝缘位移触点30偏移设置。

如图1至图3进一步所示,豁口13朝转换盘10的边缘15开放。

图3示出配置1的又一细节。在转换盘10的顶面12上设有插式触点40,以便与图中未示出的对配连接器形成插式连接。为此设有从转换盘10中的豁口延伸至插式触点40的通道11,绕组20的绕组线21穿过这些通道并且与插式触点40电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不限于前述优选实施例,确切而言可如下设置: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来调整所述配置或者所述通道、豁口和触点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