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架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6449发布日期:2019-09-12 08:5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架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骨架及电机。



背景技术:

罩极异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罩极电机)是单相交流电动机的一种,其结构和工艺相比其他电动机较为简单,价格低廉,在特定的场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现有罩极电机的绕组组件加工需时要在骨架1'上绕好漆包线2',电源线3'的接线端穿过骨架1'上的A孔与漆包线2'焊接在一起,电源线3'的出线端穿过骨架上的B孔后拉扯紧固,随后进行穿PVC套管、穿端子护套、打端子等工序,整个工序过程繁琐复杂,生产效率低下。随着电机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急需继续提高电机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架及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绕组组件加工过程繁琐复杂,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架,包括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上开设有开口槽和闭孔,所述开口槽用于固定电源线的出线端。

可选地,所述开口槽具有向外沿方向渐扩的V型槽口。

可选地,所述开口槽的侧面具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

可选地,所述开口槽为直槽,所述直槽的侧壁具有限位部。

可选地,所述开口槽倾斜开设于所述骨架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开口槽与所述闭孔相邻设置。

可选地,所述开口槽的槽宽与电源线的线径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开口槽的槽底具有与电源线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的弧型容置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机,包括电源线组件和以上任一的骨架,所述电源线组件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出线端固定于所述开口槽内。

可选地,所述电机为罩极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架及电机,电源线的出线端能够直接压入固定于骨架本体上开设的开口槽内,省略了现有技术电源线穿过骨架上的B孔并拉扯紧固的步骤,而且由于电源线的出线端无需穿设,PVC套管以及端子与端子护套可提前安装在电源线上,实现电源线的组件化,很好地解决了电机绕组组件加工时步骤繁琐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绕组组件穿线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骨架;2'、漆包线;3'、电源线;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种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采用图2中骨架的绕组组件的穿线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种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三种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四种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罩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骨架;11、开口槽;111、弧型容置腔;12、闭孔;2、漆包线;3、电源线组件;31、端子与端子套;32、PVC套管;4、端盖;5、定子铁芯;6、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2、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架1,包括骨架本体,骨架本体上开设有开口槽11和闭孔12,开口槽11用于固定电源线的出线端。

电源线的出线端能够直接压入固定于骨架本体上开设的开口槽11内,省略了现有技术电源线穿过骨架1'上的B孔并拉扯紧固的步骤,而且由于电源线的出线端无需穿设,PVC套管32以及端子与端子套31可提前安装在电源线上,实现电源线的组件化,很好地解决了电机绕组组件加工时步骤繁琐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开口槽1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开设多个,电源线组件3可以一体化采购并提前装配好,再将电源线的出线端直接压入开口槽11固定,使得电机的组装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开口槽11具有向外沿方向渐扩的V型槽口。

V型槽口能够实现电源线易进难出,增加骨架1的可靠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开口槽11的侧面具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

开口槽11的侧面具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防止电源线脱落,提高了骨架1的可靠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开口槽11为直槽,直槽的侧壁具有限位部。

如图4所示,开口槽11为直槽,直槽的侧壁具有两个限位部,同样起到增加骨架1防脱落性的作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开口槽11倾斜开设于骨架本体上。

开口槽11倾斜开设,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槽深,能提高骨架1的可靠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开口槽11与闭孔12相邻设置。

开口槽11与闭孔12相邻设置,便于电源线的固定和整理。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开口槽11的槽宽与电源线的线径相匹配。

开口槽11的槽宽与电源线的线径相匹配,保证电源线固定的牢靠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开口槽11的槽底具有与电源线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的弧型容置腔111。

弧型容置腔111能够保证电源线的出线端长期固定于开口槽11内时不会产生磨损,提高可靠性。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罩极电机,包括电源线组件3和以上任一的骨架1,电源线组件3包括电源线,电源线的出线端固定于开口槽11内。

罩极电机包括转子6、定子铁芯5、端盖4、骨架1、漆包线2、塑封料和电源线组件3等。骨架1上装有漆包线2、聚脂薄膜粘胶带和电源键组件等。

骨架1上开设有闭孔12与开口槽11。开口孔的槽口为上宽下窄的“V”字型结构,此结构可以让电源线易进难出,增加骨架1的可靠性;开口孔的孔径与电源线的线径相当。

骨架1上的开口槽11的槽口的形状多样化,可以是平行槽,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波浪槽或是锯齿槽、喇叭口槽等,槽内也可增加若干个凸起结构,增强骨架1的防脱落性;开口槽11的方向也可以是倾斜的、平行的或者竖直的,只要不影响漆包线2的缠绕与电源线的安装,开口槽11的位置也可以是任意的。

骨架1绕完漆包线2后,电源线的接线端从闭孔12穿进并与漆包线2相接,电源线出线端可以直接压进开口孔,减少了电源线穿过B孔并拉扯紧固的步骤。同时由于电源线出线端不需要穿过孔,PVC套管32、端子与端子套31可以提前安装在电源线上,实现电源线组件化,很好地解决了罩极电机绕组组件加工时步骤繁琐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