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母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7047发布日期:2019-06-05 22:43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配电箱母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箱母线结构。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电力控制中心的统称,一般为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箱内一般都会设置开关盒,开关盒之间需要通过母线进行连接,但是现有技术开关盒之间的母线一般都设置在开关盒上方,而且是裸露在外部,这样一打开配电箱的门就能直接接触到母线,安全隐患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隐患较小的配电箱母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电箱母线结构,包括配电箱本体以及设置在配电箱本体的多个开关盒,配电箱本体内还设有固定板,多个开关盒设置在固定板上,且开关盒后部与固定板之间还留有供母线穿过的间隙,多个开关盒之间通过穿过间隙的母线连接,且母线还通过母线夹固定在固定板上。

作为优选,母线一部分被开关盒挡住,另一部分裸露在外部,且裸露在外部的母线上套设有保护套。

作为优选,母线未连接处均套设有保护套。

作为优选,母线为多条,且多条母线之间的距离相同。

作为优选,两条母线之间的距离与母线本身的宽度相同。

作为优选,母线夹设置在母线的两端。

作为优选,母线夹包括夹座以及夹盖,且母线卡紧在夹座与夹盖之间。

作为优选,母线有四根,且四根母线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四根母线组合后的高度小于任意一个开关盒的高度。

作为优选,固定板的高度小于最高的开关盒的高度相同。

采用以上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将母线设置在开关盒的后面,这样大部分母线被开关盒挡住了,而且母线距离柜门距离也较远,这样安全隐患较小,并且通过母线夹将母线固定在固定板上,这样固定也比较牢固。

将裸露在外面的母线上套设保护套,这样安全隐患更小。

将母线未连接的部位都设置保护套,用户就更不容易触碰到母线,即安全隐患就更小了。

而且将所有母线组合后的高度小于任意一个开关盒的高度,这样任意一个开关盒都会覆盖一部分母线,使得安全隐患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配电箱母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电箱母线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1、配电箱本体;2、开关盒;3、固定板;4、母线;5、母线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具体实施例一:一种配电箱母线结构,包括配电箱本体1、设置在配电箱本体内部的固定板3、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多个开关盒2以及用于连接开关盒的母线4,其中:

配电箱本体1内设置有支撑架,固定板3是固定在支撑架上的;

多个开关盒2都是固定在固定板3上,并且每个开关盒2背部与固定板3之间都设置一定的空隙;

母线4有四条,四条母线4均是穿过开关盒2与固定板3之间的空隙然后与开关盒2连接的,并且母线4两端通过母线夹5固定在固定板3上,而且母线夹5包括夹座以及夹盖,母线4卡紧在夹座与夹盖之间。

具体实施例二: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具体实施例二中母线4一部分是被开关盒2挡住了,另一部分是裸露在外部,并且裸露在外部的这一部分母线4外套设有保护套。

具体实施例三: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具体实施例三中未与开关盒2连接的母线4外均套设保护套。

具体实施例四: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具体实施例四中母线4为三条。

具体实施例五: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具体实施例五中母线4之间的距离相同,且四根母线4组合后的高度小于任意一个开关盒2的高度。

具体实施例六: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具体实施例六中固定板3的高度小于最高的开关盒2的高度相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