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锁机构及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5147发布日期:2019-06-11 22:3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锁机构及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锁机构及开关柜。



背景技术:

传统开关柜实现门的联锁是采用如下方案:让上门压住中门第一压条、中门压住下门第二压条,当上门不开启时,中门和下门都不能开启。

该方案存在如下缺陷:

1、若在使用过程中,上门和中门关闭的情况下,下门不关则不能实现“上压下”的形式,人员在带电的情况下仍可打开下门进入带电室,存在安全隐患;

2、上压下的形式从结构形式上讲是硬碰硬的方式,因此长时间接触和摩擦会让压条掉漆,从而产生生锈;

3、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具有很强的凸出感,影响柜体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联锁机构及开关柜,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联锁机构,包括复位组件、插销、导向柱以及设置在待联锁的两扇门中位于下方的门的内侧的联锁支架,导向柱的一端与待联锁的两扇门中位于上方的门的内侧相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联锁支架上设有锁孔,插销活动设置在复位组件上;

当待联锁的两扇门均关闭时,插销的上端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抵着导向柱的自由端,插销的下端在导向柱的作用下进入到联锁支架上的锁孔内;当待联锁的两扇门中位于上方的门进行开启过程中,复位组件促使插销的下端退出锁孔,以使位于下方的门可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实现联锁,长期使用过程中整体性能不受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导向柱水平设置,导向柱自由端与插销上端相接触的部分设有锥面,当待联锁的两扇门中位于上方的门进行关闭过程中,插销的上端将与锥面的不同位置接触,并通过锥面不同位置的高度差促使插销下移。

进一步,插销上端的端部设有与锥面相匹配的球面结构。

采用上述进两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稳定的实现将插销进行向下推动。

进一步,复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架、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一复位弹簧,第一限位架设置在待联锁的两扇门所闭合的两室之间的公共隔板的下端面上,第一限位架和公共隔板上分别设有第二过孔和第一过孔,插销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插销位于公共隔板上方的部分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插销位于第一限位架与公共隔板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一复位弹簧设置在第一限位块与公共隔板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的确保插销的下端进入到锁孔内,以及从锁孔内退出。

进一步,复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架、第三限位架、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和第二复位弹簧,第二限位架和第三限位架均与待联锁的两扇门中位于下方的门所闭合的室的侧板相连接,第二限位架和第三限位架均位于联锁支架的上方,第二限位架位于第三限位架的上方,第二限位架和第三限位架上分别设有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插销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插销位于第二限位架上方的部分上设有第三限位块,插销位于第二限位架与第三限位架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四限位块,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在第三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架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的确保插销的下端进入到锁孔内,以及从锁孔内退出。

一种开关柜,开关柜包括联锁机构。

进一步,还包括柜体、上门、中门和下门,柜体的前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计量室、负控室和带电室,上门、中门和下门分别盖合计量室、负控室和带电室,上门与中门之间和中门与下门之间均设有联锁机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上门与中门之间和中门与下门之间均设置联锁机构,能够有效的防止误操作,防止人员误入带电室,从而保证人员安全,同时也能保证柜体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两扇门处于关闭状态下实施例一所述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两扇门处于开启状态下实施例一所述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两扇门处于关闭状态下实施例二所述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两扇门处于开启状态下实施例二所述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所述开关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联锁机构,110、复位组件,111a、第一限位架,112a、第一限位块,113a、第二限位块,114a、第一复位弹簧,111b、第二限位架,112b、第三限位架,113b、第三限位块,114b、第四限位块,115b、第二复位弹簧,120、插销,121、球面结构,130、导向柱,131、锥面,140、联锁支架,141、锁孔,2、柜体,210、计量室,220、负控室,230、带电室,3、上门,4、中门,5、下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联锁机构,包括复位组件110、插销120、导向柱130和联锁支架140,联锁支架140设置在待联锁的两扇门中位于下方的门的内侧,导向柱130的一端与待联锁的两扇门中位于上方的门的内侧相连接,导向柱13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联锁支架140上设有锁孔141,插销120活动设置在复位组件110上。

当待联锁的两扇门均关闭时,插销120的上端在复位组件110的作用下抵着导向柱130的自由端,插销120的下端在导向柱130的作用下进入到联锁支架140上的锁孔141内,从而使得位于下方的门与位于上方的门实现联锁,当待联锁的两扇门中位于上方的门进行开启过程中,复位组件110促使插销120的下端退出锁孔141,以使位于下方的门可开启。

导向柱130水平设置,导向柱130自由端能与插销120上端相接触的部分设有锥面131,当待联锁的两扇门中位于上方的门进行关闭过程中,插销120的上端将与锥面131的不同位置接触,并通过锥面131不同位置的高度差促使插销120下移,直至进入到联锁支架140上的锁孔141内,插销120上端的端部设有与锥面131相匹配的球面结构121。

当然在实际设计及安装过程中,导向柱130可以是按预设角度倾斜的与待联锁的两扇门中位于上方的门的内侧相连接,导向柱130的自由端高于导向柱130的另一端,所谓预设角度需要满:当待联锁的两扇门中位于上方的门进行关闭过程中,插销120的上端将与倾斜的导向柱130的不同位置接触,并通过导向柱130预设的倾斜角度的不同位置的高度差促使插销120下移,直至插销120的下端进入到联锁支架140上的锁孔141内。

复位组件110包括第一限位架111a、第一限位块112a、第二限位块113a和第一复位弹簧114a,第一限位架111a设置在待联锁的两扇门所闭合的两室之间的公共隔板的下端面上,第一限位架111a和公共隔板上分别设有第二过孔和第一过孔,插销120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插销120位于公共隔板上方的部分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12a,插销120位于第一限位架111a与公共隔板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二限位块113a,第一复位弹簧114a设置在第一限位块112a与公共隔板之间,最好是第一复位弹簧114a套在位于第一限位块112a与公共隔板之间的插销120上,且第一复位弹簧114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112a和公共隔板抵触连接,即第一复位弹簧114a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一种联锁机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仅复位组件110有所不同,其它均相同,而在本实施例中复位组件110包括第二限位架111b、第三限位架112b、第三限位块113b、第四限位块114b和第二复位弹簧115b,第二限位架111b和第三限位架112b均与待联锁的两扇门中位于下方的门所闭合的室的侧板相连接,第二限位架111b和第三限位架112b均位于联锁支架140的上方,第二限位架111b位于第三限位架112b的上方,第二限位架111b和第三限位架112b上分别设有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插销120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插销120位于第二限位架111b上方的部分上设有第三限位块113b,插销120位于第二限位架111b与第三限位架112b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四限位块114b,第二复位弹簧115b设置在第三限位块113b与第二限位架111b之间,最好是第二复位弹簧115b套在位于第三限位块113b与第二限位架111b之间的插销120上,且第二复位弹簧115b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限位块113b与第二限位架111b抵触连接,即第二复位弹簧115b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实施例三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开关柜,开关柜包括联锁机构1,开关柜还包括柜体2、上门3、中门4和下门5,其中,柜体2的前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计量室210、负控室220和带电室230,上门3、中门4和下门5分别盖合计量室210、负控室220和带电室230,上门3通过铰链与柜体2相连接,上门3在以铰链为轴进行转动过程中实现对计量室210的开启和关闭,中门4通过铰链与柜体2相连接,中门4在以铰链为轴进行转动过程中实现对负控室220的开启和关闭,在本实施例中,中门4的下端盖合着部分负控室220,下门5通过铰链与柜体2相连接,下门5在以铰链为轴进行转动过程中配合中门4共同实现对负控室220的开启和关闭。

上门3与中门4之间设有实施例一所述的联锁机构1,具体如下:

导向柱130的非自由端与上门3的内侧相连接,联锁支架140与中门4的内侧相连接,第一限位架111a设置在计量室210与负控室220之间的公共隔板的下端面上,或者,第一限位架111a设置在负控室220的顶板上,第一限位架111a和公共隔板上分别设有第二过孔和第一过孔,插销120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插销120位于公共隔板上方的部分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12a,插销120位于第一限位架111a与公共隔板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二限位块113a,第一复位弹簧114a套在位于第一限位块112a与公共隔板之间的插销120上,且第一复位弹簧114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112a和公共隔板抵触连接。

当上门3与中门4均关闭时,插销120的上端在复位组件110的作用下抵着导向柱130的自由端,插销120的下端在导向柱130的作用下进入到联锁支架140上的锁孔141内,从而使得中门4与上门3实现联锁,当上门3进行开启过程中,复位组件110促使插销120的下端退出锁孔141,以使中门4可开启。

中门4与下门5之间设有实施例二所述的联锁机构1,具体如下:

导向柱130的非自由端与中门4下端的内侧相连接,联锁支架140与下门5的内侧相连接,第二限位架111b和第三限位架112b均与带电室230的侧板相连接,第二限位架111b和第三限位架112b均位于联锁支架140的上方,第二限位架111b和第三限位架112b上分别设有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插销120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插销120位于第二限位架111b上方的部分上设有第三限位块113b,插销120位于第二限位架111b与第三限位架112b之间的部分上设有第四限位块114b,第二复位弹簧115b套在位于第三限位块113b与第二限位架111b之间的插销120上,且第二复位弹簧115b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限位块113b与第二限位架111b抵触连接。

当中门4与下门5均关闭时,插销120的上端在复位组件110的作用下抵着导向柱130的自由端,插销120的下端在导向柱130的作用下进入到联锁支架140上的锁孔141内,从而使得下门5与中门4实现联锁,当中门4进行开启过程中,复位组件110促使插销120的下端退出锁孔141,以使下门5可开启。

进线开关设有断路器,断路器通过行程开关与上门3相串接,行程开关设置在计量室210开口端的边缘,如长边缘、下边缘或侧边缘,当上门3开启时设于计量室210处的行程开关的触点分离,从而促使进线开关实现跳闸。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