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的边充电边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4505发布日期:2019-05-31 21:33阅读:58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用的边充电边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实用的边充电边放电电路。



背景技术:

现今的电子产品都是带可充电电池的,但是有的电子产品的电池充电时充电电流很小,使用的时候放电电流却很大,如果让电池边充电边放电,就会导致电池的电量却越用越少,最终可能损坏电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用的边充电边放电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实用的边充电边放电电路,包括电池、USB充电器、USB输入接口和与USB输入接口电连接的充电器给系统供电电路、电池给系统供电电路、充电器给电池充电电路,所述充电器给系统供电电路另一端与USB充电器电连接,所述电池给系统供电电路另一端分别与USB充电器和电池正极电连接,所述充电器给电池充电电路另一端与电池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池负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充电器给系统供电电路包括一个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正极与USB输入接口电连接,负极与USB充电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给系统供电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和串联电阻R4、R5,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USB充电器电连接,漏极与电池正极电连接,栅极电连接于串联电阻R4、R5之间,所述电阻R4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另一端与USB输入接口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场效应管Q1为P沟道型场效应管。

优选地,所述充电器给电池充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2和并联电阻R28、R29,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USB输入接口电连接,负极与并联电阻R28、R29电连接,所述并联电阻R28、R29另一端与电池正极电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让充电器给电池边充电边给系统供电,系统正常工作中将电池充电和系统供电分开,很好的保护了电池,并减少了电池的充电时间,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充电器时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有充电器时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用的边充电边放电电路,包括电池、USB充电器、USB输入接口和与USB输入接口电连接的充电器给系统供电电路1、电池给系统供电电路2、充电器给电池充电电路3,所述充电器给系统供电电路1另一端与USB充电器电连接,所述电池给系统供电电路2另一端分别与USB充电器和电池正极电连接,所述充电器给电池充电电路3另一端与电池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池负极接地。

所述充电器给系统供电电路1包括一个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正极与USB输入接口电连接,负极与USB充电器电连接。

所述电池给系统供电电路2包括场效应管Q1和串联电阻R4、R5,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USB充电器电连接,漏极与电池正极电连接,栅极电连接于串联电阻R4、R5之间,所述电阻R4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另一端与USB输入接口电连接。

所述场效应管Q1为P沟道型场效应管。

所述充电器给电池充电电路3包括二极管D2和并联电阻R28、R29,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USB输入接口电连接,负极与并联电阻R28、R29电连接,所述并联电阻R28、R29另一端与电池正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1)、参照图2,在没有充电器的情况下,只有电池通过场效应管Q1给系统供电;

(2)、参照图3,当插入电源适配器的时候,场效应管Q1导通电压不满足,处于关闭状态,直接由二极管D1给系统供电,同时通过二极管D2和并联电阻R28、R29给电池充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