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及其高压输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3658发布日期:2019-05-31 21:26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及其高压输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及其高压输电模块。



背景技术:

移动式变电站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变电站,是一种有效的应急供电设备,但是由于移动变电站没有固定的站址,需要放在载具上以随时进行运输,有限高限宽的要求,所以对于移动变电站就有紧凑、低高度、抗震、集成度高等要求。

现有技术中,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一般由复合式组合电器、电压互感器以及避雷器构成,其中,复合式组合电器是除变压器、母线以外的所有一次电器元件的组合,一般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和电流互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复合式组合电器、电压互感器以及避雷器分开间隔布置,各自有各自的支架,复合式组合电器的进出线套管都是竖直放置,且出线套管高度较高,进出线套管高度相差较大,且电压互感器与避雷器的高度和复合式组合电器的套管高度几乎平齐,导致高压输电模块设备整体高度较高,另外,复合式组合电器的出线套管与电压互感器之间以及电压互感器与避雷器之间均要留出一定的间距,该间距一般为750mm,导致高压输电模块的长度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缩短高压输电模块的长度,降低高压输电模块的长度,以便于移动变电站的运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包括复合式组合电器、电压互感器以及避雷器,还包括支架,所述复合式组合电器、所述电压互感器以及所述避雷器均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复合式组合电器的出线套管横向设置于所述电压互感器的上方,所述出线套管与所述电压互感器之间以及所述电压互感器与所述避雷器之间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线套管通过连接弯头安装于所述复合式组合电器的电流互感器,所述出线套管与所述电流互感器在所述连接弯头内接通。

优选地,所述连接弯头为三通连接弯头,所述三通连接弯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出线套管连接,所述三通连接弯头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所述三通连接弯头的第三端设置观察窗以便于所述出线套管与所述电流互感器在所述三通连接弯头内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复合式组合电器还包括三工位开关、断路器以及三工位机构箱,所述断路器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电流互感器位于所述断路器上方且所述电流互感器通过所述三工位开关连接于所述断路器,所述三工位机构箱设置于所述支架并位于所述断路器下方。

优选地,所述复合式组合电器还包括断路器机构箱,所述复合式组合电器、所述电压互感器以及所述避雷器依次间隔设置,所述断路器机构箱连接于所述支架并位于所述复合式组合电器远离所述电压互感器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电压互感器的顶部与所述避雷器的顶部平齐。

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包括:

载具;

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所述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的支架设置于所述载具。

优选地,所述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通过所述载具接地。

优选地,所述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的支架与所述载具之间设置有抗震结构。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包括复合式组合电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以及支架,其中,复合式组合电器、电压互感器以及避雷器均集成于该支架,复合式组合电器的出线套管横向设置于电压互感器的上方,此处的横向包括完全水平的横向,也包括倾斜设置向水平方向靠近的设置方式,出线套管与电压互感器之间以及电压互感器与避雷器之间电气连接;

在应用时,上述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通过将复合式组合电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都设置于同一个支架,能够提高高压输电模块集成度,使其更加稳定;将位置较高的出线套管横向设置,能够降低高压输电模块的整体高度,同时将电压互感器设置于出线套管下方,将原来出线套管与电压互感器之间的横向间距调整为竖向间距能够缩短高压输电模块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该车载移动变电站包括载具以及如上所述的高压输电模块,由于上述的高压输电模块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高压输电模块的车载移动变电站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为出线套管;2为电流互感器;3为三工位开关;4为断路器;5为断路器机构箱;6为三工位机构箱;7为电压互感器;8为避雷器;9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之一是提供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以便缩短高压输电模块的长度,降低高压输电模块的长度,便于移动变电站的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核心是提供一种基于上述高压输电模块的车载移动变电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该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包括复合式组合电器、电压互感器7、避雷器8以及支架9。

其中,复合式组合电器、电压互感器7以及避雷器8均集成于该支架9,复合式组合电器的出线套管1横向设置于电压互感器7的上方,此处的横向包括完全水平的横向,也包括倾斜设置向水平方向靠近的设置方式,出线套管1与电压互感器7之间以及电压互感器7与避雷器8之间电气连接,具体地,出线套管1与电压互感器7之间以及电压互感器7与避雷器8之间通过钢芯铝绞线和/或铜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通过将复合式组合电器、电压互感器7、避雷器8都设置于同一个支架9,能够提高高压输电模块集成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复合式组合电器、电压互感器7、避雷器8各自通过支架9安装的方式更加稳定;将位置较高的出线套管1横向设置,能够降低高压输电模块的整体高度,同时将电压互感器7设置于出线套管1下方,将原来出线套管1与电压互感器7之间的横向间距调整为竖向间距,能够缩短高压输电模块的长度,降低电压互感器7与避雷器8的高度,使其更加稳固。

作为优选地,出线套管1可通过连接弯头安装于复合式组合电器的电流互感器2,连接弯头可采用双头结构或多头结构,若为双头结构,两连接头之间的夹角可采用45°或者90°,连接弯头为中空结构,端部具有法兰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电流互感器2以及出线套管1,出线套管1与电流互感器2在连接弯头内接通。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弯头为三通连接弯头,三通连接弯头的第一端与出线套管1连接,三通连接弯头的第二端与电流互感器2连接,三通连接弯头的第三端设置观察窗,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三端与第一端的轴线分别与第二端的轴线垂直,该观察窗由透明材料,如玻璃、亚克力、塑料等制成,在使用时,用户可通过该观察窗观察出线套管1与电流互感器2在三通连接弯头内的连接,以便于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复合式组合电器不仅包括上述的出线套管1以及电流互感器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合式组合电器还包括三工位开关3、断路器4以及三工位机构箱6,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复合式组合电器还可以包括其他的设备,断路器4设置于支架9,电流互感器2位于断路器4上方且电流互感器2通过三工位开关3连接于断路器4,三工位机构箱6设置于支架9并位于断路器4下方,通过将三工位机构箱6挂在支架9的下方,使其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以方便用户接线。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合式组合电器、电压互感器7以及避雷器8依次间隔设置,复合式组合电器还包括断路器机构箱5,断路器机构箱5连接于支架9并位于复合式组合电器远离电压互感器7的一端,以便于断路器机构箱5的安装。

作为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压互感器7的顶部与避雷器8的顶部平齐,以便于接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移动变电站,该车载移动变电站包括载具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其中,载具可以为平板车、卡车、拖车等;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的支架9设置于载具;由于该车载移动变电站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高压输电模块,所以车载移动变电站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的支架9可通过多种方式连接载具,比如焊接、螺纹紧固件连接等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的支架9通过螺栓连接于载具。

作为优选地,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上的各设备均通过支架9与载具连接,再通过载具统一接地。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为提高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可在车载移动变电站高压输电模块的支架9与载具之间设置有抗震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抗震结构为厚度10mm的抗震胶垫,在安装时,将抗震胶垫垫在支架9与载具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移动变电站及其高压输电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