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套成品转运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3657发布日期:2019-05-31 21:2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缸套成品转运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气缸套成品转运的小车。



背景技术:

气缸套作为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在内燃机上广泛应用。气缸套生产工序多,在气缸套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后续的检验、清洗、包装等工序才能发货出厂。在这些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进行转运才能完成。在转运过程中,工件之间相互碰击,造成碰伤;由于成品气缸套最后一道工序多为珩磨内孔,气缸套上的珩磨油、清洗油随着转运到处滴漏,造成现场环境差;转运时,多采用单层小车,造成每次转运工件数量少,转运次数多,造成人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操作的双层转运小车,在解决气缸套珩磨油、清洗油到处滴漏的问题的同时,同时解决气缸套由于转运造成的碰伤以及减少人员转运次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缸套成品转运小车,包括车架,车架的底部设有滚轮机构,车架的后侧设有把手,所述车架包括下部的第一层架和上部的第二层架,所述第一层架上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用于插入气缸套的凹槽,所述第二层架上铰接有活动框架,活动框架可绕铰接轴进行转动,所述活动框架上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有多个用于插入气缸套的通孔。

所述活动框架的外侧与车架之间连接有活动定位装置。

所述活动定位装置包括靠近所述铰接轴的曲柄滑块机构以及靠外的曲柄摇杆机构。

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包括第一曲柄、第一连杆,所述曲柄摇杆机构包括第二曲柄、第二连杆、摇杆。

所述车架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导轮,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滑槽与所述导轮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框架铰接在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活动框架靠近铰接轴的端部之间为第一曲柄。

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摇杆的一端铰接,摇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二连杆的的另一端与活动框架铰接在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与活动框架靠近铰接轴的端部之间为第二曲柄。

活动框架打开后通过支支撑件和第一连杆支撑活动框架,曲柄摇杆机构起定位作用。闭合时通过拉动曲柄摇杆机构使第一连杆与支撑件之间滑动脱离,使活动框架与第二层架闭合。

所述活动框架与所述第二层架通过合页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合页的转轴即为所述铰接轴。

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为塑料隔板。塑料材质减轻小车重量,防止碰伤。

所述滚轮机构包括两个转向轮和两个定向轮,用于转运移动。

小车的第一层架固定有第一隔板,第二层架上固定第二隔板,用于缸套定位和防止碰伤。活动框架和第二层架铰接,活动框架可以绕铰接轴转动,从而实现活动框架的打开和关闭,方便装卸。在装取工件时,第一隔板上的凸台保证气缸套的准确定位,避免气缸套距离过近造成碰伤。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活动框架打开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本说明书所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2所示,一种气缸套成品转运小车,包括车架1,车架1的底部设有滚轮机构2,车架1的后侧设有把手3,所述车架1包括下部的第一层架4和上部的第二层架5,所述第一层架4上设有底板41,所述底板4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42,所述第一隔板42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用于插入气缸套10的凹槽421,所述第二层架5上铰接有活动框架6,活动框架6可绕铰接轴52进行转动,所述活动框架6上设有第二隔板61,所述第二隔板61设有多个用于插入气缸套10的通孔62。

所述活动框架6的外侧与车架1之间连接有活动定位装置。所述活动定位装置包括靠近所述铰接轴52的曲柄滑块机构8以及靠外的曲柄摇杆93机构9。

所述曲柄滑块机构8包括第一曲柄81、第一连杆82,所述曲柄摇杆93机构9包括第二曲柄91、第二连杆92、摇杆93。所述车架1上设有支撑件7,所述支撑件7上设有导轮,所述第一连杆82的一端通过滑槽与所述导轮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框架6铰接在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活动框架6靠近铰接轴52的端部之间为第一曲柄81。

所述第二连杆92的一端与摇杆93的一端铰接,摇杆9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82铰接,第二连杆92的的另一端与活动框架6铰接在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与活动框架6靠近铰接轴52的端部之间为第二曲柄91。

如图2所示,活动框架6打开后通过支支撑件7和第一连杆82支撑活动框架6,曲柄摇杆93机构9起定位作用。闭合时通过拉动曲柄摇杆93机构9使第一连杆82与支撑件7之间滑动脱离,使活动框架6与第二层架5闭合。

所述活动框架6与所述第二层架5通过合页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合页的转轴即为所述铰接轴52。

所述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61均为塑料隔板。塑料材质减轻小车重量,防止碰伤。

所述滚轮机构2包括两个转向轮和两个定向轮,用于转运移动。

工作过程:

掀开活动框架6,在小车底板41上放置第一层气缸套10,第一层气缸套10插入到凸台的凹槽421中;

拉动活动定位装置,放下活动框架6;

在第二隔板61的通孔62中继续放置第二层气缸套10;

推动小车到下一道工序;

卸下第二气缸套10;

掀开活动矿机,使第一连杆82支撑在活动框架6上;

卸下底板41上的第一层气缸套10;

放下活动框架6,推动小车返回;

重复过程1-8,完成气缸套10工序间的转运。

通过固定在小车底板41上方的带凸台的第一隔板42实现气缸套10的定位,避免在转运过程中的碰伤;

独特的上下层打开闭合结构以及活动定位装置使得一个工人即可实现全部转运操作;

通过在第一层架4和第二层架5设置边沿档条,保证在转运时珩磨油、清洗油不渗漏,保证环境的整洁干净。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