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线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3103发布日期:2019-08-20 23:5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新型无线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机,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新型无线充电机。



背景技术:

充电机是一种充电设备,主要用于为移动的机器或设备充电,具有使用简单、方便、体积小和充电效率高的特点。

现有的充电机一般都为有线充电机,有线充电需要人工插拔,换电池,不符合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有线充电同时还存在接触不良,充不上电,压降较大,安全系数低,有漏电风险的缺陷,因此,为解决有限充电的上述问题成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实现自动化充电,维护简单,充电精度高和稳定可靠等特点的新型无线充电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新型无线充电机,包括受电端和电源端,其中,所述电源端固定在充电区域,所述受电端固定在待充电机器上,

所述电源端包括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发射模块、电磁感应传感器、电源模块和第一单片机,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无线通讯模块、发射模块、电磁感应传感器、电源模块和第一单片机,所述无线通讯采用2.4GHz跳频通讯算法,所述受电端包括接收模块、整流模块、变压器、电池和第二单片机,接收模块依次连接整流模块、变压器和电池,所述第二单片机连接整流模块和变压器。

进一步地,所述受电端和电源端在充电过程中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受电端和电源端充电距离气隙长度为15±10mm,水平自由度±20mm,垂直自由度±10mm。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端连接单相220V电源,输入电流为4A,输出电压为12.0V-30.0V,输出电流为10-35A。

进一步地,所述受电端与电源端内的发射模块四周范围大于2cm内无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感应传感器采用距离感应和位置确认算法计算感应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机电源端和受电端采用全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端通过电源适配器电连接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机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无接触充电,工效高,寿命长,可实现充电时间碎片化;

2、无线通讯采用2.4GHz跳频通讯算法,数据传输延迟小,抗干扰能力强;

3、传感器采用距离感应和位置确认算法,有效杜绝充电误动作;

4、充电机外壳采用全密封设计,具有防水、防尘、防油的特点,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机的接线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受电端与电源端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机电池用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位置范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新型无线充电机,包括受电端20和电源端10,电源端10固定在充电区域,受电端20固定在待充电机器上。

电源端10包括控制模块101、无线通讯模块102、发射模块103、电磁感应传感器104、电源模块105和第一单片机106,控制模块101连接无线通讯模块102、发射模块103、电磁感应传感器104、电源模块105和第一单片机106,无线通讯采用2.4GHz跳频通讯算法,保证了数据传输延迟小,抗干扰能力强。控制模块101控制电源端10各个模块的运行;无线通讯模块102用于充电机的无线数据的传输;发射模块103上设有发射器,向受电端20发射充电信号;电磁感应传感器104采用距离感应和位置确认算法计算感应距离,防止充电误操作,保证充电的安全性能;电源模块105为装置供电;第一单片机106与通讯模块可以很好的进行数据通讯,功耗低,控制能力强。

受电端20包括接收模块201、整流模块202、变压器203、电池204和第二单片机205,接收模块201依次连接整流模块202、变压器203和电池204,第二单片机205连接整流模块202和变压器203。接收模块201接收电源端传递的充电信号;整流模块202将交流电源转化为直流电源,供待充电装置使用;变压器203主要进行电压和电流的转换。

如图3和4所示,受电端20和电源端10在充电过程中相对设置,受电端20与电源端10内的发射模块四周范围大于2cm内无金属,保证装置不会涡流发热,损坏充电机,使用更安全。受电端20和电源端10充电距离气隙长度为15±10mm,水平自由度±20mm,垂直自由度±10mm,在此范围内,非接触式充电不受影响。

电源端10连接单相220V电源,输入电流为4A,输出电压为12.0V-30.0V,输出电流为10-35A。

充电机电源端10和受电端20采用全密封结构,使充电机在潮湿、多尘、等环境下均可使用。

如图3所示,电源端10通过电源适配器107电连接插座,电源端10固定在充电区域,为移动待充电装置充电。

充电机就是将电能转化成磁能,再转化成电能的过程。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机主要包括电源端10和受电端20,当受电端20接近电源端10后,实现即来即充,即走即停的智能控制,完全智能化,使用方便;碎片时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电池放电深度变浅,使电池的寿命延长;无线充电,没有触电接触,充电效率能达到92%,保证充电的效率高。

移动设备需要充电时,受电端10接近电源端20,到达充电范围内后,待充电设备给出充电信号,此时,充电机开始智能自动化充电,实现自动化充电,智能便捷。

综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