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0292发布日期:2019-08-27 19:34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开关电源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电网电源的需求也逐渐趋于多样化,电源效率也不断突破极限,基于各种类型电源,当产生外部故障时,电源输出功率过载会导致电源故障及安全隐患,尤其是输出功率较大的电源,如单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大于500W,单路输出电流大于50A的电源,一旦发生外部故障会产生相当大的破坏力,配备完善的保护措施人力物力耗资过高,如初次级的过流保护、初次级的过压欠压保护、过热保护及人身安全防护等;因此,电源过载保护技术必不可少。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保护方案为,监测电源输出的功率信号,一旦超过正常范围则启动保护。而实际应用中,电源的功率信号会发生波动,这就可能导致保护电路频繁动作,误动概率过高,大大削减电路器件的使用寿命,成本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该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用于解决现有的过载保护方案误动概率过高,保护元件使用寿命短和成本耗费过多的的问题,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升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技术的可靠性,同时控制电源过载保护操作的成本。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包括:保护检测模块、保护延迟模块和保护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保护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保护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延迟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当前电源输出端的电源输出信号,向所述保护延迟模块输出保护启动信号或保护解除信号;

所述保护延迟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保护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用于将接收到的保护启动信号或保护解除信号延迟传输给所述保护控制模块的控制端;

所述保护控制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低电平和所述电源输出端,用于在所述保护启动信号或保护解除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或关断,以启动或解除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过载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出端和保护检测模块之间的滤波模块;

所述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源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并将滤波后的电源输出信号传输给所述保护检测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模块包括:滤波电阻和滤波电容;

所述滤波电阻的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电阻的另一端与保护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与所述滤波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保护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一信号提供模块;

所述第一信号提供模块,用于提供第一预定信号;

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至电源输出端,负极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提供模块,用于当电源输出信号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信号值时,输出保护启动信号,当电源输出信号值小于所述第一预定信号值时,输出保护解除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提供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高电平,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

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保护延迟模块包括:第一延迟电阻和延迟电容;

所述第一延迟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保护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延迟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保护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延迟电容的一端;

所述延迟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延迟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延迟电阻和延迟电容之间的第二延迟电阻;

所述第二延迟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迟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延迟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延迟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延迟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延迟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延迟模块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延迟电阻和所述保护控制模块之间的第二比较器、第三延迟电阻、第二二极管和第二信号提供模块;

所述第二信号提供模块,用于提供第二预定信号;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延迟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提供模块,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延迟电阻的一端;

所述第三延迟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延迟电阻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信号提供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高电平,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

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保护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所述保护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为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保护控制模块的两端为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

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低电平,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保护延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控制模块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和所述三极管之间的第三二极管;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过载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被供电设备之间的软启动模块;

所述软启动模块,用于将电源输出端输出的电源输出信号延迟传输给所述被供电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软启动模块包括:软启动电阻和软启动电容;

所述软启动电容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出端和软启动电容的一端,所述软启动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软启动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被供电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软启动模块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和所述软启动电容之间的第四二极管和第五二极管;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软启动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软启动电阻的另一端。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该直流电源保护电路包括:保护检测模块、保护延迟模块和保护控制模块;本申请保护检测模块对电源输出信号进行检测,为保护延迟模块提供保护启动信号和保护解除信号,所述保护延迟模块将接收到的信号延迟传输给保护控制模块,以控制保护控制模块启动或关闭保护动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设置的保护检测模块保证了保护动作的精确性,基于保护延迟模块和保护控制模块实现过载保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误动概率高,器件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在有效实现电源过载保护的前提下,提升了电源及保护电路的可靠性,有助于促进电网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滤波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保护检测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保护延迟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保护延迟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保护延迟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保护控制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保护控制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软启动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软启动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R63-滤波电阻; C18-滤波电容;

U1A-第一比较器; R64-第一电阻;

R65-第二电阻; R66-第一延迟电阻;

C19-延迟电容; R70-第二延迟电阻;

D6-第一二极管; U1B-第二比较器;

D4-第二二极管; R67-第三延迟电阻;

R71-第三电阻; R72-第四电阻;

Q1-三极管; R68-第五电阻;

R69-第六电阻; D5-第三二极管;

R62-软启动电阻; C16-软启动电容;

D2-第四二极管; D3-第五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误动概率低、设计合理的高精度电源过载保护电路,该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包括:保护检测模块、保护延迟模块和保护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保护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保护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延迟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当前电源输出端的电源输出信号,向所述保护延迟模块输出保护启动信号或保护解除信号;

所述保护延迟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保护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用于将接收到的保护启动信号或保护解除信号延迟传输给所述保护控制模块的控制端;

所述保护控制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低电平和所述电源输出端,用于在所述保护启动信号或保护解除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或关断,以启动或解除保护。

本申请中各功能模块间可通过导线进行连接,也可通过铜排或其他方式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所述保护检测模块对来自电源输出端的电源输出信号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输出保护启动信号或保护解除信号至保护延迟模块,由保护延迟模块根据收到的保护启动信号或保护解除信号执行延迟保护启动操作或延迟保护解除操作,所述保护控制模块一端连接低电平,另一端连接至电源输出端,对接收到的保护启动信号进行延迟后保护,对接收到的保护解除信号进行延迟后传输,达到保护电源输出功率的目的。

实际应用中,电源输出端的位置可以设置在能够反映电源输出信号的节点或具有误差放大功能的线路或者元件的输出端,例如,电源控制器中的误差放大器输出端;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可知:本实施例中OUT-AV是电源输出电压采样信号,A1是电源控制器内部的误差放大器,A2是电源控制器内部的脉宽调节器;电源输出信号采用电源控制器的误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也是脉宽调节器的输入信号,代表电源实际工作时的脉宽大小;脉宽的大小和电源的负载息息相关,这个模拟量可以有效代表电源的实际输出功率。

目前的过载保护电路,采样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通过cpu计算得出各种输出功率指标,然后输出保护指令进行保护;或者使用乘法器对IV量进行模拟相乘然后进行保护。相比上述现有方案,本方案将误差放大器A1的输出端口输出的能够真实反映电源输出功率的信号,作为被监测的电源输出信号,执行相应的保护动作,从而简化电路结构,降低操作复杂度和干扰因素的影响,提高过载保护电路的响应速度,同时使保护电路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

本实施例采用误差放大器A1输出的脉宽信号作为电源输出信号,将本方案用于采集电源输出信号的电源输出端设置在误差放大器A1的输出端口,通过保护检测模块检测信号并传输至保护延迟模块和保护控制模块实现电源过载保护,从输入信号的根源上实现优化,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应用于各种有过载保护需求的电源结构,保证了电源过载保护电路的精确性和通用性。

根据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是通过保护检测模块输出保护启动信号或保护解除信号至保护延迟模块由保护延迟模块根据收到的保护启动信号或保护解除信号执行延迟保护启动操作或延迟保护解除操作,因此,保护检测模块的输出信号是过载保护电路进行精确保护的关键,因此,为了保证过载保护电路功能的(可靠性),可以在电源输出端与保护检测模块之间设置具有消除电源输出信号中杂质信号的预处理结构,例如滤波电路;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可知:本实施例的所述过载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出端和保护检测模块之间的滤波模块;

所述滤波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源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并将滤波后的电源输出信号传输给所述保护检测模块,本实施例在保护检测模块之前设置滤波模块,滤除电源输出信号中的干扰信号,为提升电源过载保护的精确度打下基础。

实际应用中,所述滤波模块可以为能够对电源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电路结构,例如,RC滤波电路或LC滤波电路。相应可选的,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滤波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可知:本实施例的所述滤波模块包括:滤波电阻R63和滤波电容C18;

所述滤波电阻R63的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电阻R63的另一端与保护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滤波电容C18的一端与所述滤波电阻R6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滤波电阻通过设置的滤波电阻R63和滤波电容C18对电源输出信号进行滤波操作后再输入保护检测模块进行检测和后续保护操作,本申请次采用结构简单的RC电路结构,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保证了保护检测模块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实际工况中,保护检测模块可以为能够对电源输出信号大小进行检测的电路或元件,相应可选的,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保护检测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可知:本实施例的所述保护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U1A和第一信号提供模块;

所述第一信号提供模块,用于提供第一预定信号;

所述第一比较器U1A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至电源输出端,负极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信号提供模块,用于当电源输出信号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信号值时,输出保护启动信号,当电源输出信号值小于所述第一预定信号值时,输出保护解除信号。

所述第一比较器将其正极输入端的接收到的电源输出信号与其负极基准端的第一预定信号值进行比较,若电源输出信号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信号值时,则输出保护启动信号至保护延迟模块,若电源输出信号值小于所述第一预定信号值时,输出保护解除信号至保护延迟模块;所述第一预定信号的值根据实际工况中电源的参数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提供模块可以采用本电路的电源分压产生,也可以由额外配置的智能控制器通过DA设置进行动态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提供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64和第二电阻R65;

所述第一电阻R64的一端连接高电平,所述第一电阻R6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U1A的负极输入端和第二电阻R65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65的另一端接地。

本申请设置保护检测模块对电源输出信号进行检测后再传输至保护延迟模块实现电源过载保护,保证了保护动作的精确执行,为电源过载保护电路的其他功能模块有序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基于其他实施例,本申请的保护延迟模块用于延迟保护检测模块式输出的保护启动信号或保护解除信号的传输,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具有延迟电路传输信号的电路结构或元件,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保护延迟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6可知,本实施例的保护延迟模块包括:第一延迟电阻R66和延迟电容C19;

所述第一延迟电阻R66的一端与所述保护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延迟电阻R6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保护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延迟电容C19的一端;

所述延迟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该实施例通过与保护检测模块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延迟电阻R66对所述延迟电容C19进行充电,达到延迟电路信号进一步传输的目的,该技术方案可以设置充电至延迟电容C19的信号达到一定阈值后再向电路控制模块传输;当外接负载异常时,能够有效延迟电源输出端的高脉宽信号,结合保护控制模块实现电源过载保护,不需要软件参与,结构简单,不需要考虑瞬态骚扰的影响,可靠性高。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避免保护延迟模块出现过压问题损坏电气元件,保证保护电路的稳定性,可以设置具有预防过压发生或实现过压保护的元件或电路结构,例如添加负载元件或反向链接2的二极管,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保护延迟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7可知:相应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所述保护延迟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6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延迟电阻R66和延迟电容C19之间的第二延迟电阻R70;所述第一二极管用于对电路进行过压保护,防止发生过压异常损坏电路。

所述第二延迟电阻R7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延迟电阻R6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延迟电阻R70的另一端与所述延迟电容C19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延迟电容C1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6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延迟电阻R66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保护延迟模块由保护检测模块输出的功率过载信号,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延迟电阻R66和第二延迟电阻R70对所述延迟电容C19进行充电,待所述延迟电容C19的信号充电至设定的阈值后,将所述功率过载信号传递至保护控制模块,不仅有效延迟了电路中功率过载信号的传递,设置的第二延迟电阻R70增加保护延迟模块内部的电路负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同时,设置的第一二极管可以在一旦发生过压现象的时候及时对电路进行保护,采用常规的结构,有效地提升了过载保护电路的可靠性。

实际应用中,若仅设置延迟保护启动的电路结构,虽然能够有效电路中保护启动阶段延迟信号的传输,但是只有一个门槛值参数,当信号一旦脱离电路信号过载范围后就会解除保护动作,若短期内电路信号处于浮动状态,保护动作就会频繁启动和解除,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减少对过载保护电路中元件的损耗,可以设置具有延迟保护动作解除的电路结构及相应的门槛值参数,例如回差电路,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保护延迟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8可知: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延迟模块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延迟电阻R66和所述保护控制模块之间的第二比较器U1B、第三延迟电阻R67、第二二极管D4和第二信号提供模块;

所述第二信号提供模块,用于提供第二预定信号;

所述第二比较器U1B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延迟电阻R66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比较器U1B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提供模块,所述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D4的正极与所述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延迟电阻R67的一端;

所述第三延迟电阻R6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延迟电阻R66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信号提供模块,包括:第三电阻R71和第四电阻R72;

所述第三电阻R71的一端连接高电平,所述第三电阻R7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U1B的负极输入端和所述第四电阻R72的一端;

所述第四电阻R72的另一端接地。

该实施例中设置第二比较器U1B、第二二极管D4和第三延迟电阻R67,保护控制模块和第二比较器U1B的输出构成新的输入通道,所述保护延迟模块的第二二极管D4和第三延迟电阻R67的正反馈构成单方向回差,使得电路过载异常解除后的负载小于保护动作的负载,当外接负载恢复正常、过大负载更换为合适的负载或者是发生断电后,第二比较器的输入端的信号较过载异常信号得到了改善,但是,此时还不解除保护动作,通过第一延迟电阻R66和第二延迟电阻R70对延迟电容C19和电路信号传输放电,当延迟电容C19放电至其信号低于设定的解除门槛值参数后再解除过载保护动作,所述解除门槛值参数可以根据当前电路电源和保护需求设定;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基于双重参数不仅延迟了保护动作解除的时间,适当拉长(单次)保护动作的周期,有效防止保护在电路信号尚不稳定的阶段保护动作频繁启动和解除,降低保护电路保护延迟模块和保护控制模块的元件损耗概率;从保护检测模块输出功率过载信号开始到解除过载保护动作结束为过载保护周期时间,避免频繁动作引起系统震荡。

此外,其中的所述第二信号提供模块可以采用本电路的电源分压产生,也可以由额外配置的智能控制器通过DA设置进行动态设置,所述第二预定信号的值根据所述第一预定信号的值和用户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基于第一预定信号和第二预定信号复合参数实现一种较简单、无需软件参与的低廉的模拟电路保护方案,能有效避免电路的频繁动作影响电源的可靠性,避免负载故障的进一步扩大。

实际工况中,为了起到电源过载保护的作用,保护控制模块可以采用具有选择性传输信号功能的电气元件或结构,例如三极管,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保护控制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9可知: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保护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Q1,所述保护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为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保护控制模块的两端为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

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低电平,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

当保护延迟模块输出保护启动信号至保护控制模块时,保护控制模块将所述保护启动信号通过发射集连接低电平,达到中断将异常的电源输出信号传输至被供电设备;当保护延迟模块输出保护解除信号至保护控制模块时,保护控制模块将解除当前的保护动作,使电源输出端传输正常信号至被供电设备,以使被供电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均为满足被供电设备用电标准的信号,有效实现对被供电设备的保护。

本方案通过可控开关元件实现过载保护,能够进一步简化电路结构,降低成本,提高响应速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保护控制模块,考虑到电路信号可能出现过压现象,可以在保护控制模块设置具有延迟信号或实现过压保护的元件或电路结构,例如设置负载或增设二极管,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保护延迟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10可知:相应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所述保护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R68和第六电阻R69;

所述第五电阻R68的一端与保护延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68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和所述第六电阻R69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R69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保护控制模块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和所述三极管Q1之间的第三二极管D5;

所述第三二极管D5的正极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5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本实施例中保护延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五电阻R68和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的第六电阻R69能够电路信号从保护延迟模块到低电平的时间,此外,与所述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的第三二极管D5能够有效保护电路,降低电路异常的概率,保证过载保护电路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三极管的输出信号多个逻辑输出相连进行低与作用,所以采用OC门输出结构,过载保护周期内,传输信号至低电平,达到保护电源的作用。

实际工况中,输出电压未建立前即电源上电前输出为零,刚开始上电电源输出电压快速上升会使脉宽突然变大很多,会引起所述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误动,为了避免电源过载保护电路,影响保护电路及其元件的使用寿命,控制成本,可以在电源输出端设置能够缓解上电期间信号脉宽突变现象的元件或电路结构,例如外接负载或软启动结构;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11可知:本实施例中的过载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被供电设备之间的软启动模块;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12可知:所述软启动模块包括:软启动电阻R62和软启动电容C16;

所述软启动电容C16的一端连接电源输出端和软启动电容C16的一端,所述软启动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软启动模块用于将电源输出端输出的电源输出信号延迟传输给所述被供电设备,完成上电期间因输出电压未建立而造成的脉宽变大,避免后续过载保护电路误动。

本实施例中的软启动电阻R6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被供电设备的ref引脚,开始上电后,软启动电阻R62的另一端ref1开始对电容C16充电,充电门槛值根据所述被供电设备的参数设置;软启动的时间通过电阻R62调节,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控制上电期间电源输出信号的增幅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解决因电源输出信号短时间内快速增大而导致电源过载保护电路误动的问题,采用常规的电路结构有效提升了过载保护电路的使用寿命,并有利于节省成本。

基于其他实施例,考虑到软启动电路中可能会发生反向异常,可以采用具有增大电路负载或能够实现异常保护功能的元件或电路结构,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十二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软启动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13可知:本实施例的软启动模块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出端和所述软启动电容C16之间的第四二极管D2和第五二极管D3;

所述第四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软启动电容C16的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极管D3的正极;

所述第五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软启动电阻R62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利用与电源输出端连接的第第四二极管D2和与软启动电阻另一端连接的第五二极管D3对电路进行保护,避免软启动电路出现反向异常,有效保证了软启动电路的可靠性,从而提升本申请电源过载保护电路的精确性,同时一定程度上控制成本。

基于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可以应用其他实施例中的一种或多种对直流电源的功率进行保护,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十四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4可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直流电源的过载保护电路应用了上述实施例完整的技术方案,利用常规的电路结构,有效地对直流电源的功率进行高精度的保护,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参数技术方案容易频繁动作的缺陷,还保证了直流电源过载保护的可靠性,本申请的技术的方案操作简单,误动概率低,成本低廉,有利于促进电网的稳定发展,且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电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