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电缆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3473发布日期:2019-07-13 08:42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功能电缆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缆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电缆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南宁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智慧型城市建设,创建区域性国际大城市定位要求,市容市貌和美化工作也对城市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架空线路电缆地下化成为了城市电网建设的大势所趋。电力线路推动电缆地下化可改善设备运行环境,提高城市供电可靠性,增强供电能力的同时增进电力设备与美化城市景观。随着,城市发展电力建设用地越来越有限,电缆地下化通常利用道路两侧绿化及人行道地块,敷设在电缆沟和隧道内。由于道路两侧通信、燃气等地下管线众多,受限于通道空间有限,电缆井非常狭小,电缆敷设及施工难度都困难,电力电缆一直以来电缆一般使用支架进行固定,方便辨识和避免电缆在铺设时缠绕纠结,因此对于电缆支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防火、耐腐蚀的性能,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电缆通道。目前市场上的电缆通道大部分是预埋式的,已经固定,无法根据现场环境改变。预埋式电缆支架在放电缆的过程中会割伤、划伤工作人员。电缆支架为固定焊死,在电缆井、沟有限的空间内支架造成施工和日后运维不便,故需要研发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电缆支架,满足配网项目建设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电缆支架,实现城市配网电缆支架可移动、可折叠,提升地下电缆通道的利用率和灵活性,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建设。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多功能电缆支架,包括电缆支架、水平托臂(俗称横担)、尾托;所述电缆支架上设置有轨道,尾托活动连接在轨道上;水平托臂活动连接在尾托上;所述水平托臂与尾托连接处下方设置有限位卡。增加水平托臂的承载重量,并且可以防止其晃动,起稳固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缆支架的背部设置有若干固定钉。固定钉用于将整个电缆支架固定在电缆井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托为一滑块,在滑块的中央设置有凸块,水平托臂与凸块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通过弹簧螺母活动连接在电缆支架的轨道上。弹簧螺母卡和在轨道内部,滑块卡合在轨道外部,通过与滑块相互配合夹紧,起到紧固作用,在需要进行调节时,只需调节弹簧螺母的松紧即可实现上下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托臂与凸块通过螺栓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托臂与尾托在电缆支架上设置有2-8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托臂上设置有若干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钉为螺栓、螺钉、膨胀螺丝、螺柱中任一种。

工作原理:在电缆井道内规划好多功能电缆支架的位置后,将固定钉打入井道墙壁内,将电缆支架固定在固定钉上,水平托臂与尾托在出厂时提前安装好,然后将尾托放入电缆支架的轨道内,调整好位置通过弹簧螺母紧固,根据需要安装合适数量的水平托臂,高度可以通过轨道上下滑动来调整。水平托臂可以向上折叠,限位卡在支撑水平托臂时起到支撑稳固和限位作用,增加水平托臂的承载重量。凹槽可以将电缆或者电缆管道限制住,防止掉落或者移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尾托通过弹簧螺母实现紧固和受力,水平托臂通过尾托可以在轨道内上下滑动,方便调节。

2、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托臂在整个轨道内均可移动,移动范围广,支架的档距任意可调,能够减少电缆敷设所占的空间,方便各种电压等级,不同型号的电缆的安装、维护、扩容。

3、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50613-201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长,标准值可达50年,进过严格的表面处理,可实现一级防水、耐火极限超过3.00h切≥110℃,承重超过300kg,抗震性能9度烈度设防,基本风压0.5KN/m2

4、电缆支架的水平托臂可以向上折叠,方便在狭小的电缆通道中作业,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5、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托臂实现折叠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了划伤、刮伤等风险。

6、本实用新型装配式的结构使得安装更为方便,避免在狭小空间内进行焊接作业。

7、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结构稳定,机械强度高,还有抗磨损功能,使电缆在运行或故障情况下不会对支架稳固性造成影响,减小运行过程中对电缆的磨损。

8、多功能电缆支架组装在工厂制作,运至现场组装,构件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可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湿式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可减少市民投诉。

9、在电缆井由于外界环境或其他原因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时,则整个电缆井内支架可在很短时间内拆迁,且损失极小,拆卸回收后还可重复利用,满足绿色环保建筑的要求。

10、井内布局灵活,应用多功能电缆支架的可移动折叠性能,能够根据电缆敷设需求调整电缆摆放位置,是利用电缆井内空间更为灵活。

11、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国内各种海拔、各类气候带(严寒~热带);适用于不同地形地貌(如海岛、平地、坡地、山地、沙漠等);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如沙土、软土、岩石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平托臂的凹槽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缆支架、11轨道、2水平托臂、3尾托、31滑块、32凸块、33弹簧螺母、4限位卡、5固定钉、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多功能电缆支架,包括电缆支架1、水平托臂(俗称横担)2、尾托3;电缆支架1上设置有轨道11,尾托3活动连接在轨道11上;水平托臂2活动连接在尾托3上;水平托臂2与尾托3连接处下方设置有限位卡4。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还包括:电缆支架1的背部设置有若干固定钉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还包括:尾托3为一滑块31,在滑块31的中央设置有凸块32,水平托臂2与凸块32活动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在于还包括:尾托3通过弹簧螺母33活动连接在电缆支架1的轨道11上。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所述的不同在于还包括:所述水平托臂2与凸块32通过螺栓活动连接。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5任一所述的不同在于还包括:水平托臂2与尾托3在电缆支架1上设置有2个。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所述的不同在于:水平托臂2与尾托3在电缆支架1上设置有4个。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所述的不同在于:水平托臂2与尾托3在电缆支架1上设置有8个。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8任一所述的不同在于还包括:水平托臂2上设置有若干凹槽6。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在于还包括:固定钉5为螺栓、螺钉、膨胀螺丝、螺柱中任一种。

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电缆井道内规划好多功能电缆支架的位置后,将固定钉5打入井道墙壁内,将电缆支架1固定在固定钉5上,水平托臂2与尾托3在出厂时提前安装好,然后将尾托3放入电缆支架1的轨道11内,调整好位置通过弹簧螺母33紧固,根据需要安装合适数量的水平托臂,高度可以通过轨道上下滑动来调整。水平托臂可以向上折叠,限位卡4在支撑水平托臂2时起到支撑稳固和限位作用,增加水平托臂2的承载重量。凹槽6可以将电缆或者电缆管道限制住,防止掉落或者移动。整个装置在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小,避免在电缆井道中进行焊接作业,只需在现场进行简单组装即可安装,作业效率高,噪音及环境的污染小,可极大减轻作业人员的施工强度。

表1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支架的比较对照表

由上表可知虽然采用多功能电缆支架造价略高,但它有着传统支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且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更重要的是它的性价比明显高于传统框架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空间利用率

新型多功能电缆支架可上下移动,档距任意可调,对于电缆井中有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放置时,电压等级高的可移动上下的支架,提高电缆通道的利用率。

(2)人员安全

新型多功能电缆支架可实现折叠,拓宽了空间,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了划伤、刮伤等风险。

因此,从综合效益方面考虑,多功能电缆支架应用也更为合理,经济指标优于传统电缆支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