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出轴上零部件压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5212发布日期:2019-05-10 23:34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电机出轴上零部件压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部件与电机出轴压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出轴上零部件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轮椅的电机上需压装法兰盘,通过法兰盘与轮毂固定,以达到电机与轮毂联动的目的。法兰盘需要与待压装电机的出轴紧配,如果直接进行法兰盘与出轴的压装,由于压力较大,会导致出轴轴向移动,以使压装后的出轴的轴向位置发生改变。其中,这种电动轮椅常通常在出轴上配合螺母以限制法兰盘的移动,以避免法兰盘轴向受力以脱离出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压装后出轴轴向位置发生改变的电机出轴上零部件压装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出轴上零部件压装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压机,所述压机下端与第一升降板联动,所述第一升降板下侧固定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搭配有第一驱动机构,转动板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自转,所述转动板下侧设有至少三个凸轮,所述凸轮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于转动板下侧,所述第一升降板下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支架固定,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下端螺纹配合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下端用于与待压装电机出轴螺纹配合,所述支撑板上滑配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上端均与第二升降板固定,所述第二升降板位于所述凸轮正下方,所述第一导向柱下端固定有压板,所述转动杆下端穿过所述压板,电机放置座固定于底板上并位于压板下方。

进行本发明装置的使用时,将待压装电机放置在底板的电机放置座上,将待压装零部件(比如法兰盘)预放在出轴上,并使出轴与转动杆同轴并螺纹配合,启动第二驱动机构以使第二驱动机构与转动杆锁紧、转动杆与待压装电机的出轴锁紧,通过第二驱动机构、转动杆和待压装电机出轴三者的锁紧以实现待压装电机出轴轴向高度的固定,以避免出轴在于零部件压装过程中向下移动。其中,根据需要设置转动杆两端螺纹孔的深度,以避免将待压装电机被提起;其中,第二驱动机构通过转动杆与出轴施加的锁紧拉力实际上是远远小于压机施加的压力的,出轴不会向上移动以偏离所允许的电机出轴轴向位置。其中,通过凸轮转动以使待压装零部件能受到均与的压力,以提高压装效果,以保证零部件与出轴的同轴度。其中,选择与待压装电机出轴外径相同或相近的转向杆,以使带压装零部件能顺利沿转向杆移动至待压装电机的出轴上,以便于零部件与电机出轴的压装。其中,根据待压装电机的形状以确定电机放置座的形状,电机放置座用于定位待压装电机以避免待压装电机在底板上左右前后移动,还用于使电机出轴与转动杆联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杆,所述支撑板上方设有第三升降板,且第二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三升降板上,所述支撑板具有上下贯穿以供所述转动杆下端通过的通孔,所述转动杆上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输出轴配合的上螺纹孔,所述转动杆下端形成有与所述待压装电机的出轴相配合的下螺纹孔。

上述设置以使电机放置在电机放置座上时不需要进行出轴端部与转动杆下端的预先螺纹配合,只要能保证出轴与转动杆同轴,待转动杆向下移动后就会自然而然地与出轴螺纹配合并锁紧。同时,装配工人也不需要完成第二驱动机构与转动杆上端间的锁紧,进一步地降低了装配工人的劳动强度,装配工人需要进行上下料的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杆上端形成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外凸环,所述外凸环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上述设置以避免转动杆从支撑杆的通孔中掉下去。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二驱动机构高度位置的检测传感器,当第二驱动机构到达设定位置时,所述检测传感器发送信号以使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停止转动。上述设置以避免第二驱动机构输出轴与电机出轴锁紧后的第二驱动机构的转动,以延长第二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传动带与所述转动板联动,所述转动板上设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通过若干轴承固定在固定筒内,所述固定筒与所述第一升降板固定。通过轴承以分散导向轴的轴向受力,以使导向轴和转动板的自转更为平稳,以使第二升降板的受到的压力更为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凸轮均可转动固定于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固定于转动板下侧。凸轮可以转动,以使第二升降板的受到的压力更为均匀。

本发明具有能避免压装后出轴轴向位置发生改变、压装效果更好、能降低装配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机出轴上零部件压装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支架2,支架2上设有压机3,压机3下端与第一升降板31联动,第一升降板31下侧固定有转动板4,转动板4搭配有第一驱动机构41,转动板4在第一驱动机构41的作用下自转,转动板4下侧设有至少三个凸轮42,凸轮42呈环形均匀间隔设置于转动板4下侧,第一升降板31下侧设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与支架2固定,支撑板21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5的输出轴下端螺纹配合有转动杆6,转动杆6下端用于与待压装电机出轴螺纹配合,支撑板21上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导向筒22,导向筒22内配合有第一导向柱23,第一导向柱23上端均与第二升降板24固定,第二升降板24位于凸轮42正下方,第一导向柱23下端固定有压板32,转动杆6下端穿过压板32,电机放置座11固定于底板1上并位于压板32下方。其中,电机放置座11具有竖向的平面以作为靠山,电机放置座11具有向前开口的定位槽以用于对待压装电机的出轴另一端或机壳上的凸台进行定位,待压装电机靠在电机放置座11的竖向平面上以保证待压装电机出轴与转动杆的同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电机放置座11的形状,以实现待压装电机的定位。其中,支架2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导向杆20,第一升降板31与第三导向杆20滑配;第三导向杆20顶端设有顶板29,压机与顶板29固定,第三导向杆20支撑在支撑板21上。

支撑板21上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杆25,支撑板21上方设有第三升降板51,且第二驱动机构5固定于第三升降板51上。支撑板21具有上下贯穿以供转动杆6下端通过的通孔,转动杆6上端形成有与第二驱动机构5输出轴配合的上螺纹孔,转动杆6下端形成有与待压装电机的出轴相配合的下螺纹孔。转动杆6上端形成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外凸环61,外凸环61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内径。支撑板21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二驱动机构5高度位置的检测传感器52,当第二驱动机构到达设定位置时(即当转动杆两端分别与第二驱动机构输出轴和待压装电机出轴锁紧时),检测传感器52发送信号以使第二驱动机构5的输出轴停止转动。

第一驱动机构41通过传动带43与转动板4联动,转动板4上设有导向轴44,导向轴44通过若干轴承45固定在固定筒46内,固定筒46与第一升降板31固定;所述轴承45可选择承重轴承。凸轮42均可转动固定于连接块47上,连接块47固定于转动板4下侧;其中,为降低凸轮42转动时的摩擦力,凸轮42可选择轴承制成。

进行本发明装置的使用时,选择与待压装电机出轴外径相同的转动杆,将转动杆放置于支撑板的通孔内,将待压装电机放置在底板的电机放置座上,将待压装零部件(比如法兰盘)预放在出轴上,随后启动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沿第二导向杆向下移动并与转动杆锁紧,转动杆向下移动以与待压装电机的出轴锁紧,通过第二驱动机构、转动杆和待压装电机出轴三者的锁紧以实现待压装电机出轴轴向高度的固定,以避免出轴在于零部件压装过程中向下移动;通过压机下压第一升降板,以使凸轮对第二升降板施力,以使压板向下移动以完成压装。

本发明具有能避免压装后出轴轴向位置发生改变、压装效果更好、能降低装配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