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沟及其实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47894发布日期:2019-11-15 23:44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综合管沟及其实施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管沟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轨道交通路基区段、车辆段场内管线布设通常为通信电缆、信号电缆、电力电缆、强电电缆等专业根据各自需求进行布设,电缆管线布设位置不统一,有的布设于轨道交通线路两侧,有的布设于轨道交通线路中间,电缆管线布设较分散,电缆管线分散布设给日常维护、管养等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综合管沟及其实施方法,解决现有的轨道交通线路中通信电缆、信号电缆、电力电缆、强电电缆布设较分散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综合管沟,包括:

电缆槽,包括具有布管腔的槽体和盖合在所述槽体上的槽盖;

支架,架设在所述布管腔内,所述支架包括容线槽;

强电管路,用于设置强电电缆,所述强电管路设置于所述布管腔的一侧,且容设于所述容线槽内;

通信管路,用于设置通信电缆和信号电缆,所述通信管路设置于所述布管腔远离所述强电管路的一侧,且容设于所述容线槽内;

电力管路,用于设置电力电缆,所述电力管路设置于所述强电管路和所述通信管路之间,且容设于所述容线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槽包括竖墙,所述竖墙将所述布管腔隔离为第一布管腔和第二布管腔,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电缆槽的侧壁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墙连接,所述强电管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布管腔远离所述竖墙的一侧,所述通信管路设置于所述第二布管腔远离所述竖墙的一侧,所述电力管路设置在所述强电管路和所述通信管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管沟包括设置于所述电缆槽上的多个卡槽,所述支架的端头可拆卸地容设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沿所述电缆槽纵向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卡槽之间的间距为1~5m。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电缆槽沿所述强电电缆的延伸方向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

架体,架设在所述布管腔内,所述容线槽形成在所述架体上;以及

支柱,设置在所述架体上以支撑所述架体。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分层设置于所述布管腔内;

所述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对接头,所述对接头与所述支柱相对设置,以使上层所述支架的所述支柱的端头容设于相邻的下层所述支架的所述对接头内。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与所述电缆槽的底壁之间最小的距离大于等于8cm。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槽的底壁沿所述强电电缆延伸方向呈0.1%~0.5%的纵坡;

和/或,所述综合管沟包括与所述电缆槽连通的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能够将所述电缆槽内的液体排出所述电缆槽。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综合管沟的实施方法,包括:

采用电缆槽模板施做电缆槽,所述电缆槽包括具有布管腔的槽体和盖合在所述槽体上的槽盖;

采用支架模板制备支架,所述支架模板上预留有容线槽;

将所述支架架设在所述布管腔内;

将强电管路设置于所述布管腔的一侧,通信管路设置于所述布管腔远离所述强电管路的一侧,电力管路设置于所述强电管路和所述通信管路之间,所述强电管路、所述通信管路和所述电力管路均容设于所述容线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综合管沟,将强电电缆、通信电缆、信号电缆和电力电缆集中设置于电缆槽内,解决现有轨道交通中通信电缆、信号电缆、电力电缆、强电电缆布设较分散的技术问题。通信电缆、信号电缆、电力电缆、强电电缆等电缆管线集中设置于电缆槽内,便于集中维护、管养,降低维护成本。强电管路设置于布管腔的一侧,通信管路设置于布管腔远离强电管路的一侧,电力管路设置于强电管路和通信管路之间,避免强电管路和通信管路之间距离过近,减少强电管路和通信管路之间的干扰,满足电缆管线布置相关的规范要求。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综合管沟的实施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施方法具有与本申请实施例的综合管沟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综合管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缆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槽盖;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综合管沟的实施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电缆槽10;槽体11;布管腔11a;第一布管腔11a’;第二布管腔11a”;槽盖12;竖墙13;支架20;容线槽20a;架体21;支柱22;对接头23;强电管路30;通信管路40;电力管路50;卡槽6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上”、“下”、“横向”、“纵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综合管沟正常使用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例如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纵向”为电缆槽沿电缆管线延伸的方向。“横向”为与“纵向”相交的方向。“纵坡”为电缆槽的底壁沿强电电缆延伸方向的纵断面上同一坡段两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cm”指的是国际单位厘米。“m”指的是国际单位米。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综合管沟,包括电缆槽10、支架20、强电管路30、通信管路40、电力管路50。电缆槽10包括具有布管腔11a的槽体11和盖合在槽体11上的槽盖12。支架20架设在布管腔11a内,支架20包括容线槽20a。强电管路30用于设置强电电缆,强电管路30设置于布管腔11a的一侧,且容设于容线槽20a内。通信管路40用于设置通信电缆和信号电缆,通信管路40设置于布管腔11a远离强电管路30的一侧,且容设于容线槽20a内。电力管路50用于设置电力电缆,电力管路50设置于强电管路30和通信管路40之间,且容设于容线槽20a内。

将强电电缆、通信电缆、信号电缆和电力电缆集中设置于电缆槽10内,解决现有轨道交通中通信电缆、信号电缆、电力电缆、强电电缆布设较分散的技术问题。通信电缆、信号电缆、电力电缆、强电电缆等电缆管线集中设置于电缆槽10内,便于集中维护、管养,降低维护成本。其次,以强电管路30、通信管路40、电力管路50的方式布设电缆管线,便于在电缆管线布设前规划安排电缆管线布设位置、方位,后期将强电电缆、通信电缆、信号电缆和电力电缆分别对应设置于强电管路30、通信管路40、电力管路50内即可,便于快速、高效布线,还能避免强电电缆、通信电缆、信号电缆和电力电缆之间缠绕、干涉,提高安全性,有利于电缆管线的区分和检修。此外,支架20架设在布管腔11a内,将强电管路30、通信管路40、电力管路50均容设于容线槽20a内,避免电缆管线直接放置在电缆槽10的底壁上,避免强电电缆、通信电缆、信号电缆和电力电缆被电缆槽10内的液体浸润;容线槽20a还能限制强电管路30、通信管路40、电力管路50移动,便于强电电缆、通信电缆、信号电缆和电力电缆的安装与维护。此外,强电管路30设置于布管腔11a的一侧,通信管路40设置于布管腔11a远离强电管路30的一侧,电力管路50设置于强电管路30和通信管路40之间,避免强电管路30和通信管路40之间距离过近,减少强电管路30和通信管路40之间的干扰,满足电缆管线布置相关的规范要求。槽盖12用于盖合槽体11,不仅便于布管腔11a内结构、电缆管线的维护、保养,还能防止液体或其他杂质进入布管腔11a内。

具体的,强电管路30可以为第一中空管道,用于套设强电电缆。强电管路30也可以为具有第一容纳槽的第一容纳件,强电电缆容设于第一容纳槽内。利用第一中空管道的结构刚性或第一容纳件的结构刚性避免强电电缆易变形不易安装、维护的问题。

具体的,通信管路40可以为第二中空管道,用于套设通信电缆、信号电缆。通信管路40也可以为具有第二容纳槽的第二容纳件,通信电缆容设于第二容纳槽内。利用第二中空管道的结构刚性或第二容纳件的结构刚性避免通信电缆、信号电缆易变形不易安装、维护的问题。

具体的,电力管路50可以为第三中空管道,用于套设电力电缆。电力管路50也可以为具有第三容纳槽的第三容纳件,电力电缆容设于第三容纳槽内。利用第三中空管道的结构刚性或第三容纳件的结构刚性避免电力电缆易变形不易安装、维护的问题。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和图2,电缆槽10包括竖墙13。竖墙13将布管腔11a隔离为第一布管腔11a’和第二布管腔11a”。支架20的一端与电缆槽10的侧壁连接,支架20的另一端与竖墙13连接。强电管路30设置于第一布管腔11a’远离竖墙13的一侧。通信管路40设置于第二布管腔11a”远离竖墙13的一侧。电力管路50设置在强电管路30和通信管路40之间。

通过竖墙13将布管腔11a隔离为第一布管腔11a’和第二布管腔11a”,将强电管路30和通信管路40分别设置第一布管腔11a’和第二布管腔11a”内,进一步减少强电管路30和通信管路40之间的干扰。将支架20的一端与电缆槽10的侧壁连接,支架20的另一端与竖墙13连接,提高支架20的结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电力管路50设置在强电管路30和通信管路40之间。电力管路50可以设置在第一布管腔11a’内。电力管路5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布管腔11a”内。在电力管路50为多个的时候,电力管路50还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布管腔11a’和第二布管腔11a”内。

为了便于装卸支架20,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和图2,综合管沟包括设置于电缆槽10上的多个卡槽60,支架20的端头可拆卸地容设于卡槽60内。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和图2,沿电缆槽10纵向方向相邻的两个卡槽60之间的间距为1~5m。例如,沿电缆槽10纵向方向相邻的两个卡槽60之间的间距为1m、1.5m、2m、3m、4m、4.5m、5m。此种设计,减小单个卡槽60受到的力,提高结构强度。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和图2,电缆槽10为多个,多个电缆槽10沿强电电缆的延伸方向对接。采用此种设计,便于按照工期、施工环境、施工条件的要求分段设置电缆槽10。将多个电缆槽10沿强电电缆的延伸方向对接设置,也就是说,多个布管腔11a也沿强电电缆的延伸方向对接,便于电缆管线布线。

可以理解的是,强电电缆的延伸方向和通信电缆的延伸方向、信号电缆的延伸方向、电力电缆的延伸方向为同一方向,也就是说,强电电缆的延伸方向为电缆管线的延伸方向。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和图3,支架20包括架体21以及支柱22。架体21架设在布管腔11a内,容线槽20a形成在架体21上。支柱22设置在架体21上以支撑架体21。通过支柱22增强支架20的结构强度。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和图3,支架20分层设置于布管腔11a内。通过分层设置的支架20,能够将多个电缆管线分层布置,使得电缆管线布线更加合理。支架20包括设置在架体21上的对接头23,对接头23与支柱22相对设置,以使上层支架20的支柱22的端头容设于相邻的下层支架20的对接头23内。对接头23可以限制支柱22的移动,以使支柱22更好地支撑架体21,进一步增强支架20的结构强度。

具体的,容线槽20a与支柱22间隔设置。此种设计,使得支柱22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增强支架20的结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最下层支架20的支柱22的端头可以设置在电缆槽10的底壁上。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和图3,架体21与电缆槽10的底壁之间最小的距离大于等于8cm。例如,支架20与电缆槽10的底壁之间最小的距离为8cm、9cm、10cm、11cm、12cm。此种设计,支架20与电缆槽10的底壁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用于容留和排出电缆槽10内的液体,避免强电电缆、通信电缆、信号电缆和电力电缆浸润在液体中,影响电缆管线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避免电缆槽10的底壁积留液体,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电缆槽10的底壁沿强电电缆延伸方向呈0.1%~0.5%的纵坡。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综合管沟包括与电缆槽10连通的排水结构(图未示出),排水结构能够将电缆槽10内的液体排出电缆槽1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排水结构可以包括开设在电缆槽10的侧壁上的第一排水孔,第一排水孔紧贴电缆槽10的底壁。第一排水孔可以将电缆槽10内的液体排出电缆槽10。第一排水孔紧贴电缆槽10的底壁,便于将电缆槽10内的液体尽量全部排出电缆槽10。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排水结构可以包括开设在电缆槽的底壁上的第二排水孔,第二排水孔可以将电缆槽10内的液体排出电缆槽10。在又一实施例中,排水结构还可以包括与布管腔11a连通的集水井,电缆槽10内的液体被引导排出至集水井内。被排水结构引导排出电缆槽10的液体可以从轨道交通沿线的沟渠排出,也可以从其他具有排水功能的结构排出,例如,轨道交通为无砟轨道,则排水结构与无砟轨道护肩的泄水孔连通,被排水结构引导排出电缆槽10的液体从无砟轨道护肩的泄水孔排出。

请参见图4,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综合管沟的实施方法,包括:

s01、采用电缆槽模板施做电缆槽,电缆槽包括具有布管腔的槽体和盖合在槽体上的槽盖。

s02、采用支架模板制备支架,支架模板上预留有容线槽。

s03、将支架架设在布管腔内。

s04、将强电管路设置于布管腔的一侧,通信管路设置于布管腔远离强电管路的一侧,电力管路设置于强电管路和通信管路之间,强电管路、通信管路和电力管路均容设于容线槽内。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沟的实施方法的各种详细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详细实施方式可以根据施工的不同需求进行取舍。

s01、采用电缆槽模板施做电缆槽,电缆槽包括具有布管腔的槽体和盖合在槽体上的槽盖。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和图4,采用电缆槽模板施做电缆槽10,可以是在施工现场现浇施做。具体的,在综合管沟的设定位置,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同步进行电缆槽模板的立模和混凝土现浇施做形成电缆槽10。在另一实施例中,采用电缆槽模板施做电缆槽10,可以是线下预制。将预制的电缆槽10运送至综合管沟的设定位置进行现场拼装,采用线下预制电缆槽10的方式,节约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还便于在线下预制时统一控制电缆槽10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电缆槽10可以为多个,多个电缆槽10沿强电电缆的延伸方向对接。多个电缆槽10对接时,需要沿强电电缆的延伸方向对接整齐、平顺。多个电缆槽10可以在施工现场现浇施做,也可以线下预制。

电缆槽模板可以包括具有布管腔11a的槽体11和盖合在槽体11上的槽盖12。电缆槽模板也可以包括竖墙模板。竖墙模板将布管腔11a隔离为第一布管腔11a’和第二布管腔11a”。

s02、采用支架模板制备支架,支架模板上预留有容线槽。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3、图4,采用支架模板制备支架20,支架模板上预留有容线槽20a。采用支架模板制备支架20可以为线下预制,此种实施方式,节约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还便于在线下预制时统一控制支架20质量。

具体的,支架20可以包括架体21以及支柱22。容线槽20a形成在架体21上。支架2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架体21上的对接头23,对接头23与支柱22相对设置。

s03、将支架架设在布管腔内。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4,综合管沟包括设置于电缆槽10上的多个卡槽60,支架20的端头可拆卸地容设于卡槽60内。通过卡槽60将支架架设在布管腔11a内。

s04、将强电管路设置于布管腔的一侧,通信管路设置于布管腔远离强电管路的一侧,电力管路设置于强电管路和通信管路之间,强电管路、通信管路和电力管路均容设于容线槽内。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和图4,强电管路30为第一中空管道,通信管路40可以为第二中空管道,电力管路50可以为第三中空管道。将第一中空管道、第二中空管道、第三中空管道均容设于容线槽20a内。第一中空管道用于套设强电电缆。第二中空管道用于套设通信电缆、信号电缆。第三中空管道,用于套设电力电缆。

在另一实施例中,强电管路30为具有第一容纳槽的第一容纳件,通信管路40为具有第二容纳槽的第二容纳件,电力管路50也可以为具有第三容纳槽的第三容纳件。将第一容纳件、第二容纳件、第三容纳件均容设于容线槽20a内。强电电缆容设于第一容纳槽内。通信电缆容设于第二容纳槽内。电力电缆容设于第三容纳槽内。

需要说明的是,强电管路30用于设置强电电缆。通信管路40用于设置通信电缆和信号电缆。电力管路50用于设置电力电缆。强电管路30、通信管路40和电力管路50也可以为多个,多个强电管路30、通信管路40和电力管路50沿电缆管线纵向延伸方向对接。多个强电管路30、通信管路40和电力管路50沿电缆管线纵向延伸方向对接时,也需对接整齐、平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综合管沟及其实施方法可用于交通线路,例如有轨电车、地铁、铁路或公路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综合管沟及其实施方法也可用于城市电缆管线的布设。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