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转子冲片和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1239发布日期:2020-01-24 14:1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转子冲片和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转子冲片和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作为重要的动力源,对其转子结构的要求是高强度、高转速。现有永磁电机转子存在无法承受高转速,从而导致电机高速运转时产生扫膛、磁钢飞出等问题,而转子铁心一般由转子冲片叠铆而成,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转子冲片和转子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转子冲片和转子结构,本高速转子冲片和转子结构采用双一磁极槽结构,通过增加加强筋的方式可以提高转子的机械强度,进而提高电机运转速度,可靠性高,避免了电机高速运转时产生扫膛、磁钢飞出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速转子冲片,包括转子冲片,所述转子冲片的中部设有转轴孔,所述转子冲片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双一磁极槽结构,所述双一磁极槽结构包括大磁钢槽一、大磁钢槽二、小磁钢槽一、小磁钢槽二、空气隔磁槽一和空气隔磁槽二,所述大磁钢槽一和大磁钢槽二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小磁钢槽一和小磁钢槽二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小磁钢槽一和小磁钢槽二位于大磁钢槽一和大磁钢槽二的外侧,所述空气隔磁槽一位于大磁钢槽一的一侧,空气隔磁槽二位于大磁钢槽二的一侧,所述大磁钢槽一和大磁钢槽二之间形成条状的加强筋一,所述小磁钢槽一和小磁钢槽二间形成条状的加强筋二。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空气隔磁槽一和空气隔磁槽二对称设置,所述空气隔磁槽一和大磁钢槽一之间形成条状的磁桥一,所述空气隔磁槽二和大磁钢槽二之间形成条状的磁桥二。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磁桥一和磁桥二呈异型结构,即磁桥一和磁桥二的两侧边为非直线形状。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筋一和加强筋二呈异型结构,即加强筋一和加强筋二的两侧边为非直线形状。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大磁钢槽一的一端设有辅助槽一,另一端设有辅助槽二。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槽一有2个,辅助槽二有1个,辅助槽一位于靠近加强筋一的一侧。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大磁钢槽一和大磁钢槽二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小磁钢槽一和小磁钢槽二均内含空气隔磁槽三。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子冲片为硅钢转子冲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速转子结构,包括上述转子冲片。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技术将大磁钢槽分为两段,即大磁钢槽一和大磁钢槽二,将小磁钢槽分为两段,即小磁钢槽一和小磁钢槽二,且在大磁钢槽一和大磁钢槽二之间以及小磁钢槽一和小磁钢槽二之间均形成有加强筋,该种结构的转子冲片叠加形成的转子铁心提高了转子机械强度,实现了电机的高转速运行、成本低、可靠性高。

(2)本技术的磁桥一和磁桥二呈异型结构,加强筋一和加强筋二呈异型结构,这种设计可以消除应力集中,使转子工作转速提高。

(3)本技术的辅助槽一和辅助槽二能够降低磁钢退磁风险,提高电机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一磁极槽结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2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速转子冲片,包括转子冲片1,所述转子冲片1的中部设有转轴孔12,所述转子冲片的圆周方向上周期均匀分布有多个双一磁极槽结构,所述双一磁极槽结构包括大磁钢槽一3、大磁钢槽二6、小磁钢槽一4、小磁钢槽二5、空气隔磁槽一2和空气隔磁槽二7,所述大磁钢槽一3和大磁钢槽二6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小磁钢槽一4和小磁钢槽二5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小磁钢槽一4、小磁钢槽二5与大磁钢槽一3、大磁钢槽二6构成双一结构磁极。所述小磁钢槽一4和小磁钢槽二5位于大磁钢槽一3和大磁钢槽二6的外侧,所述空气隔磁槽一2位于大磁钢槽一3的一侧,空气隔磁槽二7位于大磁钢槽二6的一侧,所述大磁钢槽一3和大磁钢槽二6之间形成条状的加强筋一9,所述小磁钢槽一4和小磁钢槽二5间形成条状的加强筋二10。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隔磁槽一2和空气隔磁槽二7对称设置,所述空气隔磁槽一2和大磁钢槽一3之间形成条状的磁桥一8,所述空气隔磁槽二7和大磁钢槽二6之间形成条状的磁桥二11。参见图2,所述小磁钢槽一4和小磁钢槽二5均内含空气隔磁槽三15且小磁钢槽一4和小磁钢槽二5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磁桥一8和磁桥二11呈异型结构,即磁桥一8和磁桥二11的两侧边为非直线形状。加强筋一9和加强筋二10呈异型结构,即加强筋一9和加强筋二10的两侧边为非直线形状。这种设计可以消除应力集中,使转子工作转速提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大磁钢槽一3的一端设有辅助槽一13,另一端设有辅助槽二14。其中辅助槽一13有2个,辅助槽二14有1个,辅助槽一13位于靠近加强筋一9的一侧。所述大磁钢槽二6的一端设有辅助槽一13,另一端设有辅助槽二14。其中辅助槽一13有2个,辅助槽二14有1个,辅助槽一13位于靠近加强筋一9的一侧。本实施例的辅助槽能够降低磁钢退磁风险,提高电机工作可靠性。

本实施例的大磁钢槽一3和大磁钢槽二6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的转子冲片上设有多个铆点,多个转子冲片通过铆点叠压形成转子铁心。转子铁心的大磁钢槽一3和大磁钢槽二6分别用于插入大磁钢,小磁钢槽一4和小磁钢槽二5分别用于插入小磁钢,进而形成双一磁极结构。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子结构,包括多个上述转子冲片,多个上述转子冲片通过铆点叠压形成转子铁心,转子铁心内插入磁钢且转子铁心的转轴孔12与转轴过盈或键配合进而形成转子结构。

本实施例将一型磁钢平均分为两段,两磁钢间设有辅助加强筋,即将大磁钢槽分为两个磁钢槽:大磁钢槽一3和大磁钢槽二6,大磁钢槽一3和大磁钢槽二6之间形成加强筋一9。将小磁钢槽分为两个磁钢槽:小磁钢槽一4和小磁钢槽二5,小磁钢槽一4和小磁钢槽二5之间形成加强筋二10。转子冲片叠压形成的转子铁心的磁极呈双一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v型、一字型结构相比,磁阻转矩占比增大,有益于弱磁扩速。每个磁极由四块磁钢构成,即两块小磁钢分别放入小磁钢槽一4、小磁钢槽二5以及两块大磁钢分别放入大磁钢槽一3、大磁钢槽二6,位于小磁钢槽一4、小磁钢槽二5之间的加强筋一9和位于小磁钢槽一4、小磁钢槽二5之间的加强筋二10可提高转子机械强度,进而提高转子转速。本实施例的转子铁心与转轴过盈或键配合。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