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电触头组件的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5323发布日期:2019-08-03 15:4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电触头组件的线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适用于电触头组件的线槽。



背景技术:

近年来,走线布线配电技术领域出现了一种适用于电触头组件的线槽,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本体,线槽本体内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绝缘体,绝缘体内有至少两个如三个绝缘腔室,每个绝缘腔室内各自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导体,导体相互之间平行排列。所述导体如火线、零线、接地线作为电源的导体。至少一个电触头组件的滑块滑动配合在设于线槽本体的导轨上,电触头组件上有旋转后固定于线槽本体并使电触头组件分别与对应的导体电连接的结构。所述的电触头组件如电源插座或电源开关等。在线槽上可设多个电触头组件,可使电触头组件在整个线槽长度上滑动并在线槽长度的任意位置上定位并导通电源。

以上现有技术的适用于电触头组件的线槽比之传统的固定安装的插座具有沿长度方向位置任意可调、安全和电连接可靠等优点。但该适配于电触头组件的线槽仍有以下不足:该线槽只能安装于墙面,既占用了室内墙面位置,影响室内家具摆放和线槽的实际使用,又或多或少破坏了墙面的整体性和美观性,且固定于墙面有一定结构上的困难,安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占用室内墙面位置、不破坏墙面整体性和美观性、安装使用方便的适用于电触头组件的线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电触头组件的线槽,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本体,所述的线槽本体上有供电触头组件滑动及定位的导轨和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绝缘体,绝缘体内有至少两个绝缘腔室,每个绝缘腔室内各自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导体,导体相互之间平行排列,所述线槽本体的顶部固定有用于搁置于地面预留槽的槽壁顶部的两块搁板;所述的两块搁板上设有盖住线槽本体及两块搁板的盖板。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电触头组件的线槽具有以下优点:该线槽不需安装于墙面,不占用室内墙面位置,不破坏墙面整体性和美观性,而是安装在地面预设的安装槽内如铺设地板时预留的安装槽内,一般可位于墙边的地面如放置的凳子或椅子的下方,既不影响室内家具的摆放,又方便电触头组件如插座与线槽抽插的实际使用。将两侧的搁板放置在地面预留槽的槽壁顶部则安装完成,其安装省时省力,安装使用均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的盖板为多块,多块盖板均经铰链铰接在两块搁板中的一块搁板上。采用以上结构后,可根据实际使用的电触头组件如插座的数量,只打开安有电触头组件如插座处的那块盖板,而其余盖板仍盖在带导轨的线槽体顶面,既防止杂物灰尘等进入导轨及线槽本体而影响线槽本体的正常使用,又使地面整洁美观。

进一步地,每块盖板沿长度方向的尺寸等于或大于每个供电触头组件沿长度方向的尺寸。采用以上结构后,打开的每块盖板的面积基本上就是每个电触头组件如插座的面积或留很小的间隙,进一步保证了防止杂物灰尘等进入导轨及线槽本体而影响线槽本体的正常使用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每块盖板的顶面均固定有表面纹路和颜色与所处地板的纹路与颜色相同的一块面板或一层顶面涂层,所述铰链顶面也有与所处地板的纹路及颜色相同的第一涂层,所述面板或顶面涂层的顶面与铰链的第一涂层的顶面平齐。采用以上结构后,在不需使用电触头组件时,或使用的电触头组件可配用在不显眼位置时,该线槽其余盖有盖板的顶面与地面协调统一,使地面该处的整体感强,外观一体化形象突出,保持了该地板处的美观效果。

进一步地,每块盖板的底面及相连接的铰链表面均有纹路和颜色与所处地板的纹路与颜色相同的第二涂层。采用以上结构后,即使因为插接有电触头组件如插座后,盖板打开看到底面,仍可大致保持与该地板处的纹路及颜色一致,以保持整体感强,保持该地板处的美观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的盖板和/或面板由导磁材料制作;所述的线槽还包括一配套使用的揭盖装置:一揭盖装置本体和固定于揭盖装置本体上的把手,揭盖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电磁铁,揭盖装置本体上有与电磁铁电连接的直流电源,把手上有用于控制直流电源与电磁铁导通或断开的开关。采用以上结构后,需要打开或称揭开盖板或关闭盖板时,打开对应盖板的开关使电磁铁电源通电,将电磁铁对应于需揭开或需关闭的盖板,打开时可对应顶面即将电磁铁贴合盖板顶面,关闭时可对应底面即将电磁铁贴合盖板底面,盖板打开或关闭到位后,再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借助该揭盖装置,既使揭盖和闭盖变得十分容易方便,又减少了人们揭盖和关盖时弯腰的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揭盖装置本体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本体,所述的电磁铁为沿条形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一一对应每块盖板的多块电磁铁,所述的开关为用于分别控制直流电源与对应的每块电磁铁导通或断开的多个开关。采用以上结构后,可根据实际使用的电触头组件如插座的数量和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设计揭盖装置一次可揭盖的数量,如同时可揭2盖、3盖、4盖等,可选择揭不同数量盖板的揭盖装置或控制开关的通断一次性将插座一端的多个盖板一次性打开,再滑动电触头组件如插座至需插接的位置,再将该插座一端或两端已打开的盖板利用揭盖装置一端一次共分两次将盖板关闭。不需一块盖板一块盖板的打开或关闭,而是将插座两端需打开或需关闭的盖板一次性打开或关闭,省时省力,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揭盖装置本体与线槽本体的软连接带。采用以上结构后,该配套使用的揭盖装置易于保管,还可放置与预设于地板内的空腔内,既更利于保管又不影响该处地面的整洁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槽未画搁板和盖板并突出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槽整体结构示意图(只前面一块盖板示出面板)。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槽中配套使用的揭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线槽中电磁铁电路示意图。

图中所示1、导轨,2、线槽本体,3、绝缘体,4、绝缘腔室,5、导体,6、盖板,7、面板,8、搁板,9、软连接带,10、第一涂层,11、铰链,12、第二涂层,13、开关,14、把手,15、揭盖装置本体,16、电磁铁,17、直流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声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触头组件的线槽,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本体2,所述的线槽本体2上有供电触头组件滑动及定位的导轨1和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绝缘体3,绝缘体3内有至少两个如三个绝缘腔室4,每个绝缘腔室4内各自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导体5,三个导体5相互之间平行排列。三个导体如最上面的火线导体、最下面的零线导体、中间的接地线导体,共同作为电源的导体。所述的导体可与电源连接。至少一个电触头组件的滑块滑动配合在导轨1上,电触头组件上有旋转后固定于导轨上并使电触头组件分别与对应的导体电连接的结构。所述的电触头组件如电源插座或电源开关等。适用于电触头组件的线槽可设多个电触头组件,可使电触头组件在整个线槽长度上滑动并在线槽长度的任意位置上定位并导通电源。以上与现有技术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在于

所述线槽本体2的顶部固定有用于搁置于地面预留槽的槽壁顶部的两块搁板8。所述的两块搁板8上设有盖住线槽本体2及两块搁板8的盖板6。

所述的盖板6优选为多块,多块盖板6均经铰链13铰接在两块搁板8中的一块搁板上。铰链11也有称活页或活叶。铰链11与盖板6及搁板8可焊接或用胶粘接。当然,多块盖板经重力盖在搁板上,或盖在搁板与线槽本体上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每块盖板6沿长度方向的尺寸等于或大于每个供电触头组件如插座沿长度方向的尺寸,优选每块盖板6沿长度方向的尺寸等于每个供电触头组件沿长度方向的尺寸。

每块盖板6的顶面即盖板6的正面均固定有表面纹路和颜色与所处地板的纹路与颜色相同的一块面板7或一层顶面涂层,所述铰链11顶面也有与所处地板的纹路及颜色相同的第一涂层10,所述面板7或顶面涂层的顶面与铰链11的第一涂层10的顶面平齐。不难理解,铰链11的顶面也有涂层,且与地板的纹路和颜色相同。面板7可用胶粘接在盖板6的表面。实际安装中,地面预留槽的槽壁顶部可下陷而留有台阶,下陷的高度尺寸可正好是搁板8加盖板6加面板7或顶面涂层的厚度总和的尺寸,以使顶面与底板平面平齐。

每块盖板6的底面即盖板6的反面及相连接的铰链11表面均有纹路和颜色与所处地板的纹路与颜色相同的第二涂层12。

如图3、图4、图2所示

所述的盖板6和/或面板7由导磁材料制作,展开讲即:同时有盖板6和面板7时,盖板6和面板7均由导磁材料制作;仅有盖板6时,盖板6由导磁材料制作。所述的线槽还包括一配套使用的揭盖装置:一揭盖装置本体15和固定于揭盖装置本体15上的把手14,揭盖装置本体15底部设置有一块或一块以上电磁铁16,揭盖装置本体15上有与电磁铁16电连接的直流电源17,把手14上有用于控制直流电源17与电磁铁16导通或断开的开关13。

所述的揭盖装置本体15优选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本体,所述的电磁铁16优选为沿条形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一一对应每块盖板6的多块如三块电磁铁16,所述的开关13为用于分别控制直流电源17与对应的每块的电磁铁16导通或断开的多个如三个开关13。本实施例采用与三块盖板6对应的三块电磁铁16,采用与两块盖板6对应的两块电磁铁16,或采用与四块盖板6对应的四块电磁铁16等。所述的直流电源17优选为带交直流转换电路的直流电源,该交直流转换电路经导线直接与线槽上的交流电源插座电连接,该直流电源一般带有过载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触头组件的线槽,还可包括连接揭盖装置本体15与线槽本体2的软连接带9如绳。也可不单独设软带,而由上述的导线替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