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2776发布日期:2019-09-13 23:2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载交流稳压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机车用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大多采用一体成型的全封闭箱体作为主机箱,这种箱体不便于维护,一旦需要对电源内部进行维护或维修时,需要破拆主机箱,由于箱体为一体成型,造成拆装十分不便,而对于车载环境来说,拆装方便是首要考虑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载交流稳压电源,能够方便拆卸和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交流稳压电源,包括电源模块、主箱体、上盖板、面板、背板和两个安装板,所述主箱体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边垂直连接的侧板,所述两个侧板的顶端相对向地向内翻折形成支撑部,所述上盖板盖设于主箱体上且所述上盖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的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面板密封所述主箱体的一侧开口并与底板以及上盖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背板密封所述主箱体的另一侧开口并与底板以及上盖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截面为“L”形,所述两个安装板的一面分别与两个侧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安装板的另一面分别用于与机车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固定在主箱体、上盖板、面板和背板围合成的密闭空间内,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所述背板上设有两个接口,所述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分别从所述两个接口内露出,所述面板上设有用于指示电源模块工作状态的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的两侧以及所述两个侧板的支撑部均开设有螺孔,所述上盖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的支撑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两根第一连接条和两根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的截面为“L”形,所述两根第一连接条的一面分别与主箱体一侧开口的底板以及上盖板的内侧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两根第一连接条的另一面设有多个销孔,所述两根第二连接条的一面分别与两个侧板的内侧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两根第二连接条的另一面设有多个销孔,所述面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插入销孔的销钉,所述面板与两根第一连接条和两根第二连接条插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背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多个螺孔,所述背板与所述主箱体另一侧开口的底板以及上盖板螺纹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个侧板上形成有阵列排布的散热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主箱体、上盖板、面板、背板和两个安装板,主箱体只有三面开口,上盖板、面板、背板分别封闭该三面开口,电源模块安装于主箱体、上盖板、面板、背板围合成的密闭空间内,由于主箱体不是全密封结构,从而能够方便拆卸和安装,十分适用于车载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后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左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主箱体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主箱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面板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面板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面板的后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背板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背板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背板的后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安装板的主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安装板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安装板的侧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第一连接条的主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第一连接条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第一连接条的侧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第二连接条的主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第二连接条的侧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的第二连接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至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载交流稳压电源包括电源模块、主箱体20、上盖板30、面板40、背板50和两个安装板60。

主箱体20包括底板21以及与底板21的相对两侧边垂直连接的侧板22,两个侧板22的顶端相对向地向内翻折形成支撑部221,上盖板30盖设于主箱体20上且上盖板3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22的支撑部22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盖板30的两侧以及两个侧板22的支撑部均开设有螺孔,上盖板3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22的支撑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两个侧板22上形成有阵列排布的散热槽222,散热槽222可以充分散发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

面板40密封主箱体20的一侧开口并与底板21以及上盖板30的内侧固定连接,背板50密封主箱体20的另一侧开口并与底板21以及上盖板30的内侧固定连接。

安装板60的截面为“L”形,两个安装板60的一面分别与两个侧板22 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板60的另一面分别用于与机车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板60与机车固定连接的表面可以开设螺孔,以与机车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电源模块固定在主箱体20、上盖板30、面板40和背板50围合成的密闭空间内,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端子11和输出端子12,背板50上设有两个接口51,输入端子11和输出端子12分别从两个接口51内露出,面板40上设有用于指示电源模块工作状态的指示灯41,指示灯4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分别用于指示运行、告警、故障等状态。

本实施例的车载交流稳压电源在使用中,如果电源模块的某部分出现故障,例如输出部分出现故障,可以只需拆卸背板50即可对电源模块进行维护或维修,因而能够方便拆卸和安装,十分适用于车载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至图21所示,车载交流稳压电源还包括两根第一连接条70和两根第二连接条80,第一连接条70和第二连接条80的截面为“L”形,两根第一连接条70的一面分别与主箱体20一侧开口的底板21以及上盖板30的内侧螺纹固定连接,两根第一连接条70的另一面设有多个销孔71,两根第二连接条80的一面分别与两个侧板22的内侧螺纹固定连接,两根第二连接条80的另一面设有多个销孔81,面板40上设有多个用于插入销孔的销钉42,面板40与两根第一连接条70和两根第二连接条80插销固定连接。

如图11所示,背板5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多个螺孔52,背板50 与主箱体20另一侧开口的底板21以及上盖板30螺纹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背板50的左右两个端面也可以设置螺孔,背板50的左右两个端面与两个侧板22的内侧螺纹固定连接,以增加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