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沙电缆沟盖板以及防风沙电缆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2778发布日期:2019-08-07 01:51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风沙电缆沟盖板以及防风沙电缆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实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风沙电缆沟盖板以及防风沙电缆沟。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因电缆通道的需求,需要在户外设置电缆沟。普通电缆沟分为盖板和凹形的沟体两部分,即普通电缆沟为分体结构。沟体一般采用块砌筑或混凝土现场浇筑,也可工厂内建模混凝土预制,盖板一般为厚度小于10CM且宽度略宽于沟体的长方体状构件。盖板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工厂预制。盖板沿沟体并排盖上,揭开少量盖板便能进入沟体内施工检修,非常方便。由于盖板与盖板之间、盖板与沟体立壁之间均为平面接触,而盖板和沟体制作时很难使其表面保持完全的平整,因此电缆沟盖板与盖板之间、盖板与沟体立壁之间均会存在缝隙。

在我国西北地区,风沙大,电缆沟需要考虑防风沙措施,普通电缆沟由于存在缝隙,难以满足要求,目前在该地区通常采用预制式全封闭电缆沟。预制式全封闭电缆沟防风沙效果良好,但也存在弊端,由于电缆沟采用沟体和盖板整体预制,其重量重、体积大,电缆沟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极为不便,运输、安装成本高;电缆检修时,施工检修人员只能通过旁设检修井进入封闭的电缆沟,巡查条件差,电缆敷设拆除也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的防风沙电缆沟的盖板以及防风沙电缆沟,以解决现防风沙电缆沟安装运输成本高,检修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风沙电缆沟盖板,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包括呈长方体形的第一盖板本体,所述第一盖板本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沿所述第一盖板本体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凸出部长度与所述第一盖板本体宽度相等;所述第一盖板本体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上搭接部;

所述第二盖板包括呈长方体形的第二盖板本体,所述第二盖板本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沿所述第二盖板本体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凸出部长度与所述第二盖板本体宽度相等;所述第二盖板本体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上搭接部适配的下搭接部;

所述第一盖板通过将其所述上搭接部搭接在所述第二盖板的所述下搭接部上,组成密封搭接的防风沙电缆沟盖板。

优选的,所述上搭接部端面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端面齐平,所述下搭接部分别由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本体前后两端面的凸起构成。

优选的,所述下搭接部端面与所述第二凸出部端面齐平,所述上搭接部分别由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本体前后两端面的凸起构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风沙电缆沟,包括沟体和上述所述的防风沙电缆沟盖板,所述防风沙电缆沟盖板密封盖合在所述沟体上。

优选的,所述沟体立壁设有沿所述沟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一盖板的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凹槽配合,所述第二盖板的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凹槽配合。

优选的,所述沟体底部设有排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风沙电缆沟盖板以及防风沙电缆沟,沟体与盖板为分体结构,盖板由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密封搭接而成,盖板与沟体之间,盖板与盖板之间均能实现密封,既解决现防风沙电缆沟安装运输成本高,检修不便的问题,又达到了良好的防风沙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第一盖板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第一种第一盖板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第二盖板立体图;

图4图3的第一种第二盖板俯视图;

图5是由图1的第一盖板与和图3的第二盖板组成的防风沙电缆沟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由上搭接部外凸的第一盖板与下搭接部端面齐平于第二凸出部的第二盖板组成的防风沙电缆沟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第一盖板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第二盖板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防风沙电缆沟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防风沙电缆沟盖板,2.沟体,11.第一盖板,12.第二盖板,21.立壁,22.凹槽,23.排水槽,110.第一盖板本体,111.第一凸出部,112.上搭接部,120.第二盖板本体,121.第二凸出部,122.下搭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风沙电缆沟盖板,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所述第一盖板11包括呈长方体形的第一盖板本体110,所述第一盖板本体110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的第一凸出部111,所述第一凸出部111沿所述第一盖板本体110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凸出部111长度与所述第一盖板本体110宽度相等;第一盖板本体110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上搭接部112;所述第二盖板12包括呈长方体形的第二盖板本体120,所述第二盖板本体120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的第二凸出部121,所述第二凸出部121沿所述第二盖板本体120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凸出部121长度与所述第二盖板本体120宽度相等;所述第二盖板本体120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上搭接部112适配的下搭接部122;所述第一盖板11通过将其所述上搭接部112搭接在所述第二盖板12的所述下搭接部122上,组成密封搭接的防风沙电缆沟盖板1。从而如图5、图9所示,防风沙电缆沟盖板1与沟体2为分体结构,方便运输、安装,检修时也只需揭开部分盖板即可,同时第一盖板11与第二盖板12分别通过上搭接部112和下搭接部122适配搭接,第一盖板11与第二盖板12之间形成一个搭接面,因此风沙不能从两者的结合处进入沟体2,且第一盖板11的第一凸出部111与第二盖板12的第二凸出部121还可以与沟体2立壁21配合,风沙也不能从盖板与沟体2之间的间隙进入沟体2。这样既解决现防风沙电缆沟安装运输成本高,检修不便的问题,又达到了良好的防风沙效果。

上搭接部112、下搭接部122可分别为设置在第一盖板本体110、第二盖板本体120前后两端面的凸起,即如图7、图8所示的上搭接部112和下搭接部122分别外凸,但这样第一盖板11与第二盖板12搭接时,第一凸出部111与第二凸出部121不能接触,因此下搭接部122与沟体接触的侧面也可能存在间隙,从而影响电缆沟防风沙效果。如图1所示,上搭接部112端面与所述第一凸出部111端面齐平,对应的,如图3所示,下搭接部122分别由设置在第二盖板本体120前后两端面的凸起构成。当然也可将下搭接部122端面设置成与第二凸出部121端面齐平,对应的,上搭接部112分别由设置在第一盖板本体110前后两端面的凸起构成,即形成图6所示的防风沙电缆沟盖板。这样,第一盖板11与第二盖板12搭接时,第一凸出部111与第二凸出部121能够接触,从而防止风沙从盖板搭接部侧面进入沟体。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风沙电缆沟,包括沟体2和上述的防风沙电缆沟盖板1,防风沙电缆沟盖板1密封盖合在所述沟体2上。

防风沙电缆沟盖板1密封盖合在所述沟体2上,具体的如图8所示,沟体2立壁21设有沿沟体2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22,第一盖板11的第一凸出部111与凹槽22配合,第二盖板12的第二凸出部121与凹槽22配合(图中未画出)。当然也可直接将立壁21设置于第一凸出部111与第二凸出部121内侧,形成密封盖合,但这样密封效果不够好。

为了便于沟体2排水,沟体2底部设有排水槽2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