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温的光伏汇流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1264发布日期:2019-10-28 22:38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节能降温的光伏汇流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汇流箱散热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降温的光伏汇流箱。



背景技术:

目前汇流箱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是保证光伏组件有序连接和汇流功能的接线装置。该装置能够保障光伏系统在维护、检查时易于切断电路,当光伏系统发生故障时减小停电的范围。汇流箱是指用户可以将一定数量、规格相同的光伏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个光伏串列,然后再将若干个光伏串列并联接入光伏汇流箱,在光伏汇流箱内汇流后,通过控制器,直流配电柜,光伏逆变器,交流配电柜,配套使用从而构成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与市电并网。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67340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智能汇流箱的风冷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壳体上侧的至少一台风扇;其中,壳体包括间隔且平行于智能汇流箱门板内侧面设置并固定的基板和自基板的上边边沿和两侧侧边边沿分别向智能汇流箱门板方向延伸形成的上延伸边、左侧延伸边和右侧延伸边,使壳体和智能汇流箱箱门板之间形成一条内循环风道;风扇安装在基板上侧。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像中国大西北等光照强烈,但是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由于环境温度比较高且空气干燥,风冷降温往往效果不好,采用制冷器降温成本又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降温的光伏汇流箱,收集夜间低温的水供白天的汇流箱降温,温度随水分直接蒸发,在高温地区降温效果好,比制冷器降温更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节能降温的光伏汇流箱,包括箱体,在箱体一侧铰接有箱门,在箱体外固定连接有蓄水壳,蓄水壳包围箱体,蓄水壳对应箱门位置处和对应箱体底部位置处开设有让位槽,在蓄水壳与箱体之间形成有蓄水腔;

在蓄水壳顶部开设有蒸发口,蓄水壳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远离蓄水壳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进水管连通蓄水腔和水箱,在进水管上固定连接有进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收集夜间低温的水加入水箱中进行存储,在白天将水箱内的水通过进水泵泵送到蓄水壳内,对箱体进行降温,吸收热量后的水分直接从蒸发口蒸发,降温效果好,能耗低,还能够湿润环境,晚上蓄水壳内的水在吸收了白天的热量后能够保持箱体内部温度不会过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水箱上固定连接有地下水管,地下水管上固定连接有抽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地下水通常温度比较低,在抽入水箱内后,能够一直保持低温很长时间,夜间电费也比较低,抽水泵工作消耗的电费也比较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水箱外固定连接有具有隔热能力的隔热层,隔热层包围水箱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隔热层能够减少白天的高温对水箱内部水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蓄水壳远离箱门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支腿,支腿远离安装板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板,法兰板上螺纹连接有多个安装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腿将蓄水壳与安装的位置分离一端距离,使蓄水壳能够更好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蓄水壳对应蒸发口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尘网,防尘网覆盖蒸发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防尘网能够减少外界杂质进入蓄水壳内部的量,减少用户清洗蓄水壳的频率,并且能够减少杂质对蓄水壳的腐蚀,延长蓄水壳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进水泵连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

水位检测模块,所述水位检测模块包括固定连接于蓄水壳对应蒸发口顶端位置处的水浸传感器,水浸传感器在检测到水后输出高电平信号;

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连接水位检测模块并且响应于水位检测模块输出的高电平信号,报警模块包括固定连接于蓄水壳外的蜂鸣器,当报警模块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后控制蜂鸣器发出警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蓄水壳内的水接近溢出状态时,报警模块会启动蜂鸣器,提醒工作人员停止进水泵工作并清理溢出的水或取出蓄水壳内部分的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控制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水位检测模块并且响应于水位检测模块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当控制模块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控制进水泵断电。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蓄水壳内的水接近溢出状态时,进水泵会自动断电停止工作,自动化程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蓄水壳底部开设有排水口,在蓄水壳对应排水口位置处螺纹连接有旋盖,旋盖覆盖排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用户要对汇流箱进行检修或清洗蓄水壳内部时,可以扭开旋盖,将蓄水腔内的水全部方干,方便用户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收集夜间低温的水加入水箱中进行存储,在白天将水箱内的水通过进水泵泵送到蓄水壳内,对箱体进行降温,吸收热量后的水分直接从蒸发口蒸发,降温效果好,能耗低,还能够湿润环境,晚上蓄水壳内的水在吸收了白天的热量后能够保持箱体内部温度不会过低;

2. 地下水通常温度比较低,在抽入水箱内后,能够一直保持低温很长时间,夜间电费也比较低,抽水泵工作消耗的电费也比较低;

3. 在蓄水壳内的水接近溢出状态时,报警模块会启动蜂鸣器,提醒工作人员清理溢出的水或取出蓄水壳内部分的水,在蓄水壳内的水接近溢出状态时,进水泵会自动断电停止工作,自动化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出蓄水腔和隔热层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突出安装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突出排水口和旋盖的爆炸图;

图5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中突出水位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突出控制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箱门;2、蓄水壳;21、让位槽;22、蓄水腔;23、蒸发口;231、防尘网;24、安装板;241、支腿;242、法兰板;243、安装螺栓;25、排水口;251、旋盖;3、水箱;31、进水管;311、进水泵;32、地下水管;321、抽水泵;33、隔热层;4、水位检测模块;41、水浸传感器;5、报警模块;51、蜂鸣器;6、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节能降温的光伏汇流箱,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箱体1,在箱体1一侧铰接有箱门11。在箱体1外固定连接有蓄水壳2,蓄水壳2包围箱体1,蓄水壳2对应箱门11位置处和对应箱体1底部位置处开设有让位槽21,在蓄水壳2与箱体1之间形成有蓄水腔22。蓄水壳2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1,进水管31远离蓄水壳2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3,进水管31连通蓄水腔22和水箱3。在进水管31上固定连接有进水泵311。进水泵311将水箱3内的水泵送到蓄水腔22内,蓄水腔22内的水对箱体1进行降温。让位槽21避免蓄水壳2影响箱门11的打开和箱体1底部的接线。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蓄水壳2顶部开设有蒸发口23,在蓄水壳2对应蒸发口23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尘网231,防尘网231覆盖蒸发口23。吸收热量后的水分直接从蒸发口23蒸发,降温效果好,能耗低。防尘网231能够减少外界杂质进入蓄水壳2内部的量。

如图1和图2所示,水箱3外固定连接有隔热层33,隔热层33由岩棉、玻璃纤维等具有隔热能力的材料制成,隔热层33包围水箱3设置。隔热层33能够减少白天的高温对水箱3内部水的影响。

如图1和图2所示,水箱3上固定连接有地下水管32,地下水管32连通水箱3内部,地下水管32上固定连接有抽水泵321。地下水通常温度比较低,在抽入水箱3内后,能够一直保持低温很长时间,夜间电费也比较低,抽水泵321工作消耗的电费也比较低。

如图3所示,蓄水壳2远离箱门11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4,安装板24上固定连接有支腿241。支腿241远离安装板24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板242,法兰板242上螺纹连接有多个安装螺栓243。支腿241将蓄水壳2与安装的位置分离一端距离,使蓄水壳2能够更好的散热。

如图4所示,在蓄水壳2底部开设有排水口25,在蓄水壳2对应排水口25位置处螺纹连接有旋盖251,旋盖251覆盖排水口25。在用户要对汇流箱进行检修或清洗蓄水壳2内部时,可以扭开旋盖251,将蓄水腔22内的水全部方干,方便用户工作。

如图5和图6所示,进水泵311连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水位检测模块4、报警模块5和控制模块6(参见图7)。水位检测模块4包括固定连接于蓄水壳2对应蒸发口23顶端位置处的水浸传感器41,水浸传感器41在检测到水后输出高电平信号。水浸传感器41一端电连接有电源VCC,水浸传感器41另一端电连接有三极管Q,三极管Q的基极电连接于水浸传感器41上。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有电阻R1,电阻R1另一端电连接有电源VCC。

如图3和图6所示,报警模块5包括固定连接于蓄水壳2外的蜂鸣器51,蜂鸣器51电连接于三极管Q的发射极。

如图6和图7所示,控制模块6包括电连接于蜂鸣器51另一端的电磁线圈KA1,电磁线圈KA1另一端接地。控制模块6还包括电连接于进水泵311一端的常闭触点KA1-1,常闭触点KA1-1另一端电连接有开关SB,开关SB另一端电连接有电源VCC。进水泵311另一端电连接有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接地。

当开关SB闭合时,进水泵311开始工作。在水浸传感器41接触到水时,水浸传感器41向三极管Q的基极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蜂鸣器51得电发出警报。电磁线圈KA1得电,控制常闭触点KA1-1断开,进水泵311失电停止工作。

使用方式:收集夜间低温的水加入水箱3中进行存储,在白天将水箱3内的水通过进水泵311泵送到蓄水壳2内,对箱体1进行降温。在蓄水壳2内的水接近溢出状态时,报警模块5会启动蜂鸣器51,进水泵311会自动断电停止工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