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充电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2031发布日期:2019-11-09 00:0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型充电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特别是一种通用型充电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充电底座,以机型为准,一般为专款专用;各大厂商发售的产品规格众多,厚度不一,以及现在消费者掌上设备都有戴保护套的习惯,导致现有充电底座无法跨机型、跨设备使用,是否戴保护套也影响充电底座的适配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型充电底座,它有效解决了底座与各设备各场景的兼容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一种通用型充电底座,它包括底座及充电电路,底座内安装有数据接口组件,所述的数据接口组件是将充电接口安装于基座顶部,与充电接口连接的印制电路板置于基座内,与充电接口连接的柔性电路板伸出基座外并与底座内的充电电路连接,基座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转轴;数据接口组件通过基座两端的转轴活动安装于底座内壁的夹柱内,至少一个转轴的外端活动安装于推动开关内,所述的推动开关上开有多级阶梯状滑动槽,推动开关外部通过定位骨限定其在底座的横向位置;所述的推动开关的推动凸块透过安装槽伸出底座外,所述的充电接口透过安装槽伸出底座外。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底座上部设有凹陷的充电槽,充电接口从充电槽上的安装槽伸出充电槽外。

本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充电底座,通过推动开关使充电接口实现上下两档或多档伸缩,解决了戴保护套后所带来的高度差,以满足充电装置针对不同手机款型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数据接口组件2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数据接口组件2分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数据接口组件2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被充电的数码产品未带保护壳时充电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被充电的数码产品带保护壳时充电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转轴7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中,底座1、数据接口组件2、充电接口3、基座4、印制电路板5、柔性电路板6、转轴7、夹柱8、推动开关9、导槽10、定位骨11、推动凸块12、安装槽13、充电槽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充电底座,它包括底座1及充电电路,底座1内安装有数据接口组件2,所述的数据接口组件2是将充电接口3安装于基座4顶部,与充电接口3连接的印制电路板5置于基座4内,与充电接口3连接的柔性电路板6伸出基座4外并与底座1内的充电电路连接,基座4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根转轴7;数据接口组件2通过基座4两端的转轴7活动安装于底座1内壁的夹柱8内,上下留有空隙,便于组件能上下移动从而达到兼容。至少一个转轴7的外端活动安装于推动开关9内,所述的推动开关9上开有多级阶梯状导槽10,推动开关9外部通过定位骨11限定其在底座1的横向位置,推动开关前后移动,迫使转轴只能上下移动,从而达到兼容。所述的推动开关9的推动凸块12透过安装槽13伸出底座1外,所述的充电接口3透过安装槽13伸出底座1外。

所述的底座1上部设有凹陷的充电槽14,充电接口3从充电槽14上的安装槽13伸出充电槽14外。

如图6所示,被充电的数码产品未带保护套状态,数据接口所需长度较短。数据接口组件转轴在被壳体两条夹柱固定,推动开关向左移动,异形导槽形状迫使转轴下移动。

如图7所示,被充电的数码产品带保护套状态,由于增加厚度数据接口所需长度较长。数据接口组件转轴在被壳体两条夹柱固定,推动开关向右移动,异形导槽形状迫使转轴上移动。

如图8所示,从转轴在推动开关异形导槽中运动轨迹,可以看出转轴带动数据接口组件上下移动的效果。通过推动开关使充电接口实现上下两档或多档伸缩,以满足对不同手机款型的兼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