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9430发布日期:2019-11-01 22:1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



背景技术:

卡箍用于将相邻的两根管件稳定的连接在一起,现有的卡箍通常包括呈弧形的本体一和本体二,本体一的一端与本体二的一端铰接,本体一的另一端能扣合在本体二的另一端。

可以看出,一旦本体一与本体二扣合后就能通过卡箍将相邻的两根管件稳定抱紧固连。

但是,需要多两组管件进行连接时,通常需要采用两个对应的卡箍,这样造成结构过于复杂且成本比较高,而且管件连接时间也显得比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的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包括呈弧形的本体一和本体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分隔杆和弹性扣合结构,上述本体一和本体二的内凹处正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本体一上端和本体二上端,上述分隔杆上端连接在连接杆中部处,所述弹性扣合结构位于本体一下端与本体二下端之间,上述分隔杆下端连接在弹性扣合结构上。

本卡箍创造性的在本体一和本体二之间设置了分隔杆,分隔杆与本体一之间的腔体能连接一组管件,分隔杆与本体二之间的腔体能连接另外一组管件。也就是说,通过本卡箍能对两组管件进行连接。

具体而言,通过连接杆将本体一上端和本体二上端连接,同时分隔杆还能稳定的连接在连接杆中部处。

通过弹性扣合结构不仅能将本体一下端和本体二下端连接,同时还能使本体一具有向分隔杆扣合的趋势,使本体二具有向分隔杆扣合的趋势。

当然,分隔杆下端连接在弹性扣合结构上,最终使分隔杆稳定的位于本体一和本体二之间。

在上述的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中,所述本体一上端具有凸出的连接部一,所述连接部一处具有贯穿的连接孔一,所述本体二上端具有凸出的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二处具有贯穿的连接孔二,上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设在连接孔一和连接孔二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两个锁定螺母分别抵靠在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处。

在上述的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中,所述连接孔一和连接孔二的内径相同,所述连接孔一孔径大于连接杆外径,所述锁定螺母外径大于连接孔一内径。

这样的结构能将连接杆的两端稳定连接在本体一上端和本体二上端。

同时,本体一和本体二还能相对于连接杆适当摆动。

在上述的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中,所述分隔杆上端铰接在连接杆中部处。

在上述的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中,所述弹性扣合结构包括固定筒、固定杆和弹簧一,上述固定筒内端固连在本体一下端,上述固定杆内端固连在本体二下端,上述固定杆外端嵌于固定筒内,上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筒和固定杆上,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本体一下端具有靠近本体二下端的趋势。

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能使固定筒具有向固定杆靠拢的趋势,由于固定筒连接在本体一下端,固定杆连接在本体二下端,这样的结构最终使本体一和本体二均具有向分隔杆靠拢的趋势。

在上述的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中,所述分隔杆下端具有呈筒状的连接筒,上述连接筒套在固定筒外侧。

通过连接筒使分隔杆下端稳定连接在固定筒上。

在上述的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中,所述连接筒与分隔杆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中,还包括一挡板,上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挡板和固定杆内端。

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挡板抵靠在固定筒上,保证固定筒与固定杆能稳定连接。

在上述的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中,所述固定筒端口处具有凹入的连接座,上述挡板嵌于连接座处。

通过连接座能对挡板定位。

在上述的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中,所述固定杆上套有弹簧二,弹簧二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本体二下端和固定筒上,在弹簧二的作用下固定筒外端具有远离本体二下端的趋势。

通过弹簧二能避免固定筒直接与本体二下端接触,最终避免固定筒与本体二之间产生刚性撞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由于在分隔杆的作用下能对两组管件同时固定连接,因此,其连接效率高,稳定性也比较高。

另外,由于分隔杆位于本体一和本体二之间,并且分隔杆的上端和下端均得到连接定位,这样不仅进一步的提高了其稳定性,而且结构还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一;1a、连接部一;1a1、连接孔一;2、本体二;2a、连接部二;2a1、连接孔二;3、连接杆;4、分隔杆;4a、连接筒;5、锁定螺母;6、固定筒;6a、连接座;7、固定杆;8、弹簧一;9、挡板;10、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线束固定稳定杆卡箍包括呈弧形的本体一1和本体二2,还包括连接杆3、分隔杆4和弹性扣合结构,上述本体一1和本体二2的内凹处正对,所述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本体一1上端和本体二2上端,上述分隔杆4上端连接在连接杆3中部处,所述弹性扣合结构位于本体一1下端与本体二2下端之间,上述分隔杆4下端连接在弹性扣合结构上。

所述本体一1上端具有凸出的连接部一1a,所述连接部一1a处具有贯穿的连接孔一1a1,所述本体二2上端具有凸出的连接部二2a,所述连接部二2a处具有贯穿的连接孔二2a1,上述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穿设在连接孔一1a1和连接孔二2a1处,所述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5,两个锁定螺母5分别抵靠在连接部一1a和连接部二2a处。

所述连接孔一1a1和连接孔二2a1的内径相同,所述连接孔一1a1孔径大于连接杆3外径,所述锁定螺母5外径大于连接孔一1a1内径。

所述分隔杆4上端铰接在连接杆3中部处。

所述弹性扣合结构包括固定筒6、固定杆7和弹簧一8,上述固定筒6内端固连在本体一1下端,上述固定杆7内端固连在本体二2下端,上述固定杆7外端嵌于固定筒6内,上述弹簧一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筒6和固定杆7上,在弹簧一8的弹力作用下本体一1下端具有靠近本体二2下端的趋势。

所述分隔杆4下端具有呈筒状的连接筒4a,上述连接筒4a套在固定筒6外侧。

所述连接筒4a与分隔杆4为一体式结构。

还包括一挡板9,上述弹簧一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挡板9和固定杆7内端。

所述固定筒6端口处具有凹入的连接座6a,上述挡板9嵌于连接座6a处。

所述固定杆7上套有弹簧二10,弹簧二10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本体二2下端和固定筒6上,在弹簧二10的作用下固定筒6外端具有远离本体二2下端的趋势。

本卡箍创造性的在本体一和本体二之间设置了分隔杆,分隔杆与本体一之间的腔体能连接一组管件,分隔杆与本体二之间的腔体能连接另外一组管件。也就是说,通过本卡箍能对两组管件进行连接。

具体而言,通过连接杆将本体一上端和本体二上端连接,同时分隔杆还能稳定的连接在连接杆中部处。

通过弹性扣合结构不仅能将本体一下端和本体二下端连接,同时还能使本体一具有向分隔杆扣合的趋势,使本体二具有向分隔杆扣合的趋势。

当然,分隔杆下端连接在弹性扣合结构上,最终使分隔杆稳定的位于本体一和本体二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