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1372发布日期:2019-11-08 23:5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控制柜。



背景技术:

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配电柜在长期的使用中可能会因为电器元件老化或者负荷过载等状况可能会产生明火,使得配电柜内部元器件起火,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灭火配电柜(授权公告号CN206922240U),该专利技术能够在配电柜失火的时候迅速的自动灭火降温,避免因为配电柜失火工作人员发现不及时造成重大事故,但是,一般配电柜内部空间大,二氧化碳气体充满整个空间需要一定时间,且若充满整个控制柜内,也会对未燃烧部分的电器元件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增加灭火了成本。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控制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控制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柜体和铰接在所述控制柜柜体前表面的柜门,所述控制柜柜体的内部靠近所述柜门的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控制柜柜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呈网格状排布,与所述控制柜柜体之间形成若干个工作区,所述工作区的内部安装有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与所述控制柜柜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柜柜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仪表,所述电器元件与所述显示仪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柜柜体的内部还安装有液态二氧化碳罐,所述液态二氧化碳罐的输出端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液态二氧化碳罐密封连接,另一端密封连接有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嵌设在所述隔板上,且与所述隔板卡合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管的数量为若干,且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工作区的数量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工作区的内部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隔板螺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管与所述高压喷头之间还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输送管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态二氧化碳罐的外壳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启闭的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所述单片机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态二氧化碳罐的顶部焊接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控制柜柜体螺接固定,所述液态二氧化碳罐与所述控制柜柜体之间通过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柜门的内侧壁上对应所述隔板处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隔板与所述柜门之间通过所述密封圈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若干所述工作区之间通过所述隔板和柜门分隔互为独立的密封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呈网格状排布的隔板,将控制柜柜体内安装有电器元件一侧分隔出多个相对独立且密封的工作区,并在每个独立的工作区的隔板上安装高压喷头和温度传感器,当独立工作区内部的电器元件发生自燃起火时,则温度传感器经检测后将信号反馈至单片机上,由单片机控制与高压喷头相连接的电磁阀开启,将液态二氧化碳通入密封的工作区内部,使其内部迅速被二氧化碳充满,使内部迅速成为无氧环境,使火自然熄灭,且同时液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二氧化碳吸收大量的热,对工作区内部进行降温,有效的熄灭明火,整个过程相对更加迅速,且影响范围更小,维护成本以及灭火剂使用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控制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控制柜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控制柜中电磁阀的控制系统图。

图中:1、控制柜柜体;101、工作区;11、柜门;111、密封圈;12、隔板;2、显示仪表;3、电器元件;4、高压喷头;5、液态二氧化碳罐;51、安装座;52、输送管;53、电磁阀;54、单片机;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柜体1和铰接在控制柜柜体1前表面的柜门11,控制柜柜体1的内部靠近柜门11的一侧设置有隔板12,隔板12与控制柜柜体1固定连接,隔板12呈网格状排布,与控制柜柜体1之间形成若干个工作区101,工作区101的内部安装有电器元件3,电器元件3与控制柜柜体1固定连接,控制柜柜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仪表2,电器元件3与显示仪表2电性连接,控制柜柜体1的内部还安装有液态二氧化碳罐5,液态二氧化碳罐5的输出端连接有输送管52,输送管52的一端与液态二氧化碳罐5密封连接,另一端密封连接有高压喷头4,高压喷头4嵌设在隔板12上,且与隔板12卡合固定。

在图1和图4中:控制柜柜体1的内部靠近柜门11的一侧设置有隔板12,隔板12呈网格状排布,与控制柜柜体1之间形成若干个工作区101,工作区101的内部安装有电器元件3,控制柜柜体1的内部还安装有液态二氧化碳罐5,液态二氧化碳罐5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52连接有高压喷头4,高压喷头4卡合安装在隔板12上,输送管52与高压喷头4之间还安装有电磁阀53,电磁阀53与输送管52密封连接,通过设置呈网格状排布的隔板12,将控制柜柜体1内安装有电器元件3一侧分隔出多个相对独立且密封的工作区101,并在每个独立的工作区101的隔板12上安装高压喷头4和温度传感器6,其中高压喷头4与液态二氧化碳罐5通过输送管52连接,当独立且密封的工作区101内部的电器元件3发生自燃起火时,则该工作区101内的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温度突然大幅变化,当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则温度传感器6将信号反馈至单片机54上,由单片机54控制与高压喷头4相连接的电磁阀53开启,将液态二氧化碳通入密封的工作区101内部,使其内部迅速被二氧化碳充满,使内部迅速成为无氧环境,使火自然熄灭,且同时液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二氧化碳吸收大量的热,对工作区101内部进行降温,有效的熄灭明火,单片机54内部的计时器控制电磁阀53的开启时间,达到预设值后,电磁阀53自动关闭,完成工作区101的灭火流程,整个过程相对更加迅速,且影响范围更小,维护成本以及灭火剂使用成本更低。

在图2中:液态二氧化碳罐5的顶部焊接固定有安装座51,安装座51与控制柜柜体1螺接固定,液态二氧化碳罐5与控制柜柜体1之间通过安装座5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安装座51,将固定有液态二氧化碳罐5的安装座51与控制柜柜体1螺接,可以使液态二氧化碳罐5安装位置更加稳定,且方便拆卸。

在图2和图4中:液态二氧化碳罐5的外壳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电磁阀53启闭的单片机54,单片机5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单片机54与温度传感器6信号连接,单片机54型号为STC89C52,输送管52的数量为若干,且输送管52与工作区101的数量一一对应,每个工作区101的内部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与隔板12螺接固定,在使用时,由温度传感器6感应工作区101内部的温度环境,依此判断电器元件3是否起火,温度传感器6采用红外感应传感器,型号为MLX90614,当工作区101内部的电器元件3发生自燃起火时,则该工作区101内的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温度突然大幅变化,当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则温度传感器6将信号反馈至单片机54上,由单片机54控制与高压喷头4相连接的电磁阀53开启,电磁阀53的型号为210-008AC将液态二氧化碳通入密封的工作区101内部,使其内部迅速被二氧化碳充满,使内部迅速成为无氧环境,使火自然熄灭。

在图3中:柜门11的内侧壁上对应隔板12处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安装有密封圈111,隔板12与柜门11之间通过密封圈111密封连接,若干工作区101之间通过隔板12和柜门11分隔互为独立的密封空间,通过设置密封圈111,可以使若干工作区101之间保持自身的独立且密封的状态,在起火时,不会使火情转移到其他的工作区101内,造成更大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呈网格状排布的隔板12,将控制柜柜体1内安装有电器元件3一侧分隔出多个相对独立且密封的工作区101,并在每个独立的工作区101的隔板12上安装高压喷头4和温度传感器6,其中高压喷头4与液态二氧化碳罐5通过输送管52连接,当独立且密封的工作区101内部的电器元件3发生自燃起火时,则该工作区101内的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温度突然大幅变化,当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则温度传感器6将信号反馈至单片机54上,由单片机54控制与高压喷头4相连接的电磁阀53开启,将液态二氧化碳通入密封的工作区101内部,使其内部迅速被二氧化碳充满,使内部迅速成为无氧环境,使火自然熄灭,且同时液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二氧化碳吸收大量的热,对工作区101内部进行降温,有效的熄灭明火,单片机54内部的计时器控制电磁阀53的开启时间,达到预设值后,电磁阀53自动关闭,完成工作区101的灭火流程。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