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线的破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7315发布日期:2020-02-28 08: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线的破冰装置,包括主体(1)和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处于底座(9)的顶端一侧,所述底座(9)顶端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第二转动轴(13)和两个第三转动轴(15),第二转动轴(13)和第三转动轴(15)的顶端分别套设有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外部套设有同一个破冰带(16),所述底座(9)内壁的底端设有电动机(10)和传动杆(2),传动杆(2)和第二转动轴(13)的外部套设有同一个皮带(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的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13)在两个圆形通孔分别延伸至底座(9)的内部,所述底座(9)在底端内壁处设有固定体(12),所述第二转动轴(13)的底端与固定体(1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的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弧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三转动轴(15)在两个弧形通孔分别延伸至底座(9)的内部,所述固定体(12)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弧形凹槽,两个所述第三转动轴(15)在底座(9)的内部分别延伸至两个弧形凹槽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三转动轴(15)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的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13)的底端均设有齿轮(11),所述固定体(12)的顶端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齿轮(11)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的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主体(1)在两个第一空腔之间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主体(1)在第一通孔处设有蜗杆(3),所述主体(1)的中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主体(1)在第二空腔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传动杆(2)在第二通孔处延伸至第二空腔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的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与底座(9)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机(10)的输出轴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传动杆(2)的底端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杆(2)的顶端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蜗杆(3)的中部设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的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中部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主体(1)在方形通孔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主体(1)在方形通孔的一侧内壁设有第一转动轴(5),所述主体(1)在方形通孔与第一空腔之间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转动轴(5)在第三通孔处延伸至第一空腔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的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5)的一端设有蜗轮(4),且蜗轮(4)处于第一空腔的内部,所述蜗轮(4)与蜗杆(3)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5)的中部设有第一滚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的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在方形通孔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主体(1)在两个方形凹槽的底端内壁处均设有第一弹簧(8),两个第一弹簧(8)的顶端均设有移动板(6),两个移动板(6)之间设有固定轴(7),固定轴(7)的中部设有第二滚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的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12)的顶端中部设有隔板(14),所述底座(9)的一侧开设有方形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线的破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转动轴(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三转动轴(15)转动连接,所述破冰带(16)的外壁设有若干凸起。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